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女的說道︰“江知青,我們是沙河大隊的知青,請你救救黃知青。”
江籬看患者的傷口在後腦勺,用棉布捂著,現在還看得見往外流血,照這麼流血的速度下去,人很快就要沒了。
“快把人抬進來,把她抬到床上,她必須馬上止血。”
來人也不敢耽擱,馬上把人抬到了床上。
江籬拿開傷口上的棉布,給檢查了傷口後,發現後腦勺的傷口很大,難怪血止不住。
她先用銀針給患者把血給止住了,然後給她消毒包扎。
等處理好後才說道︰“她腦袋傷口太大了,必須送去醫院縫針,而且現在患者還昏迷著,
應該是腦震蕩,但是要等患者醒過來才知道嚴不嚴重,她是摔傷還是怎麼回事?”
其中一個女知青氣憤地說道︰“她是被人打到腦袋出血的。”
打出血?
誰這麼狠的心,對一個女知青下狠手?
這是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江籬說道︰“被外力所致腦部受傷,會導致腦震蕩或者腦內出血,而且從外部傷口來看,
看不出來腦內有沒有挫裂傷、顱骨骨折,或是否已出現顱內少量出血,必須要送去醫院拍片治療觀察,有情況好第一時間處理。”
主要是患者的傷口開太大了,一個血窟窿在那里,不去醫院縫針不行,愈合不了。
不送去醫院的話,風險還很大。
男知青為難地說道︰“江知青,我們之所以把人送來你這里 就是這里近一些,醫院太遠了,我們又沒有車,靠著走路把人抬到醫院都要天黑了。”
附近的大隊都知道雲溪大隊有一個叫做江籬的知青是赤腳醫生,而且醫術還不錯,他們早就听說了。
江籬不解地問道︰“你們沙河大隊不是有拖拉機嗎?為什麼不叫人開拖拉機把人送去醫院,
而且你們都是下鄉的知青,發生了這麼嚴重的事,你們的大隊長人呢,他不管嗎?”
據她所知,沙河大隊比雲溪大隊有錢一些,是有拖拉機的,不過好像風評不太好。
男知青1憤怒地說道︰“別說了,黃知青的腦袋就是被大隊長的佷子砸破的,就是大隊長臨時叫人把拖拉機開走了,我看他就是故意的。”
江籬听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真的是一個大隊長能干出來的事?
他不怕知青出事了兜不住嗎?
這麼比較的話,黃竹大隊的大隊長比沙河大隊的大隊長好多了。
起碼黃大旺家出了事的時候,黃廣田作為大隊長陪著一塊兒來了,黃達被她揍了一頓後,他也陪著來了。
現在這個沙河大隊的大隊長在知青出事的時候,不但不及時送醫,還讓人把拖拉機悄悄開走?
他是怎麼想的?
這個大隊長又是怎麼當上的?
再比較的話,雲溪大隊的大隊長比他們可好太多了,遇事積極處理,又不是迂腐古板之人,能听得進年輕人的建議。
就比如她提出的暖棚蔬菜種植和頭花副業,大隊長都很快就能接受了,還積極推進。
“那你們有什麼打算?就這樣由得你們的同伴被打破腦袋?不想著討回公道?”
跟著來的女知青說道︰“我們知青在沙河大隊沒有什麼地位,如果大隊長要包庇他的佷子,我們也沒辦法和他抗衡的,畢竟我們要在他的手底下過日子呢。”
男知青2也說道︰“是的,如果我們稍微有不滿的話,就會被大隊長派給最髒最累的活,
其中就有反抗他處事不公的知青,結果被派去磚窯干苦力了,累個半死不說,還被壓榨工分。”
江籬再次被兩人的話刷新了三觀,這都解放幾十年了啊,早就不是一言堂了,沙河大隊的大隊長怎麼敢的?
那些可都是城里下鄉的知青啊!
換句話說他們都是知識分子,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建設祖國家鄉的,不是賣身為奴來這里的,居然被如此對待?
“你們跟他反抗不成不會去找公社領導嗎?公社領導不管還有縣城知青辦和縣政府啊。”
但是據她對公社鄭主任的了解,不像是那種不會管事的人,公社的劉干事和趙干事也是不錯的人,還下鄉來關心暖棚的搭建工作。
男知青3無奈地說道︰“沒用的,我們有知青去找公社領導反映過,但是人家說我們是下鄉的知青,
是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就該服從大隊的管理,融入當地,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不是來這里挑刺的,更不是來這里享福的。”
江籬問道︰“能問一下,你們找的是公社的哪個領導反映的嗎?”
男知青3想了想說道︰“好像是一個姓王的干事。”
江籬︰“你們說的不會是王有財吧?”
按知青3點頭說道︰“好像就是叫這個名字吧。”
江籬無奈嘆氣,他們的運氣還真是不好,找領導反映問題居然找到了王有財那個狗東西,難怪會被反駁回來,沒人幫他們了。
王有財就不是個東西,怎麼會幫他們呢。
男知青4又說道︰“我們也寫過舉報信去公社舉報,但是大隊長在公社那邊有關系,舉報信寫了也沒用。”
江籬心想,沙河大隊的大隊長在公社的關系不會就是王有財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確實是舉報不到,他們的運氣也真是太背了。
江籬猶豫了一瞬後,說道︰“如果說我有辦法幫到你們,你們敢勇敢的站出來指證你們的大隊長和他的佷子嗎?”
四個男知青都說道︰
“願意,我們都願意,我們早就受不了他了,獨斷專行不說,偏心又排外。”
“他專門拿我們這些知青開涮,根本就沒有把我們當人看,連帶的大隊的社員也看不起我們,欺負我們。”
“我們經常被他們壓榨,日子很難過。”
“黃知青被打破頭的時候,他還不準我們送醫呢,是我們不顧一切,拿了刀子威脅他才得以把黃知青送出來的,所以除了三個在磚窯的知青沒能出來之外,所有的知青都出來了。”
那兩個女知青也表態說道︰“我們也願意。”
喜歡穿七零,她帶著空間下鄉致富了請大家收藏︰()穿七零,她帶著空間下鄉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