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沒有落實到實際層面和有蓋章簽字的紙面上,凡事就靠一張嘴空口白牙許諾的,全部當做“畫大餅”對待。
婚姻起碼還有國家發的證呢,還不是小三小四和私生子一大堆。何況別人隨口應承的東西呢,听听就好,至于要不要信,再議。
有好多男的明目張膽的咨詢律師,他該如何合法合理的通過房子這個媒介轉移婚後財產。
甚至有咨詢他該如何操作,能讓自己的另一半負債累累的被他掃地出門的,而這有個前提是這個當事人還出軌了,婚外有家了。
都說最毒婦人心,可男人狠起來根本沒女人什麼事,甚至可以六親不認的。
最有意思的是新婚姻法的最新解釋里,嫁妝算贈與,彩禮不算。
哪怕結了婚,離婚的時候還能退彩禮,卻退不了嫁妝。
因為嫁妝被認定為老丈人一家對這一對新人的贈與,彩禮不是。
說嫁妝無附加條件,是父母出于對孩子的愛給予的補貼。
而彩禮是有附加條件的,它不光以“結婚”為前提,還看你婚姻持續了多久來決定,這個彩禮要不要退的問題和退多少的問題。
當然這些被父母賣高價的姑娘們,該反抗的要反抗,爭取把彩禮搞到自己手里,賣自己的錢就該自己拿著,誰要也別給。
這錢就是你和你孩子未來的保障,說不定在某些關鍵時刻能起到大用呢。
自己保命的東西,可不能隨便給別人。
至于父母和兄弟,不論他們說的有多冠冕堂皇和好听,或者把他們的日子形容的有多艱難,別听別信別進耳。
他們過的好與壞,可能與你有點關系,但關系不大。誰的責任誰來擔,可千萬別搞錯位了。
可以等父母老了時出錢養老的這個無上限,但有最低執行標準,具體出多少,看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個人意願)。
父母用100分對兒女,兒女回以100分的孝心;父母用60分對兒女,兒女回60分就好;父母以20分的狀態對兒女,回以20分就好。
不需要多,當心軟時,覺得父母也不容易的時候,多想想自己一路走來容易不容易?
可有人心疼過你?在乎過你?
多想想他們是否也如你惦記他們般惦記著你?
若沒有,請放下自己的心軟和不忍心。想想,他們都能不管你們死活,你們干嘛要管他們過的好不好。
父母與子女親緣一場,無非就是你養我長大,用心托舉了我。
我養你老,為你養老送終,伺候你離世,完成這一人生旅程。
夏染覺得這玩意就該如銀行存款,存多少取多少。
而不是發了你張已經全額透支的高額信用卡,讓你不停的往里面還款,而人家在另一端若無其事的不停的盜刷,還越刷欠款越多,甚至到了你永遠還不起的、還不清的地步。
這是標準的盜賊和耍流氓的相結合模式。
最後,夏染留了豆豆母子吃晚飯,還是強留的。
李青春拒絕了,說她來之前吃過了,真假不知,但還是被夏染給強留了下來。
根據老家那邊的傳統,客人上門了,你不招待一下,是件非常失禮的事。
夏染偷偷從空間拿了些筋頭巴腦和幾根豬肋排出來,稍微的熱了熱,清蒸了條魚,主食就是夏染炸的油餅。
“嘗嘗吧,看能不能吃習慣,這是我老家過年期間招待客人的習俗。”夏染用公筷,給這娘倆一人夾了塊大骨頭到她們自己的空碗里。
“好好好,我自己吃,自己吃,已經非常豐盛了。”
用肉骨頭招待親戚,也是西北那邊的習慣,那邊的人們會在年前,把一整頭豬的所有骨頭包括豬腿和各種內髒等分批全部煮熟。
等來親戚的時候,從缸里或者大盆里撈幾根出來,放在肉湯里再熱一熱就可以上桌吃了。
一般從初四就開始斷斷續續的走親戚,有些是從初二這天正式開始的,每個村子還不一樣。
大多數從初四開始,是因為初三這日晚上,需要把年三十這天請回家過年的各位老祖宗們給歡送走。
才表示這個年算是徹底過完了,才能開始正式走親戚。
有些地方是初二這日就把祖先們給送走了,所以從初二開始,已經有外嫁的姑娘會選擇在這一日回娘家,順便送送祖先們。
因為送走時會燒大量的紙錢,希望祖先們在未來的日子里不缺錢花,這也是當地人的美好祝願。
先撇過祖先們能不能真的花到這些錢吧,就這邊的人的這些做法還是特別贊的和值得推廣的。
忘了听誰說過一句話,死亡不是一個人的終結,被遺忘才是。
能被後世祖孫們每年請回家跟著一起過大年,甚至連吃帶拿的,這麼一想,好像死亡也沒有那麼可怕。
下面都是自己的熟人,怕什麼?
請祖先跟後人們一起過大年這個活動,也是這里的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每年都如此,這也是這塊土地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過年的這幾天因為有祖宗在家,所以桌子中堂前的香是晝夜不斷的,蠟燭也是需要晝夜都燃的。
正式的祭拜是一日三次,分早中晚,每次都是用香、表、紙錢、香酒茶這幾樣祭奠,而且是需要作揖磕頭的。
在這幾天內家里的飯熟了,人是不能先吃的,必須把第一碗飯先供給桌子的中堂前,等祖先們用完之後人才能吃。
算是對先人們的一種思念和緬懷吧。
當然,給祖先們供飯的時候是不能忘了灶王爺的,有些地方還得供土神,這個看習俗和傳承。
像初四這天,家族大點的,親戚多點的,一天甚至能招待十幾波客人,不若提前把肉煮好,等客人上門了再開始做,那就黃花菜都等涼了。
要說,西北那地方在這個方面特別的講究,也特別的認死理,哪怕家里在窮,親戚來了一定會拿出家里最好的東西招待的。
有種窮舍得的那感覺。
那地方講究一個來者是客,哪怕你是陌生人,來家里打听點其他事。
該端吃的端吃的,該上茶的上茶,一點也不含糊,也不存在舍不得,好像是種傳統與習慣,祖祖輩輩就是這麼傳下來的。
喜歡黑蓮花穿成重生者後,徹底癲了請大家收藏︰()黑蓮花穿成重生者後,徹底癲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