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廢除遼餉的奏折遞了上去,江寧心中一陣歡喜,自覺又做成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正打算獎勵自己回家休息幾天。
誰知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匆匆來報“啟稟大人,都督僉事張之極求見。”
對于這位英國公世子,江寧向來頗為欣賞。
原本江寧打算將他放到軍中直接歷練,可英國公張維賢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在五軍都督府也任職不了幾年,且孫子張世澤已被派到軍中。
便與江寧商議後,讓張之極在五軍都督府掛了個都督僉事的官職,平日里主要協助處理五軍都督府各項事務,干的十分賣力,能力堪稱不俗,。
江寧點頭示意,錦衣衛領命匆匆離去。
片刻後,一名身著二品武官官服的四旬男子走進來。
此人英武不凡,面容堅毅,只是眉間滿是怒色。
他進來後趕忙行禮“下官見過諸位都督。”
江寧幾人點頭回應,隨後江寧開口問道“不知小公爺來見本官所為何事呀?”
張之極聞言,拿起一摞公文遞了過來。江寧接過簡單查看後,發現是自己平定西南之時,軍中各級將領的功勞記錄,上面還有自己的署名和官印。
不禁有些疑惑地問道“小公爺,你這是……?”
只見張之極滿臉怒色地說道“江大人,您給評評理!
平定西南數省後,咱們上報給兵部的立功將領名單以及功勞大小,兵部居然直接推翻重新擬定。
軍中各級將領的功勞全都被大打折扣,殺敵三千的,兵部只認一千。
俘獲敵軍一萬的,兵部也只認兩千。
就連當初為了震懾奢崇明,在成都城外立的那一座京觀,兵部都直接不予承認。
下官也是剛剛去兵部對接後才得知此事。
您說說,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這要傳出去,軍中將領和士兵會怎麼想?
不知情的,還以為咱們這些上級官員貪沒了將士的功勞呢!”
江寧聞言,眉頭緊緊皺起,心中暗自思索起來,李邦華不至于背後算計自己吧!
再看坐在一旁的陳策、沈有容、秦良玉幾人,他們面色平靜,仿佛對此早有預料。
江寧卻不這麼認為,自入朝為官以來,他對待同僚向來客氣,對手下之人更是看重。
更何況之前朱由校為了幫自己爭取一個伯爵之位,都不惜豁出皇帝臉面了,而且還不能世襲,得等平定山東白蓮教之亂後才行。
照兵部這樣的做法,自己別說世襲伯爵之位了,恐怕連太子太保、光祿大夫這些虛餃都不一定能保住。
江寧想到此處,當場跳了起來,滿臉怒色地說道“李邦華這老東西欺人太甚!
本官這就去與他理論理論。
要是道理講不通,本官也略通拳腳功夫!”
說著,直接從旁邊兵器架上拿起一把寶劍,就要往外沖。
張之極見狀,也趕忙從兵器架上抄起一把大刀,跟著江寧就要去兵部討說法。
陳策、沈有容、秦良玉幾人見狀,趕忙開口阻攔“江大人留步,萬萬不可沖動!”
鄧文明更是上前,直接從張之極手中將長刀奪下,一臉正色地說道“賢佷,別沖動呀!”
江寧見狀,滿臉怒色地質問道“諸位,你們到底幾個意思?
李邦華這老小子如此欺人太甚,分明是不把咱們五軍都督府放在眼里。你們不幫忙也就罷了,怎麼還阻攔我們?”
陳策見狀,嘆息一聲說道“江大人,您有所不知,這都是不成文的規矩了。
李邦華能認下這些軍功,已經十分照顧了。”
江寧聞言,冷哼一聲說道“扯淡!
分明是他們黑了將士們的軍功,怎麼反倒成了照顧我們了?”
陳策滿臉苦笑地解釋道“江大人,大明立國之後,只有洪武、永樂兩朝的戰功是實打實的。
此後,所有軍中將領所立的功勞,最多能承認十分之一二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不然,這也是為何自洪武、永樂兩朝之後,獲得爵位者寥寥無幾。
那些陳年舊事老夫就不提了,就拿老沈來說,當年在朝鮮戰場,老沈一戰名震天下,大敗倭寇,斬敵五千,可最後把首級和軍功上報到兵部,兵部只承認了八百。
若實打實承認,老沈當年都夠封爵了。”
沈有容聞言,苦笑一聲,滿臉皆是無奈。
江寧愣住了,搞了半天,原來在大明朝不是爵位難得,而是立下的軍功被嚴重縮水。
如此一來,像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絕世猛將都沒能混上爵位,也就說得通了。
但江寧可不管這些,十萬將士跟著他,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一路從四川打到雲南。
干的都是玩命的活兒,軍功都是用命換來的,他絕不能允許手下將士的功勞被大打折扣。
隨即,江寧一臉正色地說道“陳都督、沈都督,你們說的這種情況,本官之前並不了解。
就算現在知道了,我也不認這狗屁不成文的規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說到底,他們就是想黑了將士們的軍功。
本官這就去兵部找李邦華那老小子討要說法。
今天他要是不給個交代,本官非得把兵部衙門夷為平地不可!
你們幾位也別干坐著了,隨本官一同去兵部找李邦華理論。
將士們立了戰功,如今還要被克扣,咱們這些左都督不出頭,他們又能指望誰呢?
長此以往,今後還有誰願意為大明賣命?”
陳策、沈有容聞言,全都愣住了。
作為沙場老將,這種事他們早已司空見慣,也默默接受了,卻沒想到江寧態度如此強硬,二人一時之間愣在原地,不知如何開口。
卻見秦良玉從腰間抽出子午鴛鴦劍,說道“本都督隨江大人同行!”
定遠侯鄧文明直接將手中的長刀塞給張之極,自己也從兵器架上取了一把,說道“江大人說得對,將士們的軍功是拿命換來的,決不能允許被克扣。
咱們這就去兵部找李邦華討要說法,就算鬧到皇上面前,咱們也有理!”
看著眾人神情激動的模樣,陳策為之動容,隨後開口說道“江大人稍等,老夫這就去取斬馬刀!”
沈有容見狀,也趕忙說道“江大人稍等一下,老夫這就去拿兵器。”
片刻之後,眾人集合完畢。
江寧手持寶劍,秦良玉手握子午鴛鴦劍,張之極、鄧文明手持長刀,陳策手持斬馬大刀,沈有容手持偃月刀。
五軍都督府內的所有士兵和書吏見狀,全都驚呆了。
好家伙!
四位左都督,一位右都督,還有一位都督僉事,全都手持兵刃,氣勢洶洶,難道朝廷又要發兵了?
可也沒听說有這事兒呀!
隨後,在江寧的帶領下,眾人氣勢洶洶地直接沖到兵部衙門。
兵部衙門值守的士兵見狀,剛準備阻攔,卻看到江寧身上的蟒袍,知道自己惹不起,趕忙閃到一旁。
進入兵部後,江寧扯著嗓子喊道“李邦華,你個老東西給我滾出來!
今兒個要是不給個說法,我跟你拼了!”
兵部的官員、文吏全都跑了出來,看到江寧幾人氣勢洶洶、手持兵器,全都愣住了。
兵部左侍郎徐紹吉見狀,趕忙上前賠笑道“江大人、鄧侯爺,還有小公爺,你們幾位怎麼來了?
這是所謂何事呀?
如此興師動眾,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呀?”
對于這位兵部侍郎,江寧自然認識,沒好氣地說道“本官不是來找你的,讓李邦華那老家伙趕緊給我出來!”
徐紹吉見江寧直接指名道姓要見李邦華,隨即滿臉賠笑地說道“江大人稍等,下官這就去請尚書大人。”
不多時,李邦華走了出來。
他看著江寧幾人手持兵器,個個目光不善,頓時嚇得渾身一顫,說道“江大人,你們幾位來兵部所謂何事呀?
如此大張旗鼓、興師動眾,是不是咱們之間有什麼誤會?”
江寧見狀,冷哼一聲說道“有個屁的誤會!
你自己做了什麼,心里不清楚嗎?”
李邦華滿臉疑惑,但還是賠笑著說道“江大人不妨到老夫書房之內詳談,不然這麼多人看著不太體面。”
江寧冷哼一聲,抬腿往里走去,身後幾人緊緊跟隨。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李邦華的職房之內。
李邦華趕忙安排人“快給幾位都督上茶!”
鄧文明開口補充道“上茶,上好茶!”
隨後幾人落座。
李邦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笑著問道“江大人,不知老夫何時招惹過您呀?
您這般大張旗鼓、興師問罪,不知情的還以為老夫偷了江大人家的銀子呢!”
江寧聞言,冷哼一聲,從懷中直接掏出平定西南的功勞簿,猛地摔在桌上,說道“那就麻煩你給本官說道說道,平定西南將士們的軍功考核進行得如何了?
可是按照本官擬定的進行核對?”
李邦華聞言,頓時臉色一僵,終于明白江寧為何如此大張旗鼓,還帶著這麼多位大佬來找自己麻煩了,敢情是核對軍功出了問題。
此時,坐在一旁的定遠侯鄧文明輕抿一口茶水,說道“李大人,咱們也都是老交情了。
之前那些不成文的狗屁規矩,咱們就不說了。
但今日平定西南所有將士的軍功,必須實打實的核實上報,絕不允許有任何折扣!”
張之極也趕忙開口說道“右都督說得對!
這都是將士們用命換來的,說什麼也不能打折扣,不然傳出去,今後誰還願意為朝廷舍生忘死?”
李邦華聞言,面露苦澀,隨後說道“江大人、鄧侯爺、小公爺,不是老夫不願給將士們實打實地上報軍功,而是這項規矩,自仁宗皇帝之時便已傳承至今,大家對此也都早已接受。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國庫收入日益減少。
若是實打實的核驗軍功、嘉獎將士,首先國庫就扛不住。
這樣一來,朝廷勢必會多出許多勛貴。
就拿如今的情況來說,國庫確實有些銀子,但也經不住這麼折騰呀。
老夫前些日子才剛剛核算過,年後軍餉支出要比之前多出一倍有余,這可不是幾萬兩、十幾萬兩,而是足足幾百萬兩銀子,還要年復一年。
朝廷國庫現在扛得住,不代表以後也能扛得住。
就算老夫將所有將士戰功如數上報,戶部尚書郭老摳肯定也不會同意。
畢竟若是按照實打實的軍功嘉獎有功將士,這銀子都得從戶部出。
郭老摳那要錢不要命、要錢不要臉的性子,說什麼也不會同意的。
老夫將所有將士的軍功按照三成上報,已經是盡力而為了。”
江寧聞言,不為所動,冷哼一聲說道“老李呀,按照你這種說法,本官還得謝謝你了?”
李邦華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反駁。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