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新宇則被一面牆吸引。
那里沒有陳列櫃,而是用原木框裝裱起來的幾幅巨大的地圖和照片。
“這是莊園的航拍圖?”他指著其中一幅清晰標注著地塊劃分、品種分布、海拔梯度的地圖問道。
“是的,甦總。”陳默走過去,“這張是核心種植區,主要是鐵皮卡和波旁。這張是嫁接試驗區,嘗試引進一些抗病品種。這邊,”
他指向另一幅色彩斑斕的熱成像圖,“是上個月剛做的土壤墑情和植株健康度遙感監測圖,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狀態,方便精準管理。”
孟常雲背著手,慢慢踱步,看著滿牆滿櫃的咖啡“寶藏”。
又看看身邊自信從容的陳默,感慨地對林有為說︰“有為啊,當年那個在機房熬通宵排故障的小伙子,現在玩起這些,比我們這些老頭子講究多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林有為笑著點頭,與有榮焉。
藏寶閣的參觀,更像是一場小型的精品咖啡博覽會,無聲地彰顯著陳默在這個領域的投入、專業和野心。
幾位大佬雖然位高權重,但在此刻,都沉浸在對咖啡世界深度與廣度的探索興趣中,暫時卸下了商場的盔甲。
連鄭非都東看看西看看,主打一個我只觀察不說話。
參觀完“藏寶閣”,眾人的興趣被徹底點燃。
陳默順勢將大家引到莊園的“咖啡工坊”。
一個寬敞明亮、設備專業、充滿工業美感與生活氣息的空間。
巨大的落地窗外就是郁郁蔥蔥的咖啡林。
這里,專業的烘焙機、研磨機、各種沖煮器具(意式半自動咖啡機、手沖壺、虹吸壺、愛樂壓、法壓壺等)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一台小型的樣本烘焙機(Sample ROaSter)和杯測台。
空氣中彌漫著新鮮咖啡豆和烘焙後咖啡粉的迷人香氣。
“各位老板,”陳默站在一台閃著金屬冷光的PrObat烘焙機前,笑容里帶著一絲“狡黠”。
“紙上得來終覺淺。今天咱們不當總裁,當學徒。從生豆到一杯咖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一步,烘焙!誰先來?”
幾位大佬互相看看,既有躍躍欲試的新奇,也有一絲對未知領域的謹慎。
最終,最愛嘗試新鮮事物的徐平挽起了袖子︰“我來!不就是炒豆子嘛,有手就會的事。”
在莊園專業烘焙師小楊的指導下,徐平開始了他的“總裁首烘”。
小楊詳細講解著︰“徐董,這是今天剛處理好的我們莊園蜜處理鐵皮卡,含水率在11%左右。烘焙開始,入豆溫設定在190度...注意听豆子的爆裂聲,一爆是咖啡豆內部氣體撐開細胞壁的聲音,像小鞭炮,這個時候風味開始快速形成...”
徐平戴著隔熱手套,神情專注得像在簽署百億合同,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火力旋鈕和風門,眼楮緊緊盯著烘焙機滾筒觀察窗里翻滾的豆子,耳朵豎起來捕捉那傳說中的“一爆”。
突然,觀察窗里冒起一股淡淡的、不太美妙的青煙。
“哎?這煙...”徐平有點慌。
小楊趕緊提醒︰“徐董,溫度可能有點高,豆表升溫太快,容易焦糊。快降點火,加大點風門!”
然而,為時稍晚。
一股明顯的焦糊味開始彌漫開來,蓋過了原本的咖啡香。
徐平手忙腳亂地調整,結果火力又降得太多,風門開得過大,滾筒里的溫度瞬間掉了下來。
豆子剛經歷高溫炙烤,又被冷風猛吹...
當徐平滿頭大汗地把一爐顏色深淺不一、部分明顯焦黑的豆子倒進冷卻盤時,工坊里爆發出一陣毫不留情的大笑。
“哈哈哈!老徐!你這‘徐氏烘焙法’果然不同凡響!這豆子一看就充滿了...嗯...顛覆性的風味!”左夢安第一個掏出手機,對著那盤“杰作”和徐平尷尬的表情猛拍。
“獨家爆料!華興董事會徐平親制限量焦炭風味咖啡豆!全球僅此一爐,起拍價十萬起!”
甦新宇扶了扶眼鏡,看見左總遇到事情不要慌,先發一個朋友圈的態度樂了。
忍著笑點評︰“嗯,這品相,極具後現代解構主義風格,充分體現了烘焙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
林有為則比較“厚道”,笑著對徐平說道︰“徐總,沒事,至少...至少它熟了!”
辛玉良和孟常雲也笑得前仰後合。
徐平看著自己那盤“作品”,再看看幸災樂禍的眾人,自己也氣笑了,指著左夢安︰“左夢安!你給我刪了!還有你,陳默!你這師傅怎麼當的?也不及時搶救一下?”
陳默忍著笑,遞上一杯清水︰“徐總,失敗乃成功之母。您這爐豆子,深刻揭示了烘焙中火力與風門平衡的重要性,價值千金,留著當鎮館之寶!來,喝口水壓壓驚,下一位勇士是誰?”
氣氛在善意的調侃和歡笑中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大佬們放下了平日的威嚴,在這咖啡香里,找回了些許童趣和笨拙的真實感。
有了徐平的“前車之鑒”,後面幾位就謹慎多了。
“鄭老板,你來。你手氣好!” 徐平笑著把鄭非推到前面。
鄭非操控著控制面板。
生豆在滾筒里翻騰跳躍,顏色由綠轉黃加深。
烤面包般的香氣彌漫開,夾雜著細微的“ 啪”聲。
“注意听,快‘一爆’了!” 烘焙師提醒。
鄭非側耳傾听,神情專注。
密集的“ 啪”聲響起時,他果斷調整風門,降低火力。
烘焙結束,深褐色的豆子散發著迷人的焦糖、堅果和果酸混合香氣。
研磨,手沖。
當第一杯由鄭非全程“主導”的咖啡被他端起時,所有人都看著他。
鄭非啜飲了一口。
明亮的果酸,醇厚的焦糖甜感和堅果香,尾韻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微苦。
他沉默幾秒,放下杯子︰“有點意思。”
氣氛更加活躍。
左夢安在專業指導下,也成功烘出了一爐顏色均勻的淺中烘焙豆,得意洋洋。
甦新宇選擇挑戰手沖,對水溫、水流、悶蒸時間一絲不苟,像在調試精密儀器。
林有為對意式咖啡機產生了濃厚興趣,學著打奶泡,雖然拉花拉成了一坨抽象的雲,但自己很滿意。
辛玉良和孟常雲則更享受杯測環節,專注地啜吸、品味、記錄不同批次豆子的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