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身在雲南府的江寧,在調遣四路大軍,共計十二萬人馬,如狂風般席卷雲南全省。
在短短兩個月內,先後蕩平十三家土司。
就連後世本會發生的沙普之亂,也被江寧徹底扼殺于萌芽狀態。
武定土司吾必奎,被曹變蛟親率三萬精銳一舉剿滅全族。
王弄山土司沙源及其子沙定州,在孫傳庭所率兵馬的強攻之下,亦未能幸免,闔族覆滅。
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同樣未能逃脫被盧象升領軍剿滅全族的命運。
姚安府土司高文卓與其兩兄弟高文明、高文遠,糾結周邊土司,集結三萬人馬,氣勢洶洶地前往雲南府,找江寧討要說法。
然而,他們行至半路,便遭遇茅元儀所部。
雙方剛一照面,在神機營先進火器的猛烈攻擊下,這三萬之眾頓時陣腳大亂,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高文卓三兄弟當場被擒,殘部倉惶往姚安府逃竄。
怎料,剛到姚安府,便又撞上剛剛剿滅武定土司吾必奎的曹變蛟。
曹變蛟毫不遲疑,果斷下令全軍出擊,一陣廝殺,斬敵八千,剩余人馬盡數被俘。
姚安府土司高文卓一族,就此被誅滅。
至此,雲南境內其余土司皆如驚弓之鳥,惶恐不安。
他們趕忙備好厚禮,同時嚴令族人不得生事,火急火燎地奔赴雲南府,拜見江寧。
生怕去的晚了,自己便會成為下一個被剿滅的對象。
起初,曾有人提議眾多土司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朝廷大軍,甚至妄圖趁機將雲南從大明版圖中獨立出去。
但這種提議很快便被麗江土司木增和臨安府趙晟否決。
雲南境內土司雖多,可彼此間矛盾錯綜復雜,積怨已久。
真要聚在一起,不說對抗朝廷大軍,恐怕還沒和朝廷交鋒,內部便已爭斗得不可開交了。
與其心存妄想,倒不如早早向朝廷欽差示好,以求自保。
于是,木增和趙晟備好重禮,率先前往雲南府,拜見江寧。
其余土司見木增和趙成都已帶頭臣服,頓時沒了抗爭的底氣,也紛紛趕忙備上厚禮,匆匆趕往雲南府。
此時,身在雲南府的江寧,得知山東白蓮教徐鴻儒已然起兵造反,心中不禁焦急起來。
他深知,不能再在雲南耽擱下去,必須盡快返回京師,以防山東局勢失控。
恰在此時,又收到各地土司前來雲南府拜見的消息,江寧心中大喜,隨即下令四路大軍即刻返回雲南府。
盧象升、孫傳庭、曹變蛟、茅元儀四人接到江寧指令後,火速率領四路大軍向雲南府趕來。
一路上,他們撞見不少正匆忙趕往雲南府的土司。
這些土司見四路大軍軍容嚴整,將士們個個殺氣騰騰,不禁暗自慶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要是當初選擇與朝廷硬拼,恐怕此刻這四路大軍早已殺至自家老巢。
十日後,各路土司與四路大軍一同進入雲南府。
江寧得知消息,派人將老國公沐昌祚請來,一同在巡撫衙門設宴,宴請諸位土司。
宴飲期間,江寧突然命人展示被剿滅的十三家土司首領的首級。
這一幕,頓時讓在場的其余土司嚇得肝膽俱裂,紛紛跪地,聲淚俱下地表示他們對朝廷、對大明忠心耿耿,同時對這十三家被剿滅的土司表達了不共戴天的立場,以示徹底劃清界限。
看著眾人的表現,江寧滿意地點點頭,隨後站起身來,微笑著說道︰“本官此次率大軍入滇,只為三件事,第一件是公平公正,第二件還是公平公正,第三件依舊是公平公正。”
在場一眾土司听得雲里霧里,不明所以。
這時,江寧大手一揮,只見李若璉將先前抓捕的雲南各地官員押了上來,其中便有雲南總兵李大贄。
接著,江寧命人當眾宣布這一百余名官員在雲南境內貪贓枉法、無惡不作、欺壓土司與土民的種種劣跡。
並鄭重表示,無論是土民還是漢民,皆為大明治下子民,理應一視同仁。
這些官員拿著朝廷俸祿,卻干著魚肉百姓的勾當,絕不能姑息。
當即下令錦衣衛對這一百多名官員施以酷刑,而後盡數斬殺,家產充公。
雲南總兵李大贄更是罪加一等,被處以凌遲之刑。
同時,江寧責令退還土司們被掠奪的財物與土地。
在場土司見狀,無不感恩戴德,對江寧的看法也大為改觀。
他們原本以為江寧只會動用武力逼迫他們臣服,卻不曾想,江寧還會為他們主持公道。
隨後,江寧表明朝廷要在雲南全面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希望各地土司能夠積極配合,同時交出手中兵權。
提及兵權一事,各地土司面露難色,紛紛表示,由于各土司之間民族不同、信仰各異,且互有矛盾,希望江寧能寬限時日。
江寧對此表示理解與同意,並宣布舉薦麗江土司木增為雲南右布政使,臨安府土司趙成為按察使,由他們二人協助即將到任的新任巡撫王化貞和左布政使謝存仁,全面負責在雲南境內實施改土歸流。
此外,江寧還希望各家土司能選派族中直系子弟,跟隨自己回京,或在京營任職,或入國子監讀書,將來也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國家效力。
在場土司听聞,紛紛表示同意。
畢竟,江寧身旁就坐著雲南石柱土司秦良玉,如今她已是五軍都督府五位大佬之一,如此榮耀,怎能不讓他們心生羨慕與向往。
隨後,江寧正式宣告,朝廷接下來會大力發展雲南。
眼下,貴州與四川已率先開啟西南數省官道及驛站的重修工程,雲南也將緊跟步伐。
同時,朝廷大力鼓勵經商,期望雲南豐富的商品能走出本地,暢銷大明兩京一十三省。
如此一來,大量客商定會紛至沓來,其中的好處,各位土司心里門清。
以前他們為了些三瓜倆棗,不惜違抗朝廷命令、彼此攻伐。
如今朝廷如此重視雲南,只要他們抓住時機,何愁家族不能興旺發達?
麗江府土司木增與臨安府土司趙率目光交匯,瞬間領會這是江寧遞來的橄欖枝。
二人即刻表態,願意上交兵權,全力配合朝廷在雲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
同時,他們期望朝廷日後在政策上多照顧麗江府與臨安府,還向江寧詳細介紹了兩府的特產。
江寧听聞,只是笑而不語。
緊接著,二人毫不猶豫地將自家子弟,包括各自的兒子,一並托付給江寧,懇請江寧帶他們去京城。
並真誠表示,若子弟們不听話,江寧盡管往死里揍,即便打死也毫無怨言。
江寧微笑回應︰“木大人、趙大人如此識大體,朝廷定會厚待麗江府與臨安府,我也會照看好二位的子弟。”
其他土司見狀,心中頗為懊惱。
原本商定一同拖延交出兵權,可這兩個老六卻率先變卦,瞬間將承諾忘了,還搶先贏得江寧承諾,佔得先機。
當下,其余土司坐不住了,紛紛表示雖有困難,但願克服,絕不給朝廷添麻煩,當下就表態交出兵權,同時也希望朝廷在政策上予以照顧。
江寧微笑著回應︰“只要諸位土司肯交出兵權,朝廷定會在政策上有所傾斜。
至于那些不願交兵權的土司,本官也不勉強,只是希望他們能管好治下土民,別觸犯大明律法。
否則,那被剿滅的十三家土司便是下場。”
在江寧的恩威並施下,剩余不願交兵權的土司也紛紛決定交出,以換取朝廷政策關照。
至此,江寧不費一兵一卒,順利收繳五十九家土司兵權。
他還表示,會從這些兵馬中挑選大部分帶回京師,日後為大明再建功勛,眾人對此都表示認同。
隨後,黔國公府家主當眾宣布黔國公府舉家遷往京師的消息。
在場土司听聞,雖感意外,但並未多言。
畢竟朝廷欽差手段強硬,黔國公府在雲南盤踞兩百多年,勢力龐大,朝廷不會任其繼續坐大。
加上出了個不孝子孫沐啟元被江寧抓住把柄,老國公沐昌祚選擇舉家遷京,倒也合乎情理。
接下來,江寧設宴款待眾土司,一連三日,與土司們關系越發親密。
木增和趙成更是公然跪舔江寧,信誓旦旦地說,日後必定竭盡全力,不負江寧與朝廷的厚望。
江寧笑著夸贊二人有封疆之資,只要他們努力,日後定能成為一省封疆大吏,這話讓二人興奮不已。
最後,各地土司兵馬齊聚雲南府,總計達十五萬人馬。
江寧明白,這並非土司們的全部兵力,但也讓他們元氣大傷。
江寧欣然接收這十五萬兵馬,又好言安撫一眾土司,叮囑他們各自回領地,做好配合朝廷改土歸流的準備。
因朝廷任命文書尚未送達,江寧當機立斷,讓木增和趙成留在雲南府,協助謝存仁穩定局勢。
同時,江寧任命趙率教為雲南總兵,負責接管朝廷在雲南的八萬兵力。
此外,他計劃對土司送來的十五萬人馬重新整編,撥出七萬交予趙率教,令其暫時鎮守雲南。
趙率教得知後,激動萬分,沒想到他老趙也要開始挑大梁了。
但他深知,這是江寧對自己的看重,日後必須好好表現,不然,曹文詔、滿桂以及天津的何可綱就能笑死自己。
與此同時,江寧留下盧象升、猛如虎、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羅象乾,這些年輕將領協助趙率教鎮守雲南。
趙率教欣然接受,畢竟他手握十五萬兵馬,又是空降雲南,要是沒有自己人相助,短期內難以掌控雲南局勢。
況且雲南與緬甸接壤,如今東吁王朝崛起,常與大明起沖突,他更需得力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