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衛文 成了首相,但軍部顯然根本不相信他。
軍部以“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度,通過陸軍大臣杉山元,還有海軍大臣米內光政來插手內閣事務。
這相當于用手掐住了近衛文 的脖子。
這使得近衛常常和天皇抱怨,說他“像個聾子,也像個瞎子”。
近衛內閣組建,也意味著日本內部政壇的動蕩暫時結束。
各方達到了一個所謂的“平衡”。
由此,影響世界格局,為華夏人民帶來最大苦難的日子來臨。
1937年7月7日,日軍先是提出無理要求,隨後借機徹底對華宣戰。
盧溝橋,宛平城...戰火彌漫。
可笑的是,近衛當初也是奉行“不直接開戰”的策略,如今組建內閣還不到一個月,面對日本對華的全面侵略,他卻並無半點阻止。
反而是默許,甚至鼓勵。
在日本內部沒有矛盾的情況下,侵華戰爭開始的無比順利。
7月11日,近衛內閣同意增兵,後立刻動員國內三個師團赴華。
18日,一個讓陳立終于放心下來的急電到了日本。
原來就在昨天的17日,在經過輿論壓力、以及形勢判斷後的金陵小可愛,終于在廬山發表講話。
從此刻開始,華夏民族暫時放棄內斗,開始全面抗戰。
七月,日本徹底在佔領北平和津門後,立刻利用華北事變積攢的優勢控制了整個華北地區。
八月十三日,日軍開始全面進攻滬上。
與此同時,終于反應過來的國民政府,調集70萬軍隊奮力抵抗。
這便是代表著華夏與日本開啟全面拉鋸戰的“淞滬會戰”。
這一場戰爭,足足持續了三個月之久。
但無奈,武器、戰術素養、軍心都劣勢的情況下,淞滬會戰雖然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粉碎日本“三個月滅亡華夏”的狂言。
但戰術上,華夏卻還是敗了,滬上失守,成為淪陷區。
中國軍隊超過30萬的傷亡實在是觸目驚心,這一仗,也徹底讓華夏民族意識到了“再不反抗,就要滅亡”。
與此同時,遠在本土,每天忙到掉頭發的陳立卻顧不上為死去的華夏英雄們哀悼,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很快,又一封急電被送到戴老板手中,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三次電文。
【滬上戰役讓日本方面憤怒,他們大有氣急敗壞之趨勢,以我推測,金陵危矣,日寇殘暴無人性,請速速組織民眾撤離!——刺刀】
其實在這之前,陳立已經發了兩條電報回去,無不是在警告金陵政府。
但這種情報,不是說陳立著急,小可愛和那幫官員就會听。
直到這時,戴老板看著手中的急電,終于覺得刺刀可能是說真的了。
遠在日本本土的陳立擔心無比。
他知道歷史上金陵的慘案,他很想阻止,甚至恨不得現在就回國一趟。
但太難了。
一個多月後,也就在十二月,在陳立的強烈要求下,戴老板還是給他回了信。
【政府已轉移,我等正在盡力保存力量】
就這一行字,陳立閉上了眼楮,他知道,恐怕那慘案還是發生了。
他是把情報傳回去了,可就樂觀的講,金陵政府相信了又有多大效果呢?
那些達官顯貴,他們有錢有門路,可以坐船去安全的地方。
但剩下那些百姓呢?
他們怎麼跑啊??
華北全面淪陷,滬上也淪陷,四面危機,讓他們靠著一雙腿往哪里跑?
隨後兩日,紅黨給他送來情報更是揪心。
紅黨有他們在華北和東北活動的商會支持,目前還有些錢,他們在陳立提前提醒的情況下,也組織了民眾撤離。
但有個不好的消息。
金陵政府似乎早就有了遷都的想法,就在滬上淪陷沒多久,金陵政府就在金陵城內強行征調了大多數車輛,船只。
不用想都知道這是為了政府跑路。
可國民政府做的這些卻帶來了連鎖反應,金陵城物價飆升,秩序崩塌,本來就跑不了的民眾,這下更加沒了門路。
船票,車票都漲價漲到根本買不起,而且就算傾家蕩產買到一張,後面也還得找關系,找路子才能走。
各種途徑是漫天要價。
金陵徹底亂了。
換來的就是大部分人根本沒得跑,只能被迫留下。
這是在金陵淪陷前紅黨送出來的情報,之後就無法與城內取得聯系了。
整整一晚上陳立都沒睡,單人宿舍里的桌子已經被他踢翻在地,煙頭更是塞滿了地上的煙灰缸。
他很清楚紅黨傳來的情報內容,代表著金陵會發生什麼。
日寇的殘暴,金陵政府的無能,官員腐敗...
有時候,知道了比不知道更痛苦。
早晨,陳立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揉了揉滿是血絲的眼楮,將渾身殺氣收斂。
他還得盡快完成學業回去,等他回去,等著他!
下次他回去可就有權力了,到時候讓這幫畜牲死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時間來到三九年初。
藤原公館。
已經三歲多的藤原光復已經開始了記事,正在花園里被藤原英子帶著蕩秋千。
陳立緩步走到花園,如今的他,已經22歲,等過了年就23歲了。
這讓陳立更加成熟穩重,多了一絲別樣的帥氣。
看到陳立來了,藤原英子帶著藤原光復來到陳立面前。
“小野君!”
(別懷疑,日本女人結婚後很多就這樣叫丈夫)
藤原光復也是一下子撲倒陳立懷里,然後被陳立抱起來。
“れ父イモ!”
藤原光復臉上掛著笑容,張口叫陳立,陳立卻是臉一扳。
“忘了我跟你說的了?每周要有三天時間講華夏語!”
藤原光復被嚇了一跳,但很快開口。
“爸爸!”
陳立這才露出笑容。
藤原英子有些責怪的讓陳立將藤原光復放下。
“小野君,你太過分了,光復還這麼小,你就讓他學習兩國的語言!”
陳立將藤原英子摟在懷里,輕聲開口。
“我要回華夏了,到時候你和光復跟著我!”
藤原英子驚訝的看著陳立,陳立點點頭表示肯定。
陸軍大學的畢業考試已經結束了。
毫無意外的,陳立順利畢業,而且是以前三的優異成績。
在回來前,陳立已經去見過了裕仁。
裕仁的意思,是讓陳立去到華夏滬上。
眼看內閣似乎有點控制不住軍部,裕仁有些急了,他怕華夏關內到時候也和東北一樣,被軍隊牢牢把持,政府撈不到油水。
【第二卷結束】
(東北的篇章差不多就結束了,接下來最多有一些零碎的交代)
(我再說一遍,重大歷史事件,小說不能改,不然不過審,所以作者寫了讓紅黨有商會,有錢了自然能多救些人,極限了,不要罵作作者,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