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漸漸止息。
高岳、韓軌、潘樂、高季式等人匆匆趕至堰壩,一眼便望見那艘被敵軍鉤住、擱淺在土山處的樓船。
高岳眉頭緊鎖,向守在壩上的士卒沉聲問道“是你親眼所見?行台與左衛將軍他們真的……”
“小的親眼所見,”那士兵聲音悲泣。
“兩位將軍一同跳進了水中。劉將軍游到土山下,被亂箭射殺……
行台、行台被他們拖上岸時,已經……已經沒了動靜。”
此時,只見敵軍沿著土山,放下一舟,一人搖著船靠近過來。
“都別輕舉妄動!”高岳命令後,盾兵紛紛聚攏在前。
不多時,那舟船駛至距堤壩十余丈處,緩緩停住。
船上之人揚聲道
“將軍特命在下前來傳話,慕容紹宗、慕容永珍,劉豐生幾位將軍,皆已為高大將軍盡忠!”
“天意如此,如今長社糧草充沛、軍民同心,若爾等明智,應當早日收兵退還,以免徒增傷亡!”
確認慕容紹宗、劉豐死訊,高岳身形晃動,沒去回一句話。
任由西人折返。
“快,快擬軍報,急送大將軍!”
“全軍即日起素服禁酒十日,為三位將軍,舉哀致奠!”
秦姝從溺水的窒息感中猛然驚醒,心口狂跳,仿佛真的死過一回。
夜色沉沉,同樣的噩夢再度攫住了她。
意識逐漸清醒,可思緒卻不受控制地飄向那個她想忘卻忘不掉的人。
那句童謠不斷再耳中重復,沉沉的夜,終再難眠,這一次,她再抑制不住的哭了出來。
相忘于江湖,終究敵不過心底最誠實的情緒。
遺忘還未開始,淚仍為他而流。
“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燈燈滅?”
“沉寂了兩年的童謠,為何會再度傳唱?歌謠是不會無端而起的,究竟是誰在背後散布?難道?當真有人想害你?”
“泥鰍,燕子燕子餃走炊煙?燕子獻!”
傳唱童謠之人,或為離間君臣,或為自造聲勢,或借天意之名陷人于死。
連續同樣的噩夢,巧合的童謠,加上燕子獻曾經坦言出的對高澄的敵意。
一個念頭油然而生,可憑斷一絲不安憂慮,便殺人秦姝泄了一口氣。
輾轉反側,最終下床,點亮油燈,帶出脖頸中的配著玉螞蚱的紅繩。
第二日,高長恭在院里練刀。
秦姝上前,躬身拾起刀鞘,含笑開口“四郎,阿娘陪你拆招。”
“好!”
長恭應聲疾刺而來,秦姝側身避過,口中同時喝道“左臂!”
刀鞘劈落,孩子心實,急忙舉刀向左格擋。
不料母親手腕一轉,“啪”一聲,鞘端已擊中他右臂。
長恭抱著右臂,嘟嚷著嘴埋怨。
“阿娘騙人!”
秦姝輕笑,也不答話,再度進招。
接著語速更快,虛實交錯。
“右腿!”話音未落,刀鞘卻掃向長恭腰際。
“啊!”高長恭又上當,被母親擊中。
“前胸!”這一招又是擊向手腕。
長恭雖知母親是聲東擊西,電光石火間總下意識防備秦姝所喊出的地方。
數合下來,手中刀被母親挑飛。
孩子很是氣惱“阿娘,你使詐!”
“兵不厭詐!”秦姝說著將刀鞘扔給兒子。
“一招你能受我迷惑,為何後面還會順著我的話去做防備?”
高長恭撓了撓腦袋“阿娘您攻得太急了,我完全招架不住,腦子一懵…就不自覺听您的去了!”
“你學兵法,應當懂得‘致人而不致于人’。
聲東擊西,不一定是真的聲東而擊西,要看清敵人出招攻勢,要判斷出他攻勢所指,這才做出正確的防備。
現在你連防守都還做不好,又如何能取勝呢?”
說出最後一句話,心思又不由想起高澄。
高長恭似乎懂了,將刀鞘遞給秦姝。
“阿娘,再來!”
“好!”
指點後,高長恭控制心神,不再受秦姝言語干擾,接連閃過了她好幾招。
只是偶有失誤,才會被母親擊中。
“進步很快,先打水洗洗臉,然後吃飯!”兩人收招後,秦姝取過高長恭手中的刀歸鞘。
長恭歡快應了一聲,小跑到井邊,放下木桶打起水來,倒進盆中,仔細擰了毛巾,擦洗脖頸與手臂上的汗漬。
秦姝將飯菜端到院中樹蔭下的小桌。
緩緩坐下,靜靜望著兒子。
最初,他連穿衣都習慣讓人伺候。
這一年來,她逼著他成長,逼著他事事親力親為,逼著他學會做一個普通人。
好在,一切都沒有白費。
長恭端起飯食刨了一口“阿娘,您一直教導我兵法,是不是想我長大了,跟王父還有阿爺那樣,成為一個將軍?”
秦姝抿了一口飯,垂眸輕聲道“阿娘最希望的……是等你長大了,這世上就再也沒有戰爭。”
“只是……”
她聲音漸低,戰爭何曾真正止息?她心里明白,這終究只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祈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你終究是你阿爺的孩子,等你長大了,就該站在他身邊,護著他,幫著他!”
長恭睜大眼楮,又問了那個他常問,她厭煩的那個問題“那阿娘呢?是不是也跟孩兒一起回去?”
秦姝這次沒有回避他的目光“我們明天,就回晉陽,阿娘帶你回去!”
“真的?”高長恭眼中一亮。
“嗯。”秦姝含笑應道,可那笑意卻漸漸沉入了眼底。
御園湖心亭中,高澄的手指無聲地輕覆在一弦琴上。
周遭宮人皆屏氣,生怕發出一絲聲響,在此時觸怒高澄。
只有宮人手中掌扇,輕輕晃動著。
高澄抬眼看向匆匆而來的陳元康,深吸一口氣,抬手索要軍報。
盡管陳元康一路奔來之時,就已報出慕容紹宗等人身殞的消息,可他,仍不願相信。
直到看見白紙黑字,一字一句是那麼刺目。
那張紙在高澄指間被緩緩捏緊,皺作一團。
“大將軍,如今軍中失了兩員大將,士氣盡喪,不敢再貿然攻城!”
高澄只覺心頭一陣一陣的滯澀。
本以為天命漸近,怎料轉眼之間,竟遭此重擊。
高澄急急起身,聲氣帶著怒意“十萬大軍對陣八千守軍,何懼之有?傳令大都督,務必克城!別再給我拖拖拉拉的!”
圍困潁川已整整一年,耗費軍資無數。
他接受不了這戰績!
如今紹宗又死,原定南征的計劃,本還指望著用他繼續對付侯景。
可不想,事未實施,就已崩卒。
陳元康接話“不妨大將軍,趁著此次親征潁川,激勵士氣!”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