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都還是一副笑眯眯模樣,點頭道︰“成,給你說實話吧。我這次確實收了件好畫兒,就是品相差點兒意思。不過,重新裱糊一下,應該就沒什麼問題。”
馬都帶著楊明來到另外一間屋子,打開上了鎖的櫃子門,從里面取出一幅卷軸來。
他小心解開繩結,動作很慢,一點點鋪開在桌子上︰“看吧,這畫絕對是老畫兒,我費了兩天時間,才磨動主人出售。”
楊明湊近過來,低頭仔細端詳。畫的是一幅羅漢圖,畫面有些模糊,品相確實不咋滴,這和保管不當有關。
等看到題跋處,他不由瞪大眼楮道︰“吳彬的畫?臥槽,這……這竟然是畫仙的作品!”
吳彬是明朝晚期一位宮廷畫師,他的繪畫風格獨特,將“變形主義人物畫”與“北宋山水復興”風格相融合,被譽為“畫仙”。
他的作品以奇絕的構圖和工筆細描與寫意渲染相結合技法而著稱,畫面變化萬千,精妙絕倫。楊明收起小心思,認真觀看起來。
這幅《羅漢圖》以夸張變形手法描繪羅漢像,展現出晚明佛像繪畫的革新性。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在當時引起很大轟動,也使得吳彬作品在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盡管吳彬在藝術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但他在國內知名度卻長期被文人畫傳統所遮蔽。加上他的傳世作品數量稀少,大約只有十來幅,而且大部分都被國外博物館收藏,在華夏民間流通量極少。
因為他的作品太過稀缺,加上其學術門檻較高,普通公眾對他認知度很低。這個名字對于大眾來說可能相對陌生,但在頂級藏家圈子里,他卻是一位備受尊崇的大師。
吳彬畫作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技藝而聞名,只有那些對藝術有著深厚造詣和敏銳洞察力的藏家才能夠真正欣賞和理解他的作品。
楊明觀看良久,起身嘆息︰“你這運氣可真是太好了!想必你已經找人鑒定過這幅畫了吧?”楊明在仔細觀察過這幅畫之後,心里已經有了定論,這絕對是吳彬真跡。
馬都笑眯眯點點頭︰“朱先生不在京城,是麻煩王先生鑒定的。王先生看過後,心里有些不踏實,但還是覺得這幅畫很有可能是真跡。為了保險起見,他又特意請了他們單位書畫鑒定大家再次鑒定,最終認定這確實是吳彬真跡。”
楊明听後,毫不猶豫說道︰“開價吧!這畫我收了。”
馬都也不再客氣,直接伸出一只手,張口道︰“這畫兒,我要五十萬。”
現今這個價格對于一幅吳彬真跡來說,不算離譜。畢竟吳彬名聲相對較小,除了那些真正行家外,普通藏家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楊明給馬都填了一張五十二萬支票,將畫軸拿起來,微笑著對馬都說︰“就這樣吧,我得趕緊回去把這幅畫妥善放置好,不能有絲毫閃失。等我處理好事情,咱們哥倆再找個時間好好聚一聚。”
馬都沒有挽留楊明。他目的已經達到,這幅畫他只花了五千塊錢收來的,如今能以五十萬價格賣給楊明,這可是一筆巨額利潤。楊明是否留下對他來說已經無關緊要了。
楊明心里也很清楚,以馬都性格和做事風格,他收貨價格肯定不會太高。馬都向來都是以低價收購物品,然後再以高價轉賣出去,從中賺取差價。
但楊明並不想和馬都在價格上過多糾纏。他覺得只要這幅畫質量好,自己又真心喜歡,多花點錢又算得了什麼。
回到家中,楊明顧不得吃晚飯,又將吳彬這幅畫平鋪在桌上,俯身仔細觀看起來。
現今楊明對書畫鑒賞有著很高水平,就連王世襄也未必比他強。這不是楊明自吹自擂,是朱家𤧐怢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