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這件事情便算是了了,但眾人也並不著急走,反而是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慶修,似乎是在等什麼。
“各位還有什麼事嗎?”
慶修故意揣著明白裝糊涂,知道他們在等什麼但偏偏就是不提。
還是一個年齡較小的富戶按捺不住,他率先開口︰“慶國公,兗州那邊的漕運……”
“哦,我差點忘了這事!”
慶修當場一拍腦袋,“兗州漕運那邊只是因為上游修河道,我這些時日派人探查了一下,河道已經整修完畢,應該最近這兩日就能恢復漕運了。”
“多謝慶國公!”
得了慶修的承諾,他當場松了口氣,知道這是慶修放過他了!
馬步山剛要開口請求,慶修卻主動和他提道︰“老馬,你那邊的事,其實我最近這幾日一直有惦記。”
馬步山趕緊道︰“承蒙慶國公記掛!”
“其實這事說起來倒是疑點頗多,就算你家中有人偷盜調兵印,這東西對你們也是毫無作用啊,我親自書寫信函一封,命令當地官府抓緊調查,抓的人該放就放!”
如此,馬步山心里的一塊大石也終于是落地了。
雖然拿了不少白銀,就當是破財免災!
慶修一一許諾過後,這些人才終于安心離去,並且打算回到住處後馬上收拾東西回家。
慶修也並沒有讓這些人質押什麼東西,只要這些人敢反悔,大不了自己繼續捏著他們的痛處即可。
“陳如松,這次事情辦的不賴。”
慶修笑道,“不過那馬步山,你直接派人拿了軍中的調兵印藏到他家,這一招恐怕是有些太過了吧,我只是讓他們交出白銀,沒打算逼著他們家破人亡。”
陳如松卻道︰“在下並不以為此事辦得有任何不妥。”
“怎麼說?”
“那老家伙老奸巨猾,從隋末時期就沒少搞火中取栗的生意,不用夠狠的手段很難讓他害怕。”
這點著實讓慶修意外,他還真是沒想到,現如今的陳如松手段當真是越來越狠了,而且完全不留情面啊。
不過這也正好,倒是讓慶修以後更放心把這類的差事交給他去辦了!
……
幾日之後。
各地方富戶突然開竅,紛紛對朝廷上書表示,願意拿出白銀來支持朝廷做推廣紙幣的準備金。
並且這些聯名上書的富戶還表示,朝廷若有需要可以隨時差遣驅使,別說是白銀,縱然是要了他們全部家產也是理所應當。
這便是有點用力過猛了,李二直接下書告知,表示朝廷絕對不會平白無故抽取他們的資產,並且今日之事朝廷必會記在心上,絕對不會讓他們白白付出。
當然了,從這些人決定把白銀變現物資走人開始,他們就和朝廷沒有半點關聯了,說來說去都是客套話。
早朝上李二略做統計,發現這些人聯動地方一些規模較小的富戶一同上交的白銀統計起來,竟然能有將近兩千多兩白銀!
再加上之前朝廷內的官員零零散散拿出或支援一些的,總共計算起來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較大範圍推廣紙幣。
朝廷這邊的準備金倒是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要看慶修如何制造出能夠用于流通推廣的紙幣。
“這次籌措白銀,慶國公功勞最大,能說服地方富戶把這麼多的白銀都拿出來,著實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
李二在朝堂上毫不吝惜夸獎,滿朝官員們也是著實好久沒有看到李二如此開心。
盡管群臣不知道慶修是用什麼方法讓那些人乖乖的把白銀吐出來。
但是以他們對慶修的了解,還有這幫人一毛不拔的吝嗇程度,可以想象慶修一定是用了點不太方便直接說出來的手段的。
不過這也無傷大雅,事情能辦成便比什麼都強。
至于那幫富戶,他們賺的錢也夠多了,受點委屈不算什麼,更何況朝廷還有相對應的補補。
“除此之外,朕還得著重點名一下越國公,竟然主動將家中的八成白銀拿出來,上繳朝廷,而且還不需兌換物資!”
李二又當庭點出了尉遲敬德,這也是他時隔許久以後再一次被李二當眾點出來。
只是上一次並沒有那麼光彩,恰好就是他被貶為越國公的時候。
時隔這麼久,尉遲敬德心里也是頗為感慨,看來自己拿出那麼多白銀,還真選對了!
哪怕是最後朝廷發行紙幣不成,只要辦了這事兒讓李二銘記在心也絕對值得,說不定什麼時候他還能再次回歸吳國公的公爵頭餃。
“陛下言重了,為人臣子本就應該為朝廷盡心盡力分憂,更何況微臣能有今日也仰賴朝廷器重!”
“自此以後只要陛下一聲令下,臣肝腦涂地也自是在所不惜……”
尉遲敬德一時間沒管住嘴,連珠炮一般開啟演講。
最初李二還能耐著性子听下去,而後才發現不對勁。
這老小子顯然是太想給自己留下一個深刻印象了,說起來這張嘴就不停,直到最後李二不得不親自示意他閉嘴,尉遲敬德這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來。
“慶國公,這邊準備金若是籌集的差不多,不知你的紙幣可否能……”
不等李二把話說完,慶修直接從懷里取出一個信封,示意王德貴轉交給李二。
這段時間慶修雖然忙著籌措白銀,但他也沒忘記改進紙幣工藝。
紙幣除了不可替代性、無法仿制、不容易破壞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無法忽視。
那就是成本一定要低廉 。
如果是面額較低的也就罷了,可若是能對標百錢、一貫錢或一兩銀子的紙幣,成本還是居高不下,甚至還擺脫不了白銀做原材料,那推廣紙幣便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了。
為此慶修特地把之前從關中或者中原搜尋到的一些工匠全部都召集來,如此忙碌許久總算是將紙幣再度改進。
而這一次就是準備當做發型的母版,不做更改,上面連對應的金額都印刷完畢。
李二拆開信封一看,這里面的幣種金額從最低的十錢,五十錢,到金額較大的五百錢甚至是千貫錢,都已經完成制作。
紙幣的材料摸上去仍然是似布似紙,質地捉摸不透,而且在紙幣的面上還用小篆寫著“唐”作為印記符號,同時還有幾道顏色較為鮮艷的紋路和圖案作為防偽標志。
一眼看過去,整張紙幣著實是像一個完備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