返回朔州三五日,一切重新恢復正軌,李峰的兵力分散駐防,開始重新修建碉堡跟沿路工事。
對于步兵而言,機槍火力點+土木工事,能有效提升部隊的戰斗力。
既可以加強防守能力,又可以手把手的指導新兵,指導他們如何修建合格的步兵戰壕。
這次作戰整編了不少地方武裝還有投降的偽軍,兵員素質良莠不齊,也需要進行一輪快速的摸底,夯實各部軍紀。
朔州據點毗鄰神武關,楚雲飛也在這里廣招兵馬,籌備他46師。
跟李峰面臨一樣的情況,缺少一大批整編兵力。
三五八團巔峰時候是5000人,確實比一些雜牌師兵力還多一些。
但楚雲飛也是要臉的人,新編46師已經是不入流的番號,他本人肯定要組建萬人的標準師。
否則這個師長的職務,不當也罷,純粹在惡心人。
46師騎兵營從朔州返回,不僅沒有什麼損失,還帶回來一個營的裝備。
李峰發了財,肯定念著楚雲飛的好。
孫銘親自見了鬼子臥虎灣倉庫,剛回到師部,就跟楚雲飛匯報情況。
“師座,以這次的繳獲,武裝一個軍都綽綽有余,李師長這次可真發了橫財。日械裝備能撐起一個師團,幾千條嶄新的三八式步槍,36門山野炮,還有上百挺的輕重機槍跟擲彈筒。”
楚雲飛真有點羨慕了,他現在想要擴充兵力,面臨缺槍少彈少人的窘境。
以前晉綏軍有個軍工廠,不管質量好壞吧,數量能給你補齊。
現在太源在小鬼子手上,軍工廠也沒了,想要補充軍械,得看長官的臉色行事。
跟李峰比不了,雁北不缺人手,手上有軍械,擴兵還叫事兒?
楚雲飛也替李峰高興,忍不住感嘆道︰“預計半年,雁北獨立師就要成規模了。雲龍兄真是做大事的人,兩個獨立師,一個獨立旅,加起來有兩三萬兵力。”
孫銘搖搖頭,“用不了半年,我這次回來帶了一份新的情報,李師長邀請咱們一起,聯手做了日軍的戰俘營。”
“戰俘營里有近兩萬戰俘,把這批人解救出來,用不了半年,一兩個月就能完成部隊整編。”
打戰俘營的主意?
楚雲飛詫異雲龍兄的思維跳脫,他人在雁北,卻準備對雁南戰俘營動手?
“想法倒是一個好想法,可第一軍的兵力眾多,約有10萬之眾,遠不是駐蒙軍可比。想要從第一軍手上解救戰俘,有一定的難度。”
“做成了,自然皆大歡喜,若是做不成,各部必有損失。”
深吸口氣,楚師長的部隊還在休養生息,考慮要不要跟著李峰折騰。
“師座,這事兒可行,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只要拿下戰俘營,我46師也能順勢整編三五千人。”
孫銘在一旁吹風,由衷的希望師座能增強實力。
“容我考慮考慮。”
不僅僅是出兵協作這麼簡單,在第一軍頭上動土,勢必引發萬人規模的大戰,容易引來長官的掣肘。
楚雲飛有心在三個籃子里放雞蛋,可暫時還沒有脫離晉綏軍的魄力。
此時跟李峰走的太近,更容易引長官猜忌了。
當然了,如果他楚雲飛拿到了三五萬人的軍械,肯定立馬擺脫晉綏軍單干。
並不是他楚雲飛沒有魄力。
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暫時需要借著晉綏軍的平台穩步提升實力。
也還需要老長官施舍一些裝備。
另一邊,楚雲飛也在跟中央軍暗通曲款,看能不能從統帥部弄一批裝備,好讓他46師抓緊擴張。
戰馬送禮開道,目前有了些許門路。
所以他不用冒險打鬼子戰俘營的主意,跟兩位長官打好關系,軍械、兵力、大洋都不是問題。
比不了啊,長官面前的紅人,有面子。
平安縣城這邊,趙剛在約見新一團丁偉,還有獨立團李雲龍。
他趙剛也是黨員,與八路各部的關系自然親近一些。
衛國團規模不大,在原有主力營的基礎上,擴編了兩個步兵營,約千人出頭的小團。
吸收了一些民兵、游擊隊武裝,在平安縣城北部山區活躍。
學生出身的趙剛跟老油條們比不了,一邊帶兵,一邊學打仗的本事。
打仗的本事能學出來最好,學不出來,轉政委也有裨益。
獨立團、新一團在平安縣南部活躍,三方有交界的地方,免不了打交道。
這次主動約人踫面,自然是有目的性的。
神武關進入楚雲飛手上後,晉西北的3座縣城就成了一片飛地。
約有1500人的日偽軍在這駐防。
所需的物資、裝備,全需要從山區運輸過來。
山區適合伏擊突襲,想要安穩運輸物資,必須有大股鬼子配合。
以前有神武關第四旅團鎮著,物資可以從神武關經公路運輸過來。
現在沒有第四旅團了,日偽軍佔據的三座縣城也岌岌可危。
趙剛就想商量著,三團合力,把這股日偽軍吃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雲龍、丁偉幾乎是同時到了平安縣城,對日偽軍的松散情況不屑一顧。
進了酒樓的包間,趙剛已經在這等著了。
“李團長、丁團長,久仰大名!”
李雲龍也打量趙剛,看他是一個玉面書生,頓時少了幾分興趣。
文化分子只懂紙上談兵,行軍打仗那是屁都不會。
這樣的人,能有什麼見地?
今天這頓飯怕是白來了。
丁偉的感觀還好,他雖說也是泥腿子出身,本人呢愛學習,喜歡讀書。
否則也不會安排他到總部學習。
他伸手跟趙剛握在一起,毫不掩飾的夸贊︰“趙團長,西北軍獨立團個個是好漢,幾次戰斗打出了威風,早就想見一見了。”
李雲龍撇嘴,蒼雲嶺一戰,獨立團完全是搶了他的功勞。
如果沒有新一團在那苦撐,哪有獨立團跟三五八團沾光的機會。
直接拿起筷子,先夾了個花生米。
大家還沒落座,兩位團長還在站著說話,他李雲龍倒是不客氣,先自顧自的吃起來了。
先吃起來也就算了,還抬頭詢問趙剛︰“有酒嗎?光菜沒酒,吃著沒勁啊。”
“李團長,咱們有紀律,不讓飲酒。我也沒有安排酒水。”
李雲龍最煩這種紀律掛口,張口紀律,閉口紀律的人。
皺著眉頭解釋,
“咱們沒在部隊,也不違反紀律吧?”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