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肯定是走不了的。
吳桐以前就曾經邀請陳錦年,給陳錦年的公司發過邀約,只不過統統石沉大海,沒有得到過回復。
今天陳錦年送貨上門了,吳桐肯定輕易放他走。
于是經過一番死纏爛打之後,陳錦年同意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听一下他們具體的節目規劃。
在影視制作綜合大樓的一家辦公室內。
陳錦年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翻著吳桐送過來的策劃書。
在會議桌的另一旁,吳桐的核心團隊,以及負責編劇組、導演組、選管組、藝統組、商務組、制片組等等小組的負責人,只要是目前還在園區內的,統統趕來了過來,擠滿了整間會議室。
足可見吳桐在要邀約方面,不僅非常重視,而且是不遺余力。
陳錦年翻了一半,還沒有看完,就把手里的策劃書往前一推。
“沒有意義,我是不怎麼看綜藝,但你們也沒必要蒙我吧,這就是《演員的誕生》里的流程設計,只不過重新包裝了一下,換了名字,新瓶裝舊酒,你們要是制作這種玩意,沒必要邀請我參加,隨便找人來錄幾期節目就可以了,無聊。”
無聊兩字,就是陳錦年對吳桐的整體評價。
《演員的誕生》能夠火起來,只是因為吃到了第一波流量,並不是節目制作的有多精良,在19年在掏出一個老掉牙的綜藝,實屬是沒有必要了。
面對陳錦年如此直接了當的批評,會議室內的人噤若寒蟬,不敢發出動靜。
吳桐見沒人來遞台階,只好自己從台階上往下跳。
“這只是我們其中一版策劃,我們還有一版是傾向于展示演員實力的,具體的內容目前還在溝通階段,但整體的構想已經確定了,我們打算在節目里采用學徒制,即每一位實力演員帶一名年輕演員,通過競演、淘汰、晉級、部位的方式不斷角逐,確定最後的冠軍。”
“我希望通過這種更加扁平的方式,來展示極致的演技,並在這個過程中,用一對一的教導,來是使得我們年輕的學員快速成長……”
吳桐正在滔滔不絕講著節目的創意,但看到陳錦年的臉依舊沒有任何表情,吳桐的聲音也漸漸小了下去,直到最後完全不敢在講了。
“講完了?”
陳錦年歪頭看了吳桐一眼,然後又用銳利的目光掃視其他人。
“如果你講完了,我就要問你幾個問題,第一,演技的好壞如何判斷,靠現場投票,那你們如何排除粉絲對投票結果的影響,第二,補位制,這是我听過的最傻逼的競賽設計,但凡有個小學文憑,都知道在補位制下,越晚登場優勢越大。”
“第三!”
陳錦年的重點強調了一聲。
“話劇演員和影視劇演員的表演邏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們能做到絕對公平,最後勝出的一定是話劇演員,可你們,會把冠軍給到一位深耕話劇舞台的演員嘛?”
陳錦年似笑非笑的看著吳桐。
他對此深表懷疑,按照吳桐的尿性,對方一定會把冠軍當做籌碼,來邀請特別難搞的嘉賓,也就是節目還沒開始,最後的結果就已經確定了。
吳桐倒是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低頭,但眼神一直在飄忽,想要回避陳錦年的提問。
“編劇組的負責人是哪位。”
陳錦年突然出聲詢問。
“我——我就是,陳老師。”
毫無準備的編組組長慌忙站起來,微微彎著腰,緊張的向著陳錦年打了聲招呼。
陳錦年側頭望去,發現對方的很年輕,不像是台里下派的小組負責人,便擺了擺手。
“你坐下就行,不用起身,我只是想問你點事。”
“陳老師,你問就行。”編劇組長趕緊說道,然後緩緩坐下,他現在是無比慶幸自己沒有走神,否則一定反應不過來。
“我想問問你們,你們編制組是不是分為兩撥人,一撥人負責寫戲改戲,負責競演的表演內容,另一撥人負責寫綜藝,負責給藝人寫真人秀的劇本。”
“對,這就是我們編劇組的日常工作,需要將錄制前將兩套劇本,及時的送到藝人手上。”
“如果藝人想改戲怎麼辦,你們是配合還是拒絕。”
陳錦年提出自己的真實問題,“咱們都知道,表演有兩種,人保戲,戲保人,一段戲的高光就那麼一點,如果全都給到一個人身上,然後經過反復的排練,即使這人的演技很爛,其實也能演的很不錯。”
“這……”
改戲一定會有的,而且在錄制的時候一定會發生,但這是節目內的潛規則,牽扯到藝人公司和電視台的博弈的灰色地帶。
所以編劇組長根本不敢回答,只能不停的看向吳桐
畢竟會寫劇本的很清楚,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能說,一旦說了,落人口實,性質就變了。
陳錦年重新把視線放在吳桐身上,饒有興致的說道。
“吳主任,如果做不到公平,那就不要搞競賽類的節目,如果非要做,我可以給你個方向,1971年,邵氏集團為了挖掘人才,組織了第一期的無線電視藝人培訓班,雖然學期很短,但是內容龐雜,包括表演、台詞、中西舞蹈、導演、編劇、名劇欣賞、武術等諸多方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原本這只是定向培養演員的技校,但誰也沒想到,無線班竟然真的撐起了港島演藝圈的半壁江山,其中優秀的學員,也成為了國內演藝圈的中流砥柱。”
“如果你真能組織一期為期三個月的封閉式訓練營,請到專業的老師來認真培養演員的話,我可以加盟你的節目,並且給出一項承諾,凡是在訓練營的成績優秀的學員,都可以進入我的劇組,參與《封神》項目的拍攝。”
此言一出,眾人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這手筆,著實太大了。
雖然陳錦年的《封神》項目,只在此前六公主的采訪中出現過一次,
但是私下里,大家都很清楚,陳錦年確實是要籌備一個投資超十億的超級項目,並且相比523連資金都拉不到的窘境,陳錦年的項目只要開工,就絕對有大把的公司爭先恐後的上門送錢。
“陳老師,不是,陳導,您是說真的。”
吳桐的眯眯眼,生平第一次瞪的如此之大。
作為綜藝導演,吳桐太清楚陳錦年給出的這項承諾的價值了,幾乎相當于直接保送一檔綜藝出來。
“當然,你們節目不是要培養年輕演員嗎,光喊口號、玩真人秀有什麼意思,要玩就玩咱們就玩真的,真刀真槍的練一場。”
陳錦年咧嘴一笑。
假的不好看,真的才有意思,就看吳桐或者藍台敢不敢吃下他拋出的誘餌了。
喜歡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