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再次見到陳立的裕仁,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起來。
也是對著陳立一陣夸獎。
陳立做事很有分寸,除了直接表示不想戰爭的那幾個外,陳立沒有明確反對任何人。
而且站了穩重派的台,又沒有得罪激進派,還把兩方的思想折中了一下,大家都沒了意見。
激進派由于不想讓皇道派得逞,再加上事情本來就有風險,陳立又隱隱代表天皇,所以也就認了。
穩重派一看,這本來他們都要壓不住了,陳立站出來了,雖然沒有完全壓住,但也算是合了他們的心意。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中間人,將雙方的矛盾調和。
但又不同于近衛文 那種中立。
近衛文 是完全不表態,也不參與,最多私下里表現一下。
陳立卻是明著站台。
實在是給天皇哄舒服了。
于是很快,陳立就受到了天皇的表揚。
這一回,陳立算是真正走進了天皇的視線里,一次內務省,一次對華會議,連著兩次立功,讓天皇對陳立的欣賞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
很快,藤原家。
“爺爺,我和英子的婚事,你得盡快幫我談了!我沒什麼時間了!”
陳立面色嚴肅的開口,對面的藤原尤介眉頭一挑。
“哼!當初讓你離那個大友英子遠一些,你呢?搞出這種ど蛾子!你知道我昨天面對德川家主時候有多尷尬嗎??”
“你知道嗎?”
“你現在急了?我看你就是早有預謀!”
陳立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
“爺爺,不是我想急,是陛下急!”
“對華開戰已經是時間問題,陛下害怕到時候出現第二個,第三個滿洲,被軍隊牢牢掌控,本土完全沒法插手!”
“所以他在迫不及待的培養心腹,提前布局了!”
“我好像被盯上了!”
說到這里,陳立說出了個讓藤原尤介愣住的消息。
“陛下讓我參加今年的陸軍大學入學考試!”
“今年12月份,這是35期學員最晚的報到時間!”
“也就是說,在英子產子不久後,我就得去進修了,您說我能不急嗎?”
陳立也是有些無語,按照不到點十個月的時間來算,大友英子的產期也就是十一月份左右。
大差不差。
十一月生孩子,十二月他就得去陸大,簡直就是一點多余時間不給。
雖然學業中途他也還能回家,但總歸是...
藤原尤介也是沉默了下來,良久,他點點頭。
“好!我明白了!”
既然天皇已經明確表達了他的意思,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從這一點上來看,天皇是不想讓陳立走近衛文 的路子,也就是純文官,內閣這樣的路子。
不過這也正合了陳立的想法。
日本本土就這麼大點地方,搞來搞去,能得到的東西就那些,畢竟權力都被劃分完了。
要不然後來皇道派還需要政變嗎?
以後陸軍大學畢業了,就可以順利的往外走,機會也多。
這意味著在進入陸軍大學前,陳立有的忙了。
他得參加華策略談判這種事情,還得結婚,還有大友英子懷孕的事情,他還得顧忌新京方面的安排。
想消停的歇著是不可能的了。
陳立開始想著自己以後的發展。
陸軍大學學時是三年,每年12月份(昭和10月)開學。
如果說陸軍士官學校是日本人踏上官路的開始,那麼陸軍大學就是想成為真正高層的必修課。
首先,想要進入陸軍大學,必須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中名列前茅。
這就已經卡住了大多數人。
其次,並不是你成績好,就能進入陸軍大學,開學前還有考試。
屬于是懂得都懂。
在日本,實權軍職基本都被陸軍大學畢業生壟斷了。
這個也是有鄙視鏈的。
你要是個普通出身,這幫陸軍大學畢業的都會聯合起來欺負你,看不起你。
只不過算算時間,他現在19歲,到時候畢業了也就22不到點23歲,以後的路怎麼走呢?
成為少將,問題應該不大,畢竟這次他可是立功又出名,只要天皇點頭,一個最年輕的將軍也沒什麼問題。
但似乎也就這樣了。
他走的可不是純政治,而是要偏向于軍隊體系,這是天皇的意思。
但軍隊,最重要的就是資歷。
不論是軍餃還是權力。
別看那些日軍將領動不動領多少軍隊打仗,但仔細想想,為什麼一個一線軍職大佐都最起碼三四十歲?
就是資歷問題。
這些人常年混在軍隊里,時間長了有威望,才能指揮的動下面人。
你讓本土隨便空降一個都沒人听說過的,哪怕他是將軍,底下人也不會服氣。
陳立最尷尬的地方就是這里,他年齡太小,那些軍隊里的軍官,隨便拉出來一個尉官,恐怕年齡都比他大!
只因為近衛師團第二聯隊到底不是一線作戰部隊,那些士兵連戰場都沒上過,還是缺乏了正常軍隊的那種傲氣。
但天皇之後讓他走這條路,總不能就指望著近衛師團。
這也是近衛文也說的:到了一定地步,藤原家給他的幫助,就不再是決定性得了,還得他自己努力。
藤原家能給他一個尋常人沒有的平台,但有些屏障,也需要他自己想辦法破開。
就好像如今的近衛文 也在考慮他自己的政治未來。
陳立未來的路,還是充滿了未知的迷霧...
接下來幾天,陳立偶爾參加一些計劃的制定,還有就是參加飯局。
是的,就是參加飯局。
任誰都能看出來,陳立前途無量,是未來之星,這次本土會議更是出盡了風頭。
現在有的是人想要拉攏陳立。
只不過這些人中有聰明人,也有傻子。
那些傻子,又是上門拜訪,又是直接提出拉攏,這些人陳立一律敷衍了事。
而少數聰明人怎麼做的呢?
他們只是拜訪,其他的什麼都不提。
因為他們明白一個問題,這會議剛結束,你就急著拉攏天皇的馬前卒,不僅是對背後派系有政治影響,也容易讓陳立難辦。
只是拜訪陳立,吃個飯,陳立也不傻,明白他們的意思。
這下大家都熟悉了,有事了,等合適的機會再談唄。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這些聰明人,陳立是留了個心眼記著的。
而除了這些,陳立就是陪著大友英子。
大友英子盼星星盼月亮才盼到陳立,自然也是想要陳立多陪陪她。
只不過陳立太忙了,他將本土的一些事情暫時擱置,就又馬不停蹄的回了新京。
本土的計劃書到了收尾工作,只需要他到時候再回本土簽字。
就在陳立坐上回新京的飛機時候,東京報紙已經滿天飛了。
內閣最終還是頂不住壓力,默認了軍部的想法。
于是,陳立的身影出現在了報紙上。
那是一張照片,陳立正口若懸河,揮斥方遒。
照片上方還標注著:
【帝國最年輕的大佐,藤原小野先生提到:對于華夏國華北地區之形勢,大日本帝國有必要采用武力手段!此非帝國之所願,一切為了和平!】
這是對華夏的一種戰前宣言,也是想佔據氣勢上的優勢。
這次計劃內容基本都按照陳立的建議那樣了,雖然具體計劃書還沒有出來,但大概方針是有了。
軍隊明顯不想拖了。
而陳立出現在報紙上,很難說清是天皇的意思,還是其他人的意思...
而陳立這邊在剛剛回到新京,就接到了沈書文和顧婉清兩個的接頭信號。
(明天請假一天麼麼噠...調整下作息,最近熬夜太厲害了...熬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