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頓吃炒飯,是個玩笑,有點冷。
事實上,疤四帶人抵達紐約後,就租下了這間公寓,添置了訓練器材,將公寓做了一個小改動。
美元的購買力是強,但不論房租,水電,還是日常購物,十幾個人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原定計劃里,大廚郭師傅會跟幾名師兄弟,與王導一行人抵達,做先行部隊的專職廚師。
但周無命臨時改變了計劃,目前郭師傅還在香江,暫時未放到紐約這邊。
他已經與老太醫柏松年的幾個徒子徒孫,合義堂的高級財務,還有精挑細選出的按摩技師,準備就位。
一共300名工作人員,周無命已經給他們辦理了中轉材料和簽證,並補辦了技能認證函,
技能認證函將按摩技師歸為︰康復輔助技術人員,中醫徒孫歸為‘傳統理療師,廚師歸為營養調理師...
<國的某些城市,最後匯聚紐約。
<國對技術人員簽證,審核並不嚴格,也變相給即將抵達的300人,創造了便利條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華麟當初在離開香江之前,只跟周無命借了50名按摩技師,幾名財務,加起來也不到80人...
郭師傅沒在紐約,王導,疤四這批人就沒有專職廚師,可偏偏這些人誰都不會做飯,只能每天派人按時出去采買食物。
20多口大肚腩啊,縱然疤四來紐約之前,帶了足夠的美元應急,也抵不住不停的消耗。
這還是王導憑借賭神2小爆,賺了點片酬,才能養得起這些大胃王。
現在李華麟已經抵達紐約,王導在飯局上便聯系了周無命,
合義堂精挑細選的300名技術員,也即將在半個月內陸續抵達紐約,與李華麟匯合。
飯局上,李華麟跟一群表面憨憨,實則每個都手沾無數鮮血的猛人們,邊吃邊聊,給他們安排了接下來的工作。
現在是4月初,李華麟暫時用不到這些人,就讓他們繼續在公寓里待著,該訓練訓練,該出去玩就出去玩,
反正紐約這邊很自由,一群老爺們愛怎麼玩怎麼玩,就算天天泡酒吧去紅燈區,李華麟都養著,但前提是別惹事。
疤四對于李華麟的安排沒什麼異議,他來紐約之前,周無命就交代了,以後李華麟才是他的老大。
如果是幾年前的疤四,他就算反駁周無命,也不會認一個小白臉當老大,
但李華麟作為財神這兩年,他對合義堂的貢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華麟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他的頭腦,早就折服了合義堂的中高層,疤四自然也佩服。
這次來紐約,疤四就準備以後跟著李華麟了,因為他明白,李華麟很會賺錢,但不管他賺多少錢,都有一半是合義堂的!
小酌幾杯,安排了16人接下來的任務,李華麟看著時間,下午4點有一節社會經濟學,他需要去听課,便先行離開了。
公寓內,黃翠芬,方濤,王雁菡三人已經收拾好了房間,采買了部分生活用品,錢包總余額還剩下275美元,5美分...
房間里,三人關了門,聚在一起啃著硬面包,喝著冰涼的牛奶,都在盯著牆上的鐘表。
方濤在面包上涂抹了點黃油,一口面包一口西紅柿啃著,眼中滿是對生活的迷茫。
他在內地都沒受過委屈,到了紐約的第一頓飯,竟然要啃硬面包,這讓他心中多少有些委屈︰
“菡姐,你對華麟最了解了,你說他不能自己吃獨食去了吧,把我們丟在公寓里?”
“樓下的安托萬可是不止一次來敲門了,說晚上要在公寓里搞歡迎party的,我們不能不露面吧。”
指了指屋內角落堆積的食物,又蹙眉道︰“可真參加了party,我們接下來吃什麼啊。”
王雁菡坐在窗邊,小口咀嚼著熱狗,翻看著滿是英文的社會經濟學,聞言看向黃翠芬︰
“一會我們要去听課,回來天都黑了,要不推了吧?”
黃翠芬優雅的喝著咖啡,聞言輕輕搖晃著杯中湯勺,沉吟道︰
“我們要在這里住很久,組織讓我們跟其他國家的學者們保持距離,但外貿系統最重要的渠道是什麼,交流!”
“我的建議是,課要上,安托萬和李智恩的邀請,我們也不能拒...”
“咦,你們都吃上了,那看來我買的食物多余了?”
黃翠芬話說了一半,就听見有人擰動鑰匙,就見李華麟拎著大包小包的食物,推門而入。
方濤見李華麟拎著食物回來的,臉上的頹廢立馬消失不見,撲上來親熱的接過李華麟手中的食物,還給了他一個擁抱。
“喔喔喔。全是華夏菜,你去華夏餐館了?不是說華夏餐館的食物在紐約很貴嗎,有魚有肉,贊啊!”
方濤將食物袋子攤開,將一道道打包的食物放在桌子上,迫不及待的抓了一塊魚肉咀嚼著,隨手將硬面包丟到了垃圾桶。
王雁菡放下了書籍,笑眯眯的湊了過來,已經準備好了筷子,黃翠芬也不再喝咖啡裝優雅,三人就坐在桌子旁大口朵頤。
李華麟瞥著他們狼吞虎咽的模樣,不由無奈的搖了搖頭,從皮包里取出美元,當著他們的面丟給王雁菡1捆。
“這一萬美元,先放你那里,平時留著采買花銷。”
言罷,又從皮包里取出一些散鈔,數了數分成三份丟給黃翠芬三人︰
“每人一千美金零花錢,省著點花,地主家也沒余糧。”
方濤擦了擦手,拿過美鈔數了數,對著李華麟伸出一個大拇指,連忙收進兜里,含糊不清的道︰
“剛剛我們還在商量呢,晚上要不要參加公寓里的歡迎party,你可真是及時雨啊!”
“公寓聚會?”
李華麟坐到了床邊,解開鞋帶脫下皮鞋,換上了舒適的拖鞋,不由挑了挑眉︰
“我剛才上樓時,二樓的房門都關著啊,他們回來了?!”
“早就回來了,好像又離開了吧?”
黃翠芬起身來到桌子旁,取了一份課程表遞給李華麟後,又回到桌子旁繼續吃東西︰
“你出去的這段時間,我去了趟學校,把所有專業的課程表索要了備份。”
“我們是訪美學者,不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學校內所有的課程,我們只能旁听。”
“我們三人的旁听課都已經標注了,你看你要學哪幾門,盡快標注,等一會去學校時,我還要將課表交上去呢。”
“以後,我們就要按照自己選修的課程去听課,其余時間除去參加交流會,也要進行商業素材搜集。”
李華麟翻看著課程表,打量著王雁菡三人的選修課程。
王雁菡選了15門課程旁听,包含了多個專業的跨專業選修,都與經濟學相關。
黃翠芬選了15門課程旁听,同樣包含了多個專業的課程選修,與國際法,和關稅匯率有關。
方濤只選了8門課程,都與運輸和物流相關。
翻看過三人的課程表,李華麟又逐一翻看哥倫比亞大學,67個專業的學士學位課程,
31個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和27個博士研究生學位課程的簡述,蹙了蹙眉。
心中感嘆,不愧是頂尖大學,能從大學一直讀到博士的學校,課程也忒多了點!
示意三人先吃著,李華麟取出鋼筆,斟酌著每個課程,猶豫著該選擇哪些...
國際金融管理,主要針對跨國資本流動和匯率風險管理,
課業,每周要分析三個案例,隨時可能會跟著教授參與客座研討,屬于碩士階段的課程。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老板,這門課程既是入門,也是終點,李華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听懂,但還是畫了圈圈。
<國市場消費行為研究,英格蘭與美國經濟史,國金融與工業史,國際商業交易,國際貿易法,
計算機的物理與應用,計算機編程導論,數據結構與算法,模擬通訊原理,電影與媒體研究導論,劇情片制作實驗室....
反復篩選下,李華麟選定了36門旁听課程,包含了計算機,電影,金融,通信。
“你瘋了吧,36門旁听課程,就算這些課程一周只有一門,你時間也倒不過來啊。”
“市場調研不做了,外貿系統的研討會不開了?”
“天哪,我選了8門,都是減了再減,你竟然選擇36門,我真的是。”
方濤見李華麟選完了課程,便好奇的湊了過來,
當他看到李華麟竟然選擇了36門旁听課程,其中一半的課程還歸屬于研究生和博士生領域時,
只覺得李華麟瘋了,拿前程在開玩笑!
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課程,不說機密也差不多了,你一個訪美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憑啥對你開放!
就算那些教授簽字了,也允許你去旁听了,你听得懂嗎?听不懂去干嘛,浪費時間嗎?!
而且最重要的是,旁听課程雖然沒限制上限,
但人家上面標注了好嘛,訪美學者旁听課程盡量不要超過15門!
明著說明,訪美學者需要優先保證核心課程的參與度,還要定時完成學校安排的課程!
就算你真的去旁听36門課程了,學校也通過了,那麼多課業和論文,你寫的過來?!
黃翠芬吃東西的手一頓,她才選了15門旁听課程,李華麟竟然選了36門?
學霸就可以為所欲為嗎?!屬實有些不要臉了!!!!!
王雁菡啃雞腿,差點咬到舌頭,聞言也想配合方濤吐槽,
但一想到李華麟那變態的過目不忘,又不得不唉聲嘆氣︰
“阿濤,華麟過目不忘,他就不是正常人,我們比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