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游戲舉報的問題已經處理過了,暫時沒有被行政處罰的風險,但不意味著外遷公司的計劃要暫停。
相反,他還要趁著秋招前,提前將去杭州招兵買馬,擴充公司規模。
“還是按此前規劃執行,8月9號發完工資後開始分批搬遷,截止到月底,影視公司要全部遷走,特效公司的重要設備要完成轉移,至于員工的去向,不願意走的可以留在北京繼續工作,等《流浪地球》的項目結束後在做決定。”
流浪地球是制作是死任務,必須在今年聖誕節前交出成片,多留出的一個月,郭䘏d掛﹦ 屑觳欏き蛻蟆 薷牡裙テ鰨 綣 嶠壞奶 恚 航詰稻透喜簧狹恕 br />
為此,陳錦年甚至把《白蛇傳情》的項目給暫停了,將所有人手投入到《流浪地球》的項目中,保證在公司搬遷的過程中,也不會耽誤制作工期。
陳錦年說完後,發現劉婷婷的情緒有些異樣。
“舍不得?”
“確實舍不得,我是11年考入北科的,一直到今年八月份,正好是7年的時間,從19歲到26歲,人生中最珍貴的這段時間,全都是從北京度過的,現在突然要離開了,心里還有些難受。”
劉婷婷坐在病床旁的座椅上,低著頭,盯著自己的鞋尖。
“你應該高興啊,這叫及時止損,減少沉沒成本,26歲離開,總比36歲或者46歲離開要好吧,畢竟有大把的時間去重新適應另一座城市。”
劉婷婷被陳錦年的話逗笑了。
“你也太會算賬了,不過,我還挺羨慕你們首都出生的小孩,起點比我們高太多了。”
“起點高有什麼好羨慕的,本質上講,咱們是一樣的,都經濟學家嘴里的人口紅利,是城市發展的燃料,只不過有的個頭大,燒的時間長,有的個頭小,燒的時間短,等燒完了,變成爐灰了,還是一樣被清出去,給其他的燃料騰地方。”
陳錦年搬把椅子坐在劉婷婷身邊,
“城市而已,不過是咱們謀生的地方罷了,你可別對城市投射太多的情感濾鏡,撕開那層遮羞布,其實里面的蠅營狗苟都大差不差。”
他將微信的同學群打開,展示給對方。
“我們班里都是你羨慕的首都小孩,但遠的不提,你看看我們畢業後,還有多少還能留到北京。”
除去富二代、官二代和拆二代們,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早已無力負擔如此高額的成本,離開是大勢所趨,非人力能抵抗。
劉婷婷歪頭瞅了眼,伸手指了指,“有人在你。”
“嗯?”
陳錦年趕緊看向手機,發現找他的人還真不少。
姜林在找他要電影拷貝,當年他承諾姜瑤要是考上不錯的大學,就送對方一套首部電影的電子拷貝,現在姜瑤收到錄取通知書了,一直在催姜林找他要禮物。
李萌則在催他回學校,一年一度的開學季要到了,八成是湯校長用他當案例,給家長展示教學成果。
還有湊熱鬧的喬英子,在催他回北京聚餐。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方一凡也混在其中,正攛掇著舉辦同學聚會,往年方一凡確實也會上躥下跳的,但從來不會主動帶上他,畢竟兩人的關系還沒好到那份上。
今年竟然主動找他,料定此事定有蹊蹺。
“你還挺忙的,連同學群都離不開你。”劉婷婷的聲音打斷了陳錦年的沉思,“你趕緊回去吧,不然等會笛笛該等著急了。”
“嗨,有璇月在,他們才懶得找我呢,我先坐會兒,等他爺倆醒醒酒,我再走也不遲。”
陳錦年沒有要走的意思。
剛才醫生和他講了,兩人輸的全是葡萄糖,用不了太長時間就得憋醒,只讓劉婷婷自己在這里守著,多少有些不方便。
“額——,我這是在哪啊。”
果然沒過幾分鐘,王一鳴掙扎著睜開眼,一臉茫然,好像是在回想自己喝斷片的情形,他隱約記得,他在醉倒之前,酒店的菜還沒有上齊。
陳錦年打眼一瞧,這是來活兒了啊,當即拍了拍手站起來。
“哥,感覺如何,要不要上趟衛生間啊。”
王一鳴看到陳錦年不懷好意的笑臉,當即下體一緊。
“我——我——自己來。”
……
在結束訂婚宴後,陳錦年並沒有著急回到北京,而是留在深圳的公司繼續加班加點的剪片子、做後期。
公司搬遷的事情他全部交出去,現在由劉婷婷和陳銘幫忙盯著。
同時兩人訂婚的事,在刻意的掩藏下,也沒有引發任何關注。
明星並沒有公眾想象的那麼重要,絕大多數新聞熱點和熱搜,都是故意放出來搶佔曝光的,只要不想主要營銷或者做宣傳,普通媒體是很難獲取到一手的消息,更沒有能力將消息推給路人。
娛樂圈里每天發生幾百起亂七八糟的事情,加上數以萬計的社會新聞,兩人故意隱藏的消息,很快被淹沒在數據洪流中。
即使能從網上搜到些只言片語,也只會被當做無效的信息垃圾給屏蔽掉。
安靜的生活持續到八月下旬,陳錦年將完成制作的電影提交送審,並特意打電話將電影的整體情況匯報給中影的喇總。
中影在《周處》上投入的資金雖然比較小,可關注度上一點都不小。
從立項開始,喇總就努力的從槍斃的邊緣上打撈項目,生怕陳錦年中途撤退,讓《周處》的項目夭折了。
作為中影新時代的掌門人,他要考慮的事情和前任有很大的區別。
韓三爺只需要粗暴的上各種大項目就可以了,《英雄》、《赤壁》、《無極》、《南京南京》等等。
大投資大制作大明星是唯一的標準,劇本無所謂,劇情不重要,歷史可以瞎編,只要能撬動票房,統統可以開綠燈。
但喇總不同,他不需要數量,他需要的是質量,原來粗狂式的增長在他這里行不通,愛國教育和主旋律電影,才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以《周處》在他的眼中顯得尤為特別,拋開部分有爭議的尺度內容,《周處》的故事是難得的政治宣傳片,既沒有強烈的立場傾向,還能在潛移默化間,讓內陸的觀眾了解到海峽對面的另一面。
“好,非常好,拍完了就好,你什麼時候過來,我想提前看看。”
陳錦年頓時心中一樂,只要喇總支持,審核上就會少很多麻煩,
“隨時可以,看您時間。”
喜歡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請大家收藏︰()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