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宇宙的廣袤空間中,科學家們如往常一樣,忙碌而專注地進行著宇宙數據的分析工作。他們的實驗室位于一顆懸浮在星際間的巨大人造星球上,實驗室的牆壁由透明的能量護盾構成,透過它,可以看到璀璨的星空和不斷閃爍的星辰。
科學家們圍坐在巨大的量子計算機前,緊張地觀察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宇宙的各個角落,是他們通過各種先進的探測器收集而來的。突然,一位年輕的科學家發出了一聲驚呼︰“這…… 這怎麼可能?” 他的聲音充滿了震驚和不可思議,打破了實驗室里原本的寧靜。
其他科學家紛紛圍攏過來,看向他的屏幕。只見屏幕上呈現出一組復雜的數據模型,模型中顯示,新宇宙中正在浮現與本宇宙完全一致的文明發展軌跡。從最初生命的誕生,到原始文明的興起,再到科技的飛速發展,每一個階段都如出一轍。
為了驗證這一驚人的發現,科學家們開始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他們調動了所有的探測器,對宇宙中的各個星系、星球進行了全面的掃描和分析。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並非是巧合。
在一個遙遠的星系中,他們發現了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這顆星球上,同樣有著廣袤的海洋、連綿的山脈和茂密的森林。而且,星球上的生命演化歷程也與地球驚人地相似。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海洋生物到陸地生物,每一個進化階段都如同地球生命演化的翻版。
在另一顆星球上,科學家們發現了古老的文明遺跡。這些遺跡中的建築風格、文字符號以及科技水平,都與本宇宙中某個時期的文明高度一致。甚至,他們還在遺跡中發現了一些記載著歷史的文獻,這些文獻中描述的歷史事件,與本宇宙中的歷史如同一對鏡像。
經過無數次的驗證和分析,科學家們終于證實了實驗場存在無限遞歸結構。這一發現,讓整個科學界陷入了震驚和沉思。他們意識到,這個實驗場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宇宙模擬環境,而是一個充滿了神秘和未知的復雜結構。
沈逸辰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他深知,實驗場的無限遞歸結構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機。如果不采取措施,人類可能會永遠被困在這個無盡的循環之中,無法逃脫。
經過深思熟慮,沈逸辰決定將自身量子態注入遞歸節點。他知道,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決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自己的意識徹底消散。但為了打破這個無限遞歸的困境,拯救人類,他別無選擇。
沈逸辰來到了一個神秘的空間,這里是實驗場的核心區域,也是遞歸節點的所在之處。空間中彌漫著濃郁的能量波動,這些能量如同洶涌的海浪,不斷沖擊著周圍的一切。沈逸辰深吸一口氣,緩緩閉上了眼楮,開始凝聚自身的量子態。
他的身體周圍,逐漸浮現出一層淡淡的藍光,這是量子態的光芒,它代表著沈逸辰的意識和能量。隨著沈逸辰的凝聚,藍光越來越強烈,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量子光球。
沈逸辰控制著量子光球,緩緩靠近遞歸節點。當量子光球接觸到遞歸節點的瞬間,整個空間都發生了劇烈的震動。遞歸節點仿佛被激活了一般,釋放出一股強大的吸引力,試圖將量子光球吞噬。
沈逸辰咬緊牙關,全力抵抗著遞歸節點的吸引力。他不斷地調整著量子態的頻率和能量,試圖與遞歸節點達成一種平衡。在激烈的對抗中,沈逸辰的意識也在不斷地波動,他仿佛置身于一個無盡的漩渦之中,隨時都可能被吞噬。
終于,在沈逸辰的不懈努力下,量子態成功地注入了遞歸節點。剎那間,整個宇宙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道耀眼的光芒從遞歸節點中爆發出來,瞬間照亮了整個宇宙。光芒中,出現了層層疊疊的能量波動,這些波動如同漣漪一般,向著宇宙的各個角落擴散開來。
隨著能量波動的擴散,宇宙中的各個星球、星系都受到了影響。一些星球上的地殼開始劇烈運動,引發了強烈的地震和火山噴發。火山口噴出的岩漿如洪流般奔涌而下,將周圍的一切都淹沒在火海之中。山脈在地震的作用下不斷崩塌,巨大的石塊滾落下來,砸向地面,揚起漫天的塵土。
星系中的恆星也開始變得不穩定,它們的亮度不斷閃爍,仿佛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能量角逐。一些恆星甚至發生了超新星爆發,釋放出的能量比太陽在數十億年中釋放的能量還要多。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強烈輻射和沖擊波,向著周圍的星系擴散開來,所到之處,一切都被摧毀。
整個宇宙仿佛陷入了一場末日浩劫,無數的生命在這場災難中消逝。然而,沈逸辰並沒有放棄,他在混亂的能量波動中,緊緊地守護著自己的意識,等待著機會的出現 。
喜歡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請大家收藏︰()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