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第252章 大軍到達嘉峪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本章︰第252章 大軍到達嘉峪關

    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話一點不假。

    李定國他們要從四川出發,向西征戰,其難度可想而知。

    且李定國所部的行軍路程,相較于第十兵團的衛時春要遠上許多。

    不僅路途遙遠,那蜀道更是崎嶇險峻,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地勢復雜多變,處處暗藏艱險。

    孫傳庭深知其中的艱難,故而才有此一問。

    朱慈霃目光堅定的說道︰“李定國他們剛剛歸順朝廷不久,目前其他地方暫時並無戰事,讓他們隨軍西征,在戰場上歷練一番,也算是以戰代練。

    既能提升他們的實戰能力,又能增進對朝廷軍隊作戰模式的熟悉程度,可謂一舉兩得。”

    孫傳廷趕忙躬身稱贊︰“陛下聖明。”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跟著齊聲喊道︰“陛下聖明……”

    朱慈霃微微點頭,說道︰“既然各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大家務必迅速將各項事宜落實到位,切莫耽誤了西征大軍的作戰行動。”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大臣們齊聲應道,隨後趕忙各自奔赴崗位,忙著執行皇帝的命令。

    朱慈霃則獨自留在御書房。

    仔細回想自己安排的這一切,反復審視,看是否還有什麼遺漏之處?

    朱慈霃之所以調李定國出戰。

    實在是看中了他在戰場上展現出的卓越才能。

    李定國足智多謀,每臨戰事,總能冷靜分析局勢,想出奇謀妙計,令敵人防不勝防。

    同時他又勇猛無畏,沖鋒陷陣時身先士卒,宛如戰神下凡,總是讓麾下將士們士氣大振。

    而衛時春雖能力相對普通,獨當一面的能力相對不足。

    但第十兵團駐扎之地距離敵人侵犯的邊境最近,且其麾下有不少蒙古僕從軍。

    此次犯邊的東察合台汗國,作戰風格與蒙古人相近,讓熟悉蒙古戰術的蒙古僕從軍去應對,或許能更得心應手。

    因此,朱慈霃才決定首先派第十兵團出戰。

    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又將李定國派過去,為這場戰役加上一道堅實的保險。

    朱慈霃思索良久,覺得大致部署並無大的問題。

    眼下也只能等待後續的消息傳來了……

    ……

    宣武伯衛時春長期駐扎在銀川。

    作為一方將領,他深知了解駐地周邊情況的重要性。

    當初他們入駐銀川地區後,便對當地進行了全面清理。

    經過一番征戰,漠南蒙古的勢力,要麼被明軍殲滅,要麼倉皇逃竄,剩下的蒙古部族,也都紛紛歸順了朝廷。

    如今明朝大軍更是一路勢如破竹,殺到了烏蘭巴托。

    而烏蘭巴托此時屬于喀爾喀蒙古汗國。無論是漠南蒙古,還是喀爾喀蒙古汗國,在明朝大軍的強大攻勢下,都只能望風而逃。

    所以衛時春他們駐扎在此,北方已無後顧之憂。

    而而唯一有可能構成威脅的,便是西邊的敵人了。

    因此,當東察合台汗國出兵犯境的消息傳來,衛時春第一時間便知曉了。

    若是換做以前的大明朝廷,衛時春遇到這種情況,大概率會按兵不動,只需將消息如實匯報上去即可。

    畢竟帶著那些戰斗力堪憂的明軍貿然出城迎敵,實在太過危險,躲在城里才是最穩妥的選擇。

    但如今時代已然不同。

    天武皇帝朱慈霃雷厲風行,治軍極嚴,各大兵團的戰斗力早已今非昔比。

    衛時春心里很清楚。

    要是自己敢按兵不動的話,朱慈霃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更何況如今的明朝大軍,經過一系列改革與訓練,戰斗力強得驚人。

    于是乎。

    衛時春在收到敵人犯邊的消息後。

    當機立斷,立刻點齊三萬精銳明軍,還有三萬蒙古僕從軍出戰。

    同時派人通知周邊距離較近的蒙古部族,讓他們大舉出兵相助。

    隨後他又迅速將情況上奏朝廷。

    只是他的奏折傳遞速度,遠不及錦衣衛傳遞消息的速度快。

    所以,當衛時春收到錦衣衛傳來的消息時,他已然帶領著三萬精銳和三萬僕從軍,抵達了酒泉地區,距離前線已然不遠。

    而蒙古諸部對衛時春的號召紛紛響應,各個部落出動的蒙古騎兵竟有八九萬之多。

    如此一來。

    集結的兵力加起來已經達到了十四五萬,這可比朝廷最初要求出動的兵力多了不少。

    衛時春心中不禁思索,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必要派李定國過來嗎?

    衛時春相信天武皇帝朱慈霃收到他的奏折,了解到最新的兵力情況後,肯定會有新的命令下達的。

    所以,他並未停下腳步,而是帶領著大軍繼續向西挺進。

    事實上和他猜測的一樣。

    朱慈霃收到衛時春的奏折之後。

    沒有對出戰的兵力作出調整,而是以實際為準。

    並且又下達了新的旨意。

    兩天之後,朝廷下達的正式命令傳來。

    又過了兩天,衛時春收到了朱慈霃的最新旨意︰“殲敵為主,穩扎穩打,不可冒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時春看著這短短十二個字,眉頭微微皺起。此時,他已經帶著大軍來到了嘉峪關。

    敵人並未攻破嘉峪關,只是在嘉峪關西邊大肆劫掠了一番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按照嘉峪關將士提供的消息,敵人的大軍似乎是向北而去了。

    可如今連敵人的大部隊究竟去了哪里都不清楚,又該如何殲滅敵人呢?

    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了嘉峪關,總不能就這樣溜達一圈就回去吧?

    偏偏天武皇帝朱慈霃的最新旨意,明確要求他不可冒進。這著實讓衛時春有些左右為難。

    原先的大明朝廷日漸積弱。

    對嘉峪關以西的地區完全失去了掌控力。

    在天武皇帝朱慈霃登基之後,也沒有管過嘉峪關這邊的官兵。

    不過駐扎在這邊的將士們,卻盡職盡責的一直守著嘉峪關。

    反正以前也基本上沒人管他們,想要糧怕那也是基本上只能在夢里想一想。

    所以對于那些官兵來說,其實區別並不大。

    到了朝廷大軍第1次四處出擊的時候。

    衛時村和黃得功等人率領著大軍。

    向西一路拿下了宣府大同,西安和銀川里蘭州等地。

    嘉峪關這邊才變成了朝廷的實際控制區。

    衛時春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駐扎在銀川。

    大明朝廷的勢力範圍才開始慢慢的向西擴展。

    已經從嘉峪關擴展到了玉門附近。

    而敵人這一次劫掠的地區,就是玉門到嘉峪關這一片。

    衛時春畢竟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

    把情況給仔細梳理了一遍之後。

    他很快便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定能將敵人的大部隊給逼出來。

    屆時便有機會想辦法殲滅敵人了。

    衛時春有了辦法之後。

    立刻召集將領們議事……

    喜歡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方便以後閱讀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第252章 大軍到達嘉峪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第252章 大軍到達嘉峪關並對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