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染的原話是“你要相信我賺錢的直覺,劉局,讓家人去買一點吧。
希望能提高點您家的生活質量,您可別因為錢的問題再犯了大錯誤。
我會哭死的,我上哪去給自己找個如此靠譜的大靠山去。”
劉局本來要給夏染倒茶呢,一听直接停了,笑罵道“滾蛋吧你,你就一點都不盼我好。”
夏染玩笑似的說道“我說真的呢,劉局,缺錢了您就說。
能合法合理搞錢的渠道和地方多著呢,咱可不興走歪路犯錯誤的,不值當的。”
劉局氣的眉毛都豎了起來“這還用你提醒,你個兔崽子,都敲打到我身上了。”
“哎,我這不是看多了大毛和二毛家的腐敗,還有咱國內的有些事才有所擔憂嘛。
將來因為這個進去的人肯定不少,我希望咱們都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苟到最後苟到老。”
這可是夏染的真心話,目前跟劉局相處配合的無比融洽,她不想換靠山和搭檔。
為了劉局的未來和安全著想,給劉局送點東西她都需要考慮再三的。
不該送的她絕對不送,免得構成行賄受賄罪。
劉局知道夏染是為他好,就是這丫頭未免太敢說了,連他都調侃。
“行,我知道了,你就這麼看好它,好多人好像並不看好它吧。”
夏染“嗨,當大家都覺得一件事能賺錢且大量涌入的時候,紅利早已經被別人吃的差不多了,到了該退場、接近尾聲的時候。
老百姓的感官是有一定的延遲性的,何況這里面還涉及到了信息繭房和信息壁壘的問題。”
“行,我知道了。哦,對了,上面已經給你的公司開通了權限,你可以隨意去兌換美元。”
“真是個好消息,我就等這個呢。”
——
再說桂娘這邊,其實桂娘壓根就沒搞懂這個認購證它是干嘛用的。
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更不知道它該怎麼賺錢。
基于對夏染的信任就稀里糊涂買了,因為她信夏染不會害她。
而老二建民是這幾人里多少懂一點的,這個懂還是夏染特意給了他幾張報紙看著惡補的知識。
七月份的時候滬市出了份報紙,專講股票和證券行情的。
好多外地的股民就靠它了解市場行情走向。
這兩人出了交易廳後也沒敢隨便停留,直接叫了車回家了。
畢竟這是他們兩家的全部身家,可馬虎不得。
再來說說認購證的由來。
話說自從去年12月上交所成立以來,滬指一路上揚,最高單日指數漲幅高達105。
開盤上市的那八支股除了極個別的沒咋動之外,其他的幾股簡直要漲到天上去。
擁有股票就是擁有財富,導致股票朝著有價無市,無人出售的境地發展。
從而導致證券市場嚴重失衡。
于是發行新股,進行市場擴容就變得非常必要和迫在眉睫。
上個月也就是12月8號的時候,浦東大眾新股發行。
提前兩天就有人在虹口、江灣、七寶等體育場排隊搶購。
為了能成功搶到股票,搶到這波財富。好多人都徹底瘋了。
于是就有了江灣體育場鐵門被推倒,有人因此受傷被踩踏的事件。
後來上面的人一看,這不行啊,民眾太瘋狂了,太危險了。
琢磨來琢磨去,他們想了個絕佳的好辦法,那就是發行股票認購證。
憑認購證搖號來購買股票。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認購證的價格定的太便宜的話,認購的人還是人山人海,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若價格定的太高吧,怕大家不買,股票反倒賣不出去,砸自己手里。
最後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以及大眾的心理預期,把價格確定為30元一份。
大家可以憑認購證在未來的一年時間里參與4次搖號。
預計會發行10多支股票。
而這款“股票認購證”印制得極其精美,有點像郵票中的小本票,封面燙金。
封底印著“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字樣。
內有一式四聯無需復寫紙、可以直接復印的憑證。
印制的時候采用專業防偽技術印制。
紙張選用證券專用紙,這個也是當下最先進的技術了。
首次發行采用無限量發行方式,市場能吃進多少,它們就發行多少,無確切上限。
打算通過價格來調控老百姓的購入量。
畢竟當下的30塊錢不是個小數字,是好多人1\3的月工資,不是誰都能玩的起的。
算是無形中提高了準入門檻,也篩選掉了不少人。
在說明欄里,還特意寫明股票認購證,不是股票,而是可以買股票的憑證
並注明,1992年度全年的股票發行就靠這本股票認購證搖號。
認購證發行所得的資金將全部捐給滬市的福利事業。
有些老百姓听懂了一半,一听這錢要捐給福利事業。
還以為這錢就是捐出去搞慈善的,更加不敢買了。
再說夏染這邊,她自然沒忘了提醒陳瑾和她的家人。
以及明姨、王軍、李懷民、美娟他們。
反正都是賺錢,誰賺不是賺呢。
他們最後買不買的就不是自己該關心的了,反正已經提醒到了。
好在這些人都買了些,只是有人買的多有人買的少。
陳瑾就是那個買的多的,因為她已經嘗到了甜頭。
接下來的幾天,夏染把滬市的這幾個購買點,采取換一地打一槍的策略。
一個地方買了一萬本認購證,都是整箱整箱往回搬的。
夏染的這一操作在第三天的時候就引起了上面人的注意和重視。
還特意查了下夏染,發現這人是真有錢,而且錢的來源也合法就扔下不管了。
反正上面也沒規定不能大額購買。
相反的有了夏染這條鯰魚的進入,遇冷的市場漸漸的也熱了起來。
其實私底下偷著買的人不少,不過這些人都比較雞賊。
自己偷偷往進大量囤的同時,還故意散布謠言,說這東西不值得購買,是純騙人的東西。
畢竟買的人越少,中標率越高。
最後夏染在這上面整整花出去了2.4億,把幾家銀行的心給勾的七上八下的。
這進進出出的量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