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一方辣椒養一方人
經過一天繁瑣的拍攝,王一笛揉著太陽穴,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酒店房間。
劇組的機器在完成更新大換代後,拍出來的鏡頭確實可以用了,拍攝進度也逐漸提上來了。
只不過和計劃的拍攝周期依舊存在些出入,有延期的風險。
好在劇組拍攝地選在了南豐,十月和十一月的歷史最低氣溫均在八攝氏度,只要能在年底順利殺青,那麼冬季的雨雪就不會耽誤劇組在正常的拍攝。
三個月的時間,對于一部沒有大場面的劇情電影來說,足夠充足。
“晚餐帶回來了,特意給你挑的,全是不辣的。”蘭姐提著一包打包好的盒飯敲門進來。
“謝謝。”王一笛欣喜接過來,“可算不是麥當勞了,我天天晚上吃漢堡,我都要快要吃吐了。”
對一個省菜是“辣椒炒辣椒”的省份來說,吃辣已經是刻入dna的飲食偏好,已經默認在所有的菜品中加入辣椒。
在全省嗜辣的偏好下,哪怕是不辣的“微辣”,對一位廣東女生來說,還是有些太過超綱。
將盒飯排放在餐桌上。
“蘭姐,你明天幫我去盯著點,要確保咱們劇組盒飯里至少有一半是不辣的菜品,尤其是演員們的盒飯,必須以清淡的為主,一旦臉上起泡冒痘,很影響拍攝的。”
“行,明天我幫你再去囑咐兩句。”蘭姐將洗好的筷子遞給王一笛,“不過完全不辣的大鍋菜不太可能,只能盡量讓餐廳少放點辣椒。”
“少放點也行,總比咱們到這里的第一天強。”
王一笛妥協的說道。
劇組舉辦開機儀式的當天,大家就被當地的飯菜整的痛不欲生,各各紅著臉抱著水杯狂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是開玩笑的,想要適應完全陌生的地域,真的需要很多時間。
隨便往嘴里塞了兩口飯,王一笛就將手機擺到支架上,和陳錦年打視頻電話。
“誒,你那邊很熱鬧啊,在聊什麼。”
“我把劇組的幾位老師邀到家里做客,他們正在喝酒呢。”陳錦年在說著便站起身,沖著餐廳的方向喊著,“爸,你們少喝點,我們明天還有正事呢。”
“我們有數,你甭操心。”
陳銘大著舌頭回答道,一副喝上頭的模樣。
陳錦年搖搖頭,心中一陣腹誹︰你有數,你能有什麼數,要不是老媽默許,你晚上等著睡沙發吧。
眼見勸不住,他也就將心思收了回來,放到手機對面的王一笛身上。
“你今天拍攝怎麼樣?”
“還挺順利的,各位老師的表演都很棒,尤其是閆妮姐,幾乎不ng,唯一的問題是我想要的和他們給我的表演有出入,經常在溝通上耽擱很多時間。”
“正常,講戲費時間很正常,你做的已經比普通導演好很多了,好些知名導演在拍攝現場從來不講戲,聊的全是意境和表達,具體的表演全靠演員自己悟,悟不出來就反復拍。”
王一笛好奇的睜大眼楮,她還是第一次知道有這麼當導演的。
“你說的知名導演是誰啊?”
“還能有誰,墨鏡王和陳大詩人唄。”
陳錦年講完後,發現王一笛若有所思,急忙補充道︰“你可別學他倆,影壇這麼多年,也不過出了這兩朵奇葩,墨鏡王是搞海外參獎的,陳大詩人是搞影城地產的,他們可以不在意票房,只追求文藝表達,但其他人不行,學不來的。”
文藝這碗飯是天生,沒法學,而且如果院線里全是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那全國上下一萬多家電影院早就餓死了。
“我沒打算學,我是只是思考。”王一笛咬著筷子,“萬一,我是說萬一咱這部電影的票房很低,賠本怎麼辦。”
“《河邊的錯誤》投資不高,加上更換成數碼攝像機,拍攝和制作費用又省了一大筆,真實成本也就兩千多萬,而且真賠了還有其他電影兜底,放心吧。”
潘月明是翻紅了,但僅僅是在網劇領域翻紅的,在其他領域,尤其是脫離的企鵝平台的自制劇,潘月明依舊算是邊緣角色。
在強調票房號召力的院線市場更是如此。
沒人邀請他當主角,大制作和一流劇組也不會用他,長期處于三四線開外的明星,連小咖都算不上。
放在劇組里講,潘月明的片酬,甚至比戲份更少的閆妮姐還要低,堪稱物美價廉。
提起其他電影,王一笛趕緊放下筷子,關心的詢問。
“《周處》的票房怎麼樣,我在劇組忙一天,還沒有看過最新的票房數據。”
“票房自然是相當不錯。”陳錦年歪頭看了一眼電腦屏幕,“要不是麻花的電影在黃金場次的佔比太高,今晚的總票房就能超過它了,可惜了,還是得等明天了。”
截止當前,《李茶》的票房是7006.3萬,《周處除三害》的票房是6766.8萬,且前者的實時票房增速要快于《周處除三害》。
不過陳錦年倒是相當看得開。
對方是喜劇合家歡的電影,在十八點半到二十二點的黃金場,確實是碾壓級別的排片,靠著高排片甩開他的電影也是情理之中的。
只不過《李茶》的屎尿屁和性暗示的梗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是合家歡的喜劇,也就今天能還能靠著首映日的優勢打一打,明天就它什麼事了。
此時,手機的王一笛已從蘭姐的口中,得知的目前的具體票房,當即興奮的說道︰“那咱們是不是有望拿下國慶檔的票房冠軍啊。”
“差不多,今天是調休的工作日,只是牛刀小試,明天才是國慶假期第一天,大盤能沖到多少,綜合排片是多少,過了十二點就全出來了。”
“太好了,我們的電影終于能拿下一個檔期冠軍嘍。”
“等國慶假期結束,我就回去找你慶祝慶祝。”
“好啊,我幫你組織慶功宴……”正在興頭上的王一笛瞬間臉色一垮,她又回想起當地熱烈的菜肴,“算了,我們還是去深圳吧。”
陳錦年咧嘴一笑,在劇組短暫待過的他,自然明白王一笛在愁什麼。
不過王一笛的憂愁好解決,請一位廚師就可以了,但有些人的憂愁就解決不了,比如麻花還在跑宣傳的劇組。
喜歡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請大家收藏︰()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