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怎麼這事兒偏生成了我一個人的錯?”
說罷,高澄抬眸看向靈位。
“……逝者已矣,我不想再多說。”
“你不過區區一賤婢,死不足惜,不答應也沒關系,只是公主臨終都要你帶著那孩子出晉陽宮,我又怎會違背其意?
只是你死後,宮外天地廣闊,那孩子日後是福是禍,就看你放不放得下心?”
“大將軍要奴婢做什麼?”木韓曄唇尖輕顫,聲如細雪墜塵埃。
高澄沉聲︰“很簡單。”
“將公主薨逝的消息帶去柔然!”
“只是記住,公主在晉陽宮過得極好,我與她之間,向來琴瑟和鳴。
只是天不假年,公主因難產而逝,實在令人扼腕。”
“至于其他的話,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想必你也清楚,那孩子的命運,可全系于你一念之間!
你可明白了?”
木韓曄不甘的點了點頭︰“奴……明白!”
那孩子是她親手帶來這塵世間,是公主臨終最後的囑托,最後的掛念。
該替公主好好活這一場,回到遼闊之地去感受長風勁草。
唯有妥協于高澄的威脅。
一虯髯漢子在佛前重重叩頭後,起身沿著石雕窟廊前行,直至一偏僻窟洞才駐足停留。
半透的光束印著窟內羅漢像,空中的塵埃浮動散著微白,一人儒士裝束,銅面遮臉,杵立于窟內。
漢子冷聲︰
“上回依你所言去刺殺高澄,非但沒得手,反倒折了一半弟兄。
如今主上早就渡淮南下,棄我等于此,我們又何必再徒送性命?
今日你又約我相見,究竟有何圖謀?”
蒙面人輕聲一笑︰
“汝家主在淮南,恐怕正是用人之際。你若此時前去投效,何愁不得重用?”
說罷,儒士袖袍子一抖,擲出一沉甸甸的袋子。
那漢子伸手穩穩接住,掌心一沉,解開一看,內里竟是黃澄澄的金錠,夾帶一過所。
“這是?”漢子猛的抬頭。
“資汝往淮南的銀錢過所。”
“你到底是何人,不但能探知到高澄行蹤,又能輕易取得過所?想必……”
蒙面人抬手阻斷︰“不必追問。只需記住,高澄的仇敵何止侯景一人?”
他壓低聲音,繼續道︰“高澄身邊有一梁國戰俘,名喚蘭京,據說是梁國大將蘭欽之子,說是膳奴……
蒙面人忽然冷笑︰“卻听聞他常與高澄夜宿一居……”
“將門貴子甘為仇敵褻玩,豈會沒有文章可做?”
“你家主若能在梁國查得此人底細,或是握其把柄,日後利用此人取高澄性命,那可就容易多了……”
說罷握住漢子手腕,語帶深意︰
“只看你如今,是甘願留在鄴城潦倒終生,還是去江南搏個封侯拜將?”
漢子再度疑問︰
“你竟連這等秘事都了如指掌?”
“我已經說過,閑話休提。你只需明白,誅殺高澄也是汝主之願,亦是吾之願!
我且問你,這淮水,你是渡還是不渡?”
漢子不由得握緊手中金錠,想這鄴城,與高澄交惡的一眾元氏宗親,以及昔日為高澄所欺的勛舊,比比皆是。
最後蹙眉問道︰“只一張過所,我的那些弟兄?!”
“我的目的是要高澄去死……”
話已經夠明白,不過是要他往南聯系上侯景,日後好里應外合,取高澄之命。
想自己身份早被眼前人識得一清二楚,本就是騎虎難下的局。
他也不再猶豫︰“我明日便出發。”
將金錠納入懷後,抱拳一禮,轉身離開。
直至四下無人,燕子獻才解下面具。
整了整衣冠,邁步向佛堂行去,去接他的妻子一道回城。
當夜就于高洋馬車暗會,一五一十言明結果。
高岳,紹宗,韓軌等人騎馬遠眺著潁川城頭,旌旗軍鼓疏落。
高岳鞭梢遙指城樓︰
“斥候報,這些日長社城四面旗鼓未張,守備如同虛設,想必王思政麾下根本就沒幾個兵,不若分兵合圍強攻?定能一舉拿下城池。”
這是王思政鎮潁川以來,高岳等東魏將帥首次陳兵城下。
經年之間,潁川城牆已經增築加厚,壕塹也較去年深浚。
細作間諜更難探得城內守軍虛實。
慕容紹宗略作沉吟︰“大都督,據說玉壁城就是王思政所築,且他一向善于守城固防,我們不可輕敵。”
韓軌冷笑道︰“玉壁城我可是親眼見過,這潁川城牆雖高,但跟玉壁天險比起來,不過是個虛架子罷了。
我們十萬大軍,還怕搞不定這稀稀拉拉幾個兵?”
劉豐順勢道︰“大都督,末將以為這不過是王思政的空城之計。”
高岳听了紹宗之言,尚生了一絲猶豫,但听了劉豐的話,心底又定下了速取強攻之策。
雖聞王思政善守,除了當初劉豐曾經中計,其他諸將還未真正與他對決一番,也確實不知思政幾斤幾兩。
更重要的是,彭樂取下新城後,高澄已經遣人幾番督促。
只怕黑獺大軍來援,這潁川就更難攻克了。
最後道︰“慕容行台所慮不無道理,但豐生當年就說被王思政設空城計,而失奪取弘農,進軍關中追擊黑獺的機會。
且此時唯有強攻,才能探明城內守備虛實,我意已定!”
畢竟是高岳總督兵馬,且大軍幾個月來已經接連大捷,軍心正盛,興許強攻真能速勝也說不定。
紹宗也不再多說。
當夜,高岳就分派諸將各率兩千兵馬,打算翌日進圍潁川四面城門。
城內,王思政連夜集結了所有將士。
火炬光亮,環視將台下眾人黑壓壓的面龐,高聲宣言︰
“敵軍雖號十萬之眾,但我關中子弟何曾懼怕強敵?
我已命人偃旗息鼓,城外大軍在南剛取連勝,必生驕心,這兩日定會強攻長社。”
“諸位隨我出關,為的是什麼?”
目光掃過每一張面孔︰“不正是為了建功立業,報效朝廷嗎?”
台下將士呼吸漸漸粗重。听著王思政鏗鏘之言,先前的畏懼漸漸消散。
“玉壁的榮耀將在潁川重寫,城外十萬敵軍,就是你們建功立業的墊腳石,報效家國的機會來了!
願出城主動迎敵的英雄,上前一步,叫他們看看,我們除了有堅固的城牆,更有不畏死的兒郎!”
話音剛落,前排將士齊聲怒吼,軍心大振,竟爭先搶前。
他們不夠了解高岳與紹宗,但素知他們主將的足智多謀,且勇敢無畏。
“好,好……”
王思政見此場景,長舒一氣。
“朝廷對汝輩必有重賞!汝輩父母妻兒,都將以爾等為榮!”
說罷,轉向都督駱訓囑咐。
“迎敵之戰,務必要打出氣勢,贏個漂亮,讓各隊主選出善戰勇猛者,集結五千精兵……”
“其余士卒分守四城門,適時箭雨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