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第415章 皇權即將下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本章︰第415章 皇權即將下鄉

    相較于王小武他們那一路波折不斷的行程。

    東廠的隊伍行進得確實較為順遂。

    在東廠隊伍向東進發的途中。

    同樣遭遇了諸多阻礙,有敵人的暗中窺視、馬賊的覬覦,甚至還有狼群的威脅。

    只是東廠的那支隊伍,憑借著長期在情報工作中鍛煉出的敏銳洞察力與高超的應變能力,巧妙地避開了敵人。

    那些企圖打劫的馬賊,在東廠眾人面前,無疑是以卵擊石。

    至于對付馬賊,那只是小菜一碟。

    而他們遇到的狼群,相較王小武他們所遭遇的大型狼群,數量上要少了許多。

    因此他們路上遇到的狼群,並沒有對他們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起初的路程因地勢復雜、氣候惡劣,行進頗為艱難。

    但當他們抵達鄂畢河流域時,情況便立刻大為改觀。

    北方的冬天實在太過寒冷,河面已然結了厚厚的冰層。

    所以沙皇俄國境內最長的鄂畢,河宛如一條天然的平坦大道,極大地方便了他們的行程。

    即便途經鄂畢河流域一些駐扎著敵軍的重要城鎮,東廠隊伍也不慌不忙,靈活地選擇繞路而行,巧妙避開了與敵軍的正面沖突。

    就這樣,他們沿著結冰的河面,順順利利地來到了靠近大草原的區域。

    隨後才登陸上岸,向東踏入了廣袤無垠的大草原。

    而耿仲明和孔有德所率領的部隊,恰好就駐扎在這片大草原的邊緣地帶。

    一旦與大部隊會合,東廠隊伍便如同找到了堅實的後盾,安全便有了保障。

    只是在返回京城的途中,他們稍顯麻煩一些。

    大草原上尚未鋪設鐵路,交通沒有那麼方便。

    所以東廠和錦衣衛的兩支隊伍,一支前期行程較快,後半程因交通不便而放慢速度。

    另一支隊伍則恰恰相反。

    盡管兩支隊伍所走路線不同,經歷各異,但殊途同歸,最終都順利回歸大明。

    成功的將重要情報帶了回來……

    ……

    此時的朱慈霃。

    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明的內部建設之中。

    他深知科技研發與軍工制造對于國家強盛的重要性。

    因此在這兩方面傾注了大量的精力。

    與此同時,他也從聊城附近南台村發生的事情當中,吸取了深刻教訓。

    此前發生的有人侵吞老兵撫恤金,以及冒名頂替忠烈之士後代享受朝廷優待政策的事件。

    讓他意識到皇權在基層的薄弱。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朱慈霃決定在大明綜合學府開辦一個特殊的培訓班。

    培訓班的學員均為受傷退役的老兵。

    自朱慈霃登基以來,大明朝廷就一直戰事不斷。

    基本上每年都要打上一兩場大仗。

    雖說明朝大軍每戰皆捷,且極少出現大規模的兵力損耗。

    但長年累月的征戰,還是仍導致了不少老兵因傷退役。

    朱慈霃從中精心挑選出3000名老兵,將他們全部安排至大明綜合學府接受培訓。

    待這些老兵培訓合格後,他們將會被派往各地鄉鎮任職。

    朱慈霃此舉,意在打破自古“皇權不下鄉”的困境。

    按照明朝現有的行政構架,官員只設置到縣一級。

    縣級行政單位下轄的鄉鎮,只有諸如甲長、里長之類的職位,那嚴格意義上都不算官員,只能稱之吏。

    而能夠在鄉鎮擔任此類職位的人,要麼是稱霸一方的豪強,要麼背後有強大的宗族勢力支撐。

    就像上次侵吞撫恤金的事情。

    後面在各地排查了一遍,同樣的事情又發現了幾十起。

    所有相關的人員都受到了從重從嚴處理,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不是處理完了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要怎麼防微杜漸?

    那些事情正是地方宗族勢力,與基層小吏相互勾結,狼狽為奸,才得以欺上瞞下,肆意魚肉鄉里,將侵吞撫恤金、冒名頂替等惡行瞞得密不透風。

    朱慈霃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

    他對後世的鄉鎮行政構架略知一二。

    此前他便有改革之意,只是一直苦于精力有限,且缺乏合適又可靠的人手。

    如今他將受傷退役但傷殘程度並不嚴重的老兵抽調出來,可謂一舉兩得。

    這些老兵上過戰場,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在部隊中接受過嚴格訓練,自身具備良好的紀律性與服從性。

    退役之後曹婷也有津貼發給他們,但是畢竟不是太多,而讓他們可以出來繼續發揮余熱。

    不僅可以給老兵們增加收入,改善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

    又可以加強對地方最基層的掌控。

    所以將他們召集起來進行培訓後,以後下放到地方任職,主要負責監察各項事務。

    至于如何處理基層的繁雜事務,怎樣將朝廷政策切實落實到最底層?

    光靠理論教導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他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學習。

    這些老兵中的佼佼者,日後有望成為各地的甲長、里長,甚至進入縣城擔任典吏等職位。

    這第一批培訓出來的老兵,朱慈霃計劃主要安置在中原和江南地區,讓他們成為皇權下鄉的先鋒力量。

    下一步,他便打算在鄉鎮設立專門的常駐捕快隊伍,類似于後世的派出所。

    不適用將強力執法部門的觸角延伸至各地的鄉鎮,進而逐步搭建起完善的鄉鎮級行政機構。

    朱慈霃深知廣大鄉村地區,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至關重要。

    朝廷對鄉村地區的控制力亟待加強。

    盡管推行此事遭遇了一些阻力,但他態度堅決,強力推進。

    他堅信只要穩住廣大鄉村地區,大明朝廷便不會出現大的亂子,因而此事勢在必行。

    就在朱慈霃專注于搞內部建設,努力夯實大明根基,同時推動軍事技術不斷突破,為未來大戰籌備更先進武器裝備之時。

    從沙皇俄國傳回來的消息,讓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看完情報的那一刻,朱慈霃可以百分之百地確定。

    真的有未知的變數出現……

    喜歡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方便以後閱讀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第415章 皇權即將下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第415章 皇權即將下鄉並對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