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西山湖的水面在九月的暖風里泛著細密波紋,倒映著灰白的天穹。
華興南方工廠就臥在這片水色天光之間,十多棟巨型廠房如同沉默的鋼鐵巨獸,屋頂鋪滿的太陽能板在陰翳天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
流水線上機械臂起落精準,無人搬運車沿著既定路線安靜滑行,空氣里浮動著精密儀器特有的味道。
羅俊涵的皮鞋踩過連接廠房與辦公區的玻璃廊橋,腳步聲在空曠通道里蕩出輕微回響。
他停在落地窗前,望著窗外那片被精心打理過的中央湖區。
小瀑布潺潺注入人工湖,岸邊點綴著耐寒的綠植和嶙峋的景觀石。
第一次踏足此地的人總會恍惚,這究竟是冷酷精密的制造堡壘,還是某個科技巨頭的度假莊園?
只有羅俊涵這樣的老華興才明白,這片湖光山色之下,蟄伏著即將牽動全球供應鏈的驚雷。
渡河ERP中國區切換的最終戰場,就在這里。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指腹下是連日熬夜積下的深刻疲憊。
十六年前,他還是個剛轉崗IT的毛頭小伙,跟著師父孟常雲一頭扎進華興全球ERP推行項目的驚濤駭浪。
十六年後,輪到他親手把當年參與搭建的系統拆解、替換。
上ERP,再上ERP,仿佛宿命的輪回。
只是這一次,沒有退路。
他不止是渡河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還是渡河ERP中國區切換總負責人。
“羅總,趙部長他們到了。”助理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打斷了他的思緒。
“好,我馬上過去。”他深吸一口氣,松山湖冬日清冽的空氣涌入肺腑,壓下心頭沉甸甸的巨石。
轉身走向會議室時,背影挺得筆直。
會議室里,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
長條會議桌兩側,制造、采購、物流各部門的頭頭腦腦們正襟危坐。
供應鏈總裁左夢安和集團IT總裁陳默兩人並排坐在主位。
前者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後者則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輕微而規律的篤篤聲。
牆上巨大的投影幕布亮著,標題血紅刺目︰渡河ERP中國戰區切換風險評估及業務保障預案。
羅俊涵推門而入,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帶著無聲的質詢和沉甸甸的期待。
“各位,”羅俊涵站到幕布前,開門見山,“馬來西亞是淺灘試水,中國區切換才是真正的渡河戰役。復雜度,是那邊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激光筆的紅點落在全球地圖上,“我們面對的是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網絡,數萬核心客戶與供應商,上百家自有及代工廠的實時聯動。系統切換期間,任何一環業務停擺,都意味著海量訂單交付延遲,客戶信任崩塌,供應鏈地震。”
制造部負責人王振國眉頭緊鎖︰“羅總,時間窗口到底有多緊?制造線停一天,損失都是以億計!”
“最多七天。”羅俊涵回答得斬釘截鐵,“這是公司能承受的極限停機時間。七天後,如果新系統無法支撐業務運轉...”
他沒說下去,但未盡之意像懸在每個人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
那玩意兒搞不好就是滅頂之災。
物流部負責人葛長汝接口︰“按正常業務量,每天光是核心物料的發貨金額就過億。如果切換失敗,系統宕機一兩周呢?二十億以上的損失誰來背?”
死寂。
空氣仿佛凝固了。
巨大的壓力讓幾個部門主管下意識地挪動身體,座椅發出輕微的吱呀聲。
“能不能錯開?”采購部負責人翟金鵬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把12月份客戶的急單,動用一切資源,提前到11月生產出來!
不那麼急的訂單,壓到系統切換完成之後再釋放生產?
前拉後移,把切換時間窗口從業務高峰期里‘挖’出來!”
“前拉後移?”羅俊涵心里咯 一下,目光銳利地掃向翟金鵬,“翟總,供應鏈講的是均衡流動,牽一發而動全身!計劃、采購、倉儲、物流...所有環節都要隨之大動!這調整的幅度和風險...”
“我知道難!”翟金鵬霍然起身,一副要豁出去的樣子。
“但這是目前唯一能爭取時間窗口的辦法。
在座的各位都是管供應的,都清楚我們那些戰略合作伙伴的底子。
我這就親自帶隊,一家家去磕。”
他環視全場,聲音拔高,“十六年前華興上第一套ERP,靠的是‘墊子文化’睡機房。十六年後換系統,難道我們連這點破釜沉舟的勇氣都沒有了?等著系統崩盤大家一起完蛋嗎?!”
他不再多說,目光灼灼的看向左夢安和陳默。
見兩人對視一眼以後分別點頭,便直接拉開椅子,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會議室,背影看著有一股風蕭蕭兮的決絕。
會議室里剩下的人面面相覷,空氣依舊凝重,但翟金鵬那番話像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了大家心底的情緒。
左夢安敲擊桌面的手指停了下來,目光掃過眾人︰“前拉後移,技術上是否可行?制造、物流,你們的意見?”
王振國和葛長汝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凝重。
王振國深吸一口氣︰
“制造部全力配合!
我們立刻重新排產,所有產線資源優先保障急單前拉!
但庫存水位、原材料齊套率是命門,采購必須跟上。”
“供應這邊會重新規劃倉庫周轉和物流調度,”葛長汝沉聲接口,“但前提是,采購部真能搞定那四百多家供應商的交付節奏調整。特別是海外關鍵器件,運輸周期長,變數太大。”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緊閉的會議室大門,那里是翟金鵬離開的方向。
希望如同微弱的火種,在沉重的壓力下搖曳,卻頑強地不肯熄滅。
三天。
整整七十二小時,羅俊涵幾乎沒合眼,守在辦公室,電話和Welink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
他眼底布滿血絲,咖啡在桌上冷了一杯又一杯。
采購部反饋的消息如同戰報,一條條匯聚到他這里︰
“首批三十家國內核心供應商全部響應支持,願意配合調整交付計劃。”
“北美關鍵芯片供應商A公司亞太總裁親自協調,同意提前一周空運關鍵料。”
“歐洲老牌設備商B公司反饋,需額外支付加急空運費,但承諾配合。”
“日系精密部件C社提出產能極限,最多只能提前三天......”
好消息和壞消息交織,如同冰火兩重天。
每一次電話響起,羅俊涵的心都跟著懸起又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