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第一培訓高手,毫不夸張,沒有一絲水分。
<,她是思雨文化主r。
公司幾萬達人、主播,都是她的學生。
“第一人”名號,實至名歸。
r除了培訓,還有個重要工作職責︰撰寫課件。
公司當前幾份重要的主播培訓資料,是她從逗鯊“帶過來”後,改編而成。
而帶貨達人的培訓課件,沒有參考資料,都是她親筆撰寫。
編撰培訓資料是種能力,很寶貴的能力。
可以和任何賽道疊加,寫出各種賽道的培訓、學習資料。
譬如︰公司制作部要求做的《剪映初級入門》和中級、高級三本教材,就是她和制作部的同事一起做的。
如果和財經高手合作,可以編出《30天玩轉大a》;
和網文作者合作,可以編出《網絡小說寫作教程》;
和公司創意部合作,可以編出《短視頻爆款流量密碼》;
僅憑她自己,也能編出《直播電商創業陪跑班》、《21天主播速成訓練營》這類課程。
等等等等,每個賽道的專業知識都能編成課程,而不僅僅限于主播培訓。
課程可以放在網上賣。
這個玩意叫︰知識付費。
把《剪映快速入門》賣給個人創作者,一份9元,賣一萬份就是九萬。
把《直播電商創業陪跑班》賣給想學直播帶貨的主播,一份988元,賣一萬份,988萬。
把《21天主播速成訓練營》賣給剛入行的學生妹,一份68,賣一萬份,68萬。
<創業秘籍》,一份9999元,十份99萬。
<公司將遍地開花。
<公司能力的教程,肯定有人買。
互聯網時代,賺錢就是這麼簡單。
微商時代,教人炒股的課程,一套三千塊,可以賣十萬套,怒賺3000萬。
新東方的在線爆款教育課,一個學年五千塊,單項產品可以賣到十幾億。
還有喜馬拉雅上的《余秋雨•華國文化必修課》,299元;
樊登讀書的《可復制的領導力》,9堂商業課,單價199元。
案例太多太多。
簡而言之︰知識付費賽道,大有可為。
幾百億的大市場。
可以把互聯網上的知識付費項目,拿到抖音上再做一遍!
這是司董說過的話,她記得很清楚,原話是︰
“所有生意都可以在抖音上重新做一遍” 。
當時他說時,簡紅玉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迷迷糊糊,一知半解。
等直播帶貨上線後,她明白了︰
——利用抖音平台龐大用戶基礎、多樣化傳播形式、強大宣傳能力等優勢,為傳統項目提供全新發展機遇。
知識付費本質就是生意,當然可以在抖音再做一遍。
和把電商放在抖音上,變成直播帶貨重新做一遍是一個道理。
萬物皆可重做。
她想創業,在抖音重做知識付費。
尋找各類專業人士,利用自己的培訓能力、教材編撰能力。
錄制真人視頻培訓教材或文字教材,放在抖音平台上賣。
<相關課程。
譬如︰
教創作者使用剪映,教素人快速成為合格主播,教主播快速成為帶貨達人,教帶貨達人提高帶貨轉化率.......
這些課程,她爛熟于心,獨自一人就能完成。
能從各個學習角度,想出好多好多花樣。
光一門運營的大課程,能編出幾十份分門別類的小課程。
目前,市面上沒有此類課程,算獨門內容。
憑借這些獨門內容,她有信心爆賣幾千萬,甚至幾億。
相當網紅的人太多,想賣貨的網紅太多,想提高銷售業績的帶貨網紅太多。
一望無際的大藍海市場,水面上飄的全是鈔票,隨便抓、隨便撈。
賺個幾千萬,簡直不要太輕松。
以前,賣課的心思想都不敢想,因為有競業協議,有保密條例。
某些內容,還是司董親自編寫的《思雨文化內容手冊》里的內容,根本不敢外傳。
但如今公司有支持政策,放開競業,說不定能放開低級內容的授權。
這才產生創業的心思。
賺到第一桶金後,進入第二步︰
聯系各賽道專家學者,合作編寫教程。
專家出知識,她負責錄制、編撰課件,還負責在抖音上銷售,雙方五五分成。
或者找現有的課程,翻拍成抖音版,她負責抖音銷售。
總之,合作方式多種多樣,變著花樣來。
打個比方︰
找某白金作家,合作編份專門指導寫網絡小說的課程,一份視頻講座888元。
找到一千個想付費快速學寫網文的傻子不難吧?
88萬韭菜費,輕松到手。
和白金作家五五分成,一人44萬,so easy。
能做到第二步,就有十幾億市場潛力可挖,需要精挑細選,賣哪個賽道的課程。
先從第一步做起,從說服司董放開內容授權做起。
一念至此,簡紅玉睡覺的心思都沒有了。
也不和老公商量,來到書房寫計劃書︰
《知識付費項目的商業計劃書》。
方科,思雨文化p16級高級直播運營經理。
來思雨文化之前,是逗鯊直播高經,跟隨孔濤來到思雨文化。
在直播運營領域已從業5年,是華國最老資格的直播運營。
目前,負責公司秀場直播,帶領小團隊管理主播3000+。
來思雨文化一年半,他覺得公司什麼都好,唯有一點不好,通俗的說法叫︰
裝。
比較作、比較假、總是端著的意思。
再說的惡俗點︰又當又立。
放在業務場景上,表現就是︰
主播穿的比較多、比較厚;
胸口衣領拉的比較高,只露一抹事業線;
規定在直播間不能說騷話、浪話;
低俗、庸俗、媚俗的內容不做;
扮丑、惡搞、土味的內容不做,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越來越陽春白雪,離下里巴人越來越遠。
其實,方科知道,司董是玩擦邊的高手,公認的行家里手,第一高手。
但,公司規模大了,是湖城的頭牌企業之一,是湖城的門面擔當。
各個政府部門盯著,領導三天兩頭來視察,還是湖音的驕傲、就業基地。
這種公司,有道德包袱,只能端著。
只能做高格調的內容,做正能量、主旋律的內容。
對三俗內容,踫都不能踫。
<公司,高許多。
可是!
三俗才有流量、才博眼球、才好要打賞啊!
<,低許多,完全不匹配公司實力。
就是不敢露、說話不騷的原因。
哪個大哥不喜歡浪貨?
要不是公司主播的綜合素質高,其他業務做的爆,估計已被別人甩遠了。
方科同情公司、理解公司,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互聯網業務嘛,玩的就是擦邊,玩的就是男男女女。
從古至今,從企鵝到字符到百度到逗鯊到虎牙,均是如此。
< 了,立足湖城,歸攏附近的女主播,專門做秀場直播。
放開手腳大干,再不用和公司一樣,有道德包袱。
這是他擅長且喜歡的領域,耕耘了5年,非常有信心。
可是,他資金不夠,勇氣不足,思雨文化的工資待遇又高。
不想拋棄這麼好、這麼有前途的工作,去冒風險創業。
現在,機會來啦!天降福音!
司董太踏馬給力,竟然頒布了創業支持政策!
老天爺都要他去創業......
漆黑的夜色里,清幽的夜風中,方科手里的煙頭,明滅不定。
暗紅的煙頭,被猛拔一口,鮮艷刺目。
幽然慘白煙霧中,被狠狠踩熄。
夜幕里的眼神很猙獰︰
行,司董,你鼓勵我創業是吧?
好!我創!
東廠不敢擦的邊,我擦!
東廠不敢脫的衣服,我脫!
你不敢說的騷話,我說!
你不敢踩的紅線,我踩!
你不好意思抖的熊,我抖!
你不敢炒的葷段子,我炒!
你不敢賣的“靈魂底線”,我賣!
一句話,你能做的內容,我做;
你不能做的內容,我幫你做!
這個業,我方科創定了!
司董,你等著拿分紅吧!
“鎭.......”
翌日,臨近中午,睡的迷迷糊糊的嚴雅寧,被一聲若有若無的嘆息吵醒。
睜開睡眼惺忪的眸子,看到司雨正拿著手機,眉頭緊鎖,輕輕嘆息。
翻身,兩條雪白的胳膊環到司雨身上,修長的大腿纏過去。
一頭秀發趴在他胸口,慵懶問道︰“老公,怎麼啦~”
司雨摸著她腦袋說,“沒什麼。”
水蛇一般柔軟的身子扭動兩下,撒嬌︰“快說快說,你在看什麼。”
司雨沒想到,昨天晚上發的群郵件,只用15小時,就收到8封商業計劃書。
全踏馬熬夜趕通宵寫的。
急不可待創業的心情,溢于言表。
八個創業計劃,有六個他個人認為很有搞頭。
但.......其中一個,認同,卻舍不得放人︰簡紅玉。
司雨把計劃書全部轉發給嚴雅寧,“你看看。”
翻身下床,點煙,思考。
嚴雅寧來了精神,揉揉眼楮,靠在床頭,拿起手機收郵件,隨機發出一聲驚呼︰
“呀,這麼多?”
她昨晚沒事,幫司雨寫創業項目管理辦法,晚上11點才寫完。
司雨九點多發郵件,11點修改管理辦法,發給徐然。
好嘛,才過一個晚上,收到15份。
來活了.......嚴雅寧興致勃勃,打開文件,逐一瀏覽。
“老公,你公司人才輩出,野心真大~”
“黃子墨搞技術的,做剪映很合適.......”
\"簡紅玉要做的東西盤子很大啊.......\"
\"方科的路子比較野,可以把髒活、累活甩給他.......\"
......
嚴雅寧一邊看一邊點評,心情好極了。
今天是她30歲生日,特意請假休息。
司雨不想和她家人一起過生,她沒強求,今天和司雨一起過,明天和家人過。
看完方案,吃早餐,聊方案。
司雨跑去公司工作半天,回來陪她吃晚飯。
保姆阿姨準備一桌好菜,兩人在家里吃浪漫燭光晚餐。
沒有夸張的儀式,沒有價值千萬的生日禮物。
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日禮物就是昨晚司雨兌現的“創業決策委員會”顧問頭餃。
嚴雅寧通過這個玩意,成功介入到思雨文化。
吃完浪漫情人晚餐,兩人跑去逛商場逛超市。
嚴雅寧興致勃勃看嬰幼兒用品的興奮勁,和當初的王詩一模一樣。
最好的禮物就是陪伴,其次是拿到手的顧問身份。
嚴雅寧很滿足,小心肝如同泡在蜜糖里面一樣甜。
翌日,司雨在大京的工作告一段落,告別依依不舍的嚴雅寧,飛往錢塘。
除了被封在家里的少部分員工,錢塘的工作已完全進入正軌。
公司每一位員工都忙的腳不沾地,熱火朝天。
田伯光的辦公室里,司雨很難得的大發其火。
他坐在田伯光的總經理大班椅上,大班台前坐著田伯光、人力總和招聘經理。
“你們這麼重的任務,團隊建設這麼緩慢,還踏馬慢悠悠的,差了多少人員配置不知道嗎?”
“春節前就跟你說過,招人、招人、招人!現在好了,卡殼了吧!”
司雨拍著桌子,把自己手掌拍的生疼,指著田伯光怒不可遏︰
“田伯光啊田伯光,你什麼都好,就是欠缺幾分魄力。”
“魄力!懂不懂!魄力!”
轉頭面向女人力總︰
“你是不是不好意思對老東家下手?不好意思的話跟田總說啊,我要他換人!”
噴完人力總,又對招聘經理冷嘲熱諷︰
“你現在是思雨電商的人,不是貓淘!讓你過來不是養老的,是要你來挖人的!”
我尼瑪,批評的話一句比一句重,連總經理也被噴的一頭口水。
三位中年人噤若寒蟬,像挨老師批斗的小學生,大氣不敢出。
司雨很少插手子公司的工作,大京分公司、剪映、西紅柿等都是如此——除非重點項目,或者忍不住。
田伯光業務能力優秀,但在團隊建設這一塊,魄力不夠,狠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