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冬至大朝會如期舉行。
天還未亮,江寧便起床洗漱,而後前往皇宮。
作為年後的首次大朝會,氣氛顯得格外輕松,畢竟今年的工作早在去年就已做好各方面準備。
朱由校端坐在龍椅之上,心情大好,靜靜听著各部官員依次進行工作匯報。
江寧則悄悄靠在柱子上打起了盹。
大朝會的時間安排實在是折磨人,凌晨3點就得集合,5點正式開會。
幸虧他的府邸離皇宮較近,要是遠一些,恐怕晚上都不用睡覺了。
就在大殿中一片和諧之時,突然傳出一道聲音“臣戶部給事中周啟元有事啟奏。”
听到周啟元開口,在場一眾大佬不禁眉頭微皺。
要知道,朝堂上原本東林黨的中堅力量,楊漣已改投錦衣衛,硬漢子左光斗也變得沉默寡言。
如今就數周啟元、周宗建、周順昌這三位最能折騰事兒。
年前他們剛挨了板子,年後又不安分了。
但朱由校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準奏。”
周啟元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年前山東兗州戰場,衍聖公之子孔興燮帶領孔府子弟前去投奔朝廷大軍,卻被信王殿下下令盡數斬首。
此事在民間引發諸多非議,還請陛下主持公道。”
緊接著,周宗建和周順昌也趕忙出聲附和。
朱由校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說道“什麼衍聖公?
朕已說過多次,孔胤植率領孔府子弟投靠白蓮教,自甘墮落,此乃叛逆之舉。
至于衍聖公之位,朕之前已下旨廢除。
信王在山東斬殺的是叛逆之徒,難道你們還想讓朕給叛逆主持公道不成?”
听到朱由校冰冷的話語,幾人臉色瞬間一變。
周啟元卻仍堅持說道“陛下,孔胤植投靠白蓮教或許另有內情。
孔興燮率領孔府族人前去投奔朝廷大軍,不論緣由,信王殿下也不該擅自將幾十名孔府族人全部斬殺,理應押送京城,交由三法司會審才是。
信王殿下如此草菅人命,還請陛下下旨責罰。”
听聞此言,朱由校雙眼滿是冰冷。
就在這時,新任大學士溫體仁站了出來,厲聲呵斥道“周啟元,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孔胤植身為朝廷冊封的衍聖公,本應為天下讀書人的表率,卻率領孔府滿門投靠白蓮反賊。
其之子孔興燮帶領幾十名孔府亂黨前往朝廷大軍軍營,分明是居心叵測。
若真是要投奔朝廷,孔胤植為何不一同前往?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若是抓到亂黨逆賊都要送交京師,由三法司會審,那朝廷大軍還如何在前方打仗?
白蓮亂黨有十幾萬之眾,難道都要押解進京交由三法司會審?”
溫體仁話音剛落,新任刑部尚書魏廣微立刻站出來,說道“周啟元,你簡直尸位素餐。
白蓮亂黨十幾萬,倘若朝廷大軍在前方抓到逆賊亂黨都要送交京師,由三法司會審,恐怕三法司一整年什麼事都不用干了,光審問這十幾萬亂黨都忙不過來。”
緊接著,督察院阮大鋮也出聲附和。
周啟元三人頓時無言以對。
朱由校見氣氛差不多了,作為皇帝也該表明態度,于是冷聲說道“周啟元,既然你如此關心山東戰場,那你就去山東軍前效力吧!”
听到這話,周啟元整個人當場就懵了。
軍前效力?
這簡直是開玩笑,說好听點是去軍前效力,難听點就是變相發配。
況且如今整個山東戰場,統帥雖是何可綱,但信王朱由檢身份最為尊貴,而且還是個暴脾氣。
今天自己在朝堂上彈劾他,要是真被派到山東軍前,落到朱由檢手里,哪還有好果子吃?
估計這位暴躁的信王殿下非得讓自己單槍匹馬去攻打十幾萬白蓮叛軍,到時候自己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想到這里,周啟元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冷汗直冒,趕忙跪倒在地,說道“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朱由校冷冷地看了周啟元一眼,說道“胡亂彈劾,捕風捉影,查無實據。
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再有下次,嚴懲不貸。”
听到朱由校作出判決,周啟元趕忙領旨謝恩。
只要不用去山東戰場,就算罰一年俸祿,他也覺得尚可接受。
這場鬧劇結束後,朝會繼續回歸正題。
就在這時,戶部尚書郭允厚出班,走到中央,說道“啟稟陛下,我大明自太祖爺開國之初便定下皇冊魚鱗圖制度,每隔十年需大修一次,以此準確記錄百姓土地與人口,方便朝廷征收賦稅以及百姓服徭役。
然而如今,多年過去,重修皇冊魚鱗圖一事卻一直被擱置。
所以老臣今日建言,重修皇冊魚鱗圖,以便戶部能夠掌握如今大明準確的人口與土地情況。”
隨著郭允厚話音落下,整個奉天殿內瞬間安靜下來,鴉雀無聲。
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想到郭允厚一上來就拋出這麼個大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重修皇冊魚鱗圖可是朝廷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只有不斷重修,才能確定大明準確的人口與土地數量,進而征收賦稅,保證朝廷國庫的穩定收入。
但如今,官僚士紳大肆兼並土地,許多百姓為躲避賦稅徭役,紛紛選擇投獻掛靠,更有大量百姓的土地被官僚士紳兼並。
原本朝廷規定每十年重修一次皇冊魚鱗圖的制度,早已荒廢多年。
如今郭允厚重新提出此事,顯然是準備大干一場。
此時,江寧還靠著柱子呼呼大睡。
朱由校剛要開口回應郭允厚,就見不少官員紛紛出班,說道“郭允厚此言其心可誅。
如今朝廷剛剛恢復些許元氣,若是貿然重修皇冊魚鱗圖,勢必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其他朝政豈不荒廢?
就算要重修,也得等朝局徹底穩定之後再進行不遲。”
更有甚者直接表示,郭允厚分明是想借著重修皇冊魚鱗圖的借口,想要丈量天下田畝。
但郭允厚不為所動,冷笑一聲辯駁道“每十年重修一次皇冊魚鱗圖,這是太祖定下的祖制。
老夫身為戶部尚書,不過是依照祖制辦事。
至于說重修皇冊魚鱗圖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這實在是危言聳听。
大明立國兩百多年,還從未听說過哪次為重修皇冊魚鱗圖搞得勞民傷財。
戶部如今完全能夠抽調出足夠的人手和時間來重修皇冊魚鱗圖,還請陛下準許。”
頓時,內閣首輔孫承宗等人對視一眼,也立刻站出來表示對郭允厚的支持。
眼見內閣都表態了,其他七部衙門尚書也紛紛表示支持,就連五軍都督府的大佬們也開口聲援。
定遠侯趕忙將靠在柱子上熟睡的江寧搖醒。
江寧雖莫名其妙,但也第一時間表示支持郭允厚。
眼見反對的官員還要開口,朱由校猛然站起身來,說道“郭愛卿所言有理,這事兒朕準了,交由戶部去辦。
若遇到任何人、任何阻力,隨時可來找朕。”
朱由校的話直接表明了強硬態度,這讓反對的官員們面露苦澀。
郭允厚此舉,無疑是在割他們的肉、放他們的血,可奈何如今保皇黨官員勢力龐大,他們的反對直接被無視了。
緊接著,郭允厚再次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如今北方數省連年天災,百姓失收,顆粒無收。
經過老臣仔細核查,皆是因為各地官府不作為,致使河道常年失修,淤泥堵塞,河道干枯改道,導致百姓莊稼在大旱之年無法得到有效灌溉。
因此,老臣懇請前往北方數省,重修河道,興修水利,順便對北方數省的皇冊魚鱗圖進行重修。”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郭愛卿憂國憂民,朕心甚慰,此事朕準奏。”
听到這里,郭允厚滿心歡喜,趕忙領旨謝恩。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忽然意識到自己大意了,差點被郭允厚忽悠過去。
于是再次開口說道“朕听聞督察院御史左光斗精通水利,現升其為工部左侍郎,與郭愛卿一同前往北方數省興修水利,確保北方數省百姓在災荒之年能有一口保命糧。”
郭允厚一听,頓時拉長了臉。
他本想渾水摸魚,獨自前往河南、陝西,為此還挑燈夜讀,學習了大量水利方面的知識,打算撇開左光斗單干,沒想到還是被皇上識破了。
但他也無可奈何。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在一旁看熱鬧的左光斗愣住了。
自己怎麼就莫名其妙升官了呢?
要知道,他和好基友楊漣可是之前東林黨的骨干。
如今雖說東林黨已覆滅,但和江寧這些保皇黨官員的矛盾由來已久。
皇上之所以還讓他留在朝堂,大多是看在恩師鄒元標為國鞠躬盡瘁的情分上。
他原本想著不被皇上整治就謝天謝地了,沒曾想居然還能升官。
此時,左光斗激動不已,趕忙出列,說道“臣左光斗領旨謝恩。”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左愛卿,你是水利方面的行家,北方數省的百姓在災荒之年能否有口救命糧,可就全看你的了。”
左光斗一臉正色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必定竭盡全力,為此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听到左光斗的表態,朱由校滿意地點了點頭。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