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當兵的可都是血氣方剛的男人,因而往往城池被攻破之時,最慘的往往是城內的年輕女人。
若是真有士兵闖進家中,孫月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自處。
好在那楊天王是個信守承諾的人,約束了自己手下的士兵,沒有讓他們闖入屋內傷害自己孤兒寡母。
“娘,我好餓。”
被孫月緊緊摟在懷中的韓童低聲說道。
聞言,孫月不由神色悲苦,險些落下淚來。
她和韓童,已經三天沒吃過一口飯了,自楊家軍圍城開始,城內的糧食便是一日少過一日,最初市面上還有糧食可以買到,可隨著圍城的時間越來越久,市面上便徹底沒有糧食可以買了。
極度缺糧的情況下,城內也出現了不少騷亂,出現了不少奸淫擄掠之事,一些餓極了的百姓甚至會殺死鄰居,搶奪鄰居家里的糧食……
城內如此混亂的情況下,孫月一個弱女子當然不敢出門,只能與自己的孩子躲在家中,靠著家里僅存的糧食果腹。
然而,即便孫月盡量的省著吃,家里的存糧還是在三天前徹底吃光了。
沒了存糧,城內又極度混亂,孫月一個女子也不敢出門買糧食,就算敢出門也不可能買到糧食,于是……
母子二人便只能在家餓著,連續三日只能靠清水充饑,餓的眼冒金星、渾身虛弱無力。
在這三天時間里,孫月不止一次懷念自己已經逝去的丈夫。
她的丈夫曾經一名青州軍的軍人,生的高大威猛,丈夫在世的時候,家里的日子也還算不錯,至少街坊鄰居根本不敢欺負他們,丈夫的軍餉也能讓一家人吃飽飯。
然而,就在數月之前,丈夫被派往了南邊的邊境,孫月本以為這是一次和往常一樣的短暫離別,丈夫很快便能回來。
不曾想……這一次的離別,竟是永別。
青王死後,白蓮軍趁著青州軍人心浮動,向駐扎在邊境的青州軍發動了攻勢。
毫無防備,且因為青王之死而軍心浮動的青州軍幾乎毫無抵抗之力,短短數日內,五萬青州軍便是被擊潰。
當然,這五萬青州軍並不是全部死了,其中五成左右的青州軍是在潰敗之時逃走了,三成左右被俘,剩下的兩成才是死在戰場上的。
不幸的是,孫月的丈夫,恰好便在那兩成之中。
丈夫身死的消息,對孫月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她眼前一黑,差點沒昏死過去。
好在,和丈夫唯一的孩子韓童給了她一絲力量,讓她勉強扛住了這個噩耗。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身為一個母親的孫月深知自己必須要堅強起來,好好的將自己與丈夫唯一的孩子撫養成人。
丈夫死後,家里失去了經濟來源,日子過得愈發艱難。
按理來說,青州軍軍人犧牲是會有撫恤金的,但孫月的丈夫死後,她卻連一個銅板的撫恤金都沒收到……
而她沒收到的原因也很簡單,青王死後,執掌青州軍的乃是朱昌河,朱昌河連活著的士兵的口糧都要貪墨,又怎麼可能會給死人撫恤金?
失去經濟來源,又沒有撫恤金的孫月,只好找一些活來維持家里的生計。
好在,孫月是個心靈手巧的婦人,針線活做的十分不錯,通過幫別人修補、縫制衣服,倒也能勉強掙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讓自己和孩子不至于餓肚子。
可好景不長,安穩日子還沒過幾天,楊家軍便兵臨城下,並且封鎖了整個府城。
孫月是個很有先見之明的婦人,楊家軍圍城的第一天她便意識到了城內糧價必定會上漲,于是她拿出了家里的所有銅板,將這些銅板全部換成糧食存在了家里。
這便是楊家軍圍城將近一個月,孫月和韓童母子二人卻沒有餓死的根本原因。
可惜的是,孫月之前攢下的銅板並不多,買到的糧食也十分有限,如今二十多天過去,家中的糧食早已耗盡。
若楊家軍再圍城一段時間,恐怕母子二人便要餓死在家中,然後尸體被那些餓極了的城內百姓找到,成為他們的食物……
一想到這個可能,孫月便忍不住嬌軀輕顫,她輕輕撫摸著韓童瘦弱的臉頰,低聲說道︰“童兒,你再忍一忍,等天亮了娘就想辦法給你找東西吃。”
“知道了!娘。”
韓童很懂事的點頭。
見此,孫月將韓童抱得更緊了一些,絞盡腦汁的思考著所有能夠弄到糧食的法子。
只可惜,她只是一個力氣弱小的婦人,在如今這個亂糟糟的城里,體力遠不如壯年男子的她,獲取糧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甚至她一旦走出家門,很有可能便會成為別人發泄欲望的獵物,乃至是食物……
想到這里,孫月不由心中絕望。
難道……他們母子,真的只能餓死在家中嗎?
孫月和韓童這對母子的現狀,在這座城里絕對不是個例,而是十分普遍的存在著。
楊家軍圍城將近一個月,佔據城內人口超過九成的普通百姓其實都不好過,哪怕是家中壯年男性比較多的也不例外。
城內早已斷糧,只有少數大戶人家家中才會有糧食存在,至于普通百姓……要麼通過搶其他人獲得糧食,要麼一家人挨餓受凍……
總之,如今這座城里,到處都是餓成皮包骨的饑民,有人以草充饑,有人以水充饑,有人以同類為食……
弱肉強食,在這座極度缺糧的城市里展現的淋灕盡致。
…………
…………
中午,州衙內。
楊崢坐在主座上,環視著下方的軍中將領,最終目光定格在周英杰身上︰“英杰你來說說吧,如今城內如何了?”
“回楊帥。”
被點名的周英杰回答道︰“城內的青州軍士兵已經盡數投降,如朱昌河、王禮這些反抗之人也盡皆被擒,我軍已經徹底掌控這座城池。”
“嗯。”
楊崢輕輕點頭,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事情,自從朱英豪和陳革聯系他那一刻起,他便知道拿下府城是早晚的事了。
而後續的發展也跟楊崢預料的差不多,當城門打開、大軍進入城內的那一刻,城內的青州軍幾乎不做任何反抗便盡數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