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朝堂上的這些大臣。
對于朱慈霃的戰略構想,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的。
將來大明朝廷的各個兵團。
真的照著萬歷坤輿萬國全圖去征服世界的話,無數的武將在此過程中可以立下巨大的功勞。
那麼將來的大明朝廷,只怕光是國公級別的勛貴就得有好幾十位。
封侯的人只怕得有一兩百,而伯爵的話那就更多了。
光是那些勛貴每年的俸祿,那加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那麼多世襲罔替的勛貴,大明朝廷能夠養得起嗎?
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不患寡而患不均。
最重要的是文官根本沒機會封爵,天大的好處根本輪不到他們。
看著別人獲得好處,而他們卻只能干看著,文官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這些文官當然要反對了。
雙方唇槍舌劍的爭論了一會兒。
內閣首輔範景文說道︰“陛下,按照規矩是非軍功不能封爵。而現在立下功勞的將士已經夠多了,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將士立下更多的功勞。到時候得封多少爵位啊?
所以老臣建議大部分人封流爵,除了之前已經封賞的爵位之外,其他人以後非開疆拓土之功,不可再封世襲罔替的爵位。否則大明的國土再廣袤,也養不起那麼多的勛貴啊!”
李邦華︰“範大人言之有理,請陛下明察。”
孟兆祥︰“首輔大人剛才之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策,否則大明江山危矣!”
王家彥︰“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封爵之事當慎重以待之。”
戶部尚書凌義渠說道︰“陛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自然明白在中興盛世之時,朝廷的財政狀況會很富裕,自然能夠承擔得起各項開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不斷的增長,朝廷的財政收入或許也會有所增長,可各項開銷的增長只會更快,人多了事務自然也就多了,到時需要支出的錢糧卻會越來越多,此非天下之福啊!”
馬世奇︰“剛才幾位大人言之有理,請陛下定奪。”
禮部尚書吳麟征︰“臣附議。”
許直︰“臣附議……”
面對文官的集體阻撓。
其他的大將都帶兵在外,此時的朝堂上只有孫傳庭和張世澤兩人,勛貴一方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並且這些文官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繼續跟他們拉扯的話,十有八九是說不過這些文官的。
張世澤干脆換個角度說道︰“啟稟陛下,將士們在前線跟敵人拼命,有過當罰有功就該賞,否則會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孫傳庭︰“各位大人,在陛下登基之前的衛所官兵,那個時候是個什麼樣子,現在又是什麼樣子?想必各位大人都是很清楚的。
現在大明已有中興之兆,前所未有的輝煌盛世即將到來,此乃萬世不朽之功業,各位千萬不能在此時自廢武功啊!”
李邦華鄭重的說道︰“英國公和孫尚書言重了,我們並不是反對封爵,只是要把封爵的條件得細化一下而已。且除了此事之外,更不會苛待其他的將士。”
吳麟征︰“剛才陛下拿出來的方案,英國公和孫尚書也都是看到了的,我們對此並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將士們依照軍功該授田的授權,該獎的獎賞,該升職的就升職,這何來自廢武功之言?”
範景文︰“臣等之所言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請陛下明鑒。”
其他人也跟著齊聲喊道︰“請陛下明鑒……”
朱慈霃︰“既然大家對此事頗有爭議,那麼此事過後再議,各位愛卿就先商議一番,拿出一個方案出來再繼續討論。”
听到朱慈霃終于松口了。
看這意思是已經初步認可了非開疆拓土之功,不封世襲罔替之爵位的建議。
那些文官趕緊大聲的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喜歡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