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坐在御書房中,目光忽然落在司禮監最新送來的奏書上。
他隨手拿起一本,翻看片刻後,驚得目瞪口呆。
就在這時,方正化匆匆返回。他瞧著朱由校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冊封晉王殿下為宗人府右宗正的聖旨已經擬好了。
只是如今信王殿下將所有皇明衛都帶去了西南,所以老奴安排方效忠帶領一千名騰驤四衛前去宣旨。
如此,晉王殿下手上也有了人手,辦起事來更為方便。”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開口問道︰“方大伴,這些奏疏都是陝西送來的嗎?”
方正化點頭稱是。
朱由校將手中的奏折往案幾上一扔,嘆了口氣說道︰“看來朕真不該把郭允厚放出京去。
原本安排了溫體仁一同前往,想著能夠萬無一失,不成想郭允厚還是給朕闖出了大禍。”
听到這話,方正化也好奇起來,小心問道︰“陛下,不知郭老大人闖出什麼禍了?”
朱由校無奈地將一本奏折扔過去,說道︰“你自己看吧。”
方正化打開奏折,看完之後,整個人也愣住了。
這位郭老大人竟然在陝西把查辦的貪官污吏的祖墳都給挖了,以至于陝西的官員們紛紛上奏彈劾。
看完後,方正化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陛下,是否需要下旨,讓郭老大人別再挖掘這些犯案官員的祖墳了?”
朱由校聞言,冷笑一聲說道︰“郭老摳這事辦得雖然有些上不得台面,但從這些官員火急火燎上奏彈劾的樣子來看,恰恰說明他們是真怕了。
朕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知道君子畏威不畏德,他們怕了,才不敢胡作非為,才能用心做事,這總比朕苦口婆心跟他們講道理要強得多。
不過這事郭允厚的理由勉強站得住腳,只要不過分,就由他去吧!
如今楊漣不是在錦衣衛擔任掌刑千戶之職嗎?
他最近閑得沒事干,整天在京城里瞎折騰,淨找些雞毛蒜皮的事。
傳朕旨意,給楊漣賜一把尚方寶劍,在讓他帶一千錦衣衛趕赴陝西,協助溫體仁、郭允厚辦案。
順便把這些陝西官員彈劾郭允厚的奏章也給送去,讓楊漣好好查查這些彈劾郭允厚的官員。
至于那個陝西巡撫劉策是東林余孽,告訴溫體仁和郭允厚,一旦證據確鑿,便讓楊漣將這劉策當著陝西百姓的面給朕剝皮楦草,誅其九族。
同時告訴楊漣,讓他盡管放心大膽地去干,出了事有江兄和田爾耕幫他頂著。”
方正化聞言,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陛下放心,老奴這就去辦。”
此時,正在錦衣衛鎮撫司衙門翻閱各種典籍的楊漣,身著飛魚服,腰挎繡春刀,身旁坐著張五爺。
片刻後,楊漣轉頭,滿臉恭敬地問道︰“師父,這笑刑是何種刑罰?
為何典籍之上並沒有記載具體行刑的方法。”
張五爺聞言,喝了一口茶,笑著說道︰“這事你算問對人了。
所謂笑刑,就是將犯人四肢固定好,在其腳掌涂抹蜂蜜,牽來一只山羊舔食。
山羊的舌頭上帶有倒刺,犯人會因此狂笑不止,最終氣絕身亡。”
楊漣听完,趕忙提筆,將這缺失的笑刑內容補了上去。
看著自己這個如此上進的弟子,張五爺滿臉笑意。
隨後,楊漣將典籍整理好,轉身坐在張五爺旁邊。
滿臉沮喪,嘆息一聲說道︰“師父,弟子擔任錦衣衛這麼長時間了,也沒辦過什麼像樣的案子,平日里盡處理些雞鳴狗盜的小事。
要不您老人家在檔案室挑幾份貪官污吏的罪證,交給弟子去辦,弟子保證辦得漂漂亮亮。”
張五爺聞言,笑著說道︰“你想什麼美事呢?
錦衣衛檔案室里存放著多少官員的黑料,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都罪該萬死。
處置他們需要合適的時機和理由,照你這麼個干法,恐怕大明朝現有的官員都得被你殺得百不存一了。”
楊漣聞言,整個人無精打采,但他心里明白,張五爺說的是事實。
就在此時,一名錦衣衛匆匆前來稟報︰“啟稟五爺、楊千戶,宮里來人了。”
張五爺聞言,開口問道︰“什麼事?”
錦衣衛趕忙說道︰“宮里方公公前來宣旨,是給楊千戶的。”
楊漣聞言,看向張五爺。張五爺笑著說道︰“這不剛才還念叨著沒事干,事情這不來了嗎?
走,一起去接旨。”
來到大堂之後,只見方正華捧著聖旨,身後的小太監還捧著一柄尚方寶劍,和一摞厚厚的奏章。
楊漣、張五爺等人趕忙下跪。
方正化直接將聖旨內容宣讀了一遍,讀完之後,楊漣愣在當場。
方正化笑著將聖旨塞到楊漣手中,說道︰“楊大人,別愣著了呀,趕緊接旨。”
楊漣這才回過神來,趕忙領旨謝恩。
隨後,方正化又將尚方寶劍和奏章遞給楊漣。
楊漣一手拿著聖旨,一手握著尚方寶劍,抱著一摞奏章整個人呆立當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方正化見狀,也沒多說什麼,和張五爺笑著打了聲招呼之後,便告辭離開。
就在方正化走後,楊漣看向張五爺,滿臉激動地說道︰“師傅,弟子這次可算是遇到好差事了。”
張五爺聞言,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去吧,這也算是皇上對你的一次考驗,盡管放心大膽地去干,真要出了事,還有皇上幫你頂著呢。”
楊漣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隨後立刻點齊一千錦衣衛出京,直奔陝西而去。
楊漣此刻斗志昂揚,滿心歡喜,一心準備大干一場。
他一邊率領著錦衣衛直撲陝西,路上也沒忘記朱由校讓方正華交給他的那些彈劾郭允厚的奏章,拿出來仔細翻閱。
楊漣看得目瞪口呆,沒想到這位郭老大人手段竟如此狠辣,連貪官污吏的祖墳都挖了。
不過,他覺得這倒確實是個別具一格的“刑罰”,于是趕忙拿筆記錄下來。
打算等事情辦完回京城後,也把這挖掘貪官污吏祖墳的“刑罰”記錄到錦衣衛的刑法之中。
與此同時,在山西太原的晉王府,朱求桂原本正享用著山珍海味,喝著美酒,看著歌姬翩翩起舞,盡情享受著愜意的人生。
忽然,一名王府內侍從匆匆前來稟報︰“啟稟殿下,京城來了宣旨天使,請殿下前去接旨。”
朱求桂聞言,愣在了當場。
他自認為如今一直安分守己,從不敢胡作非為,平日里出門遇到老太太都會扶一把,還時常照顧底層宗室,救濟太原有困難的百姓,堪稱大明模範好藩王,怎麼想也不該有人來找自己麻煩。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宣旨的是什麼人?”
侍從趕忙開口稟報︰“回殿下的話,是司禮監方公公的干兒子方孝忠,還帶了一千名騰驤四衛。”
朱求桂听完,頓時手腳發軟,嘴里念叨著︰“完了完了,這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栽贓陷害本王,不然也用不著騰驤四衛出馬啊。”
說著,眼眶中泛起了淚花。
他繼承王爵以來,既沒有欺壓百姓,也沒有貪污受賄、殘害百姓,至于晉王府下轄宗室之前干的那些壞事,自從江寧等人來到太原之後,他朱求桂可是第一時間當了“污點證人”,戴罪立功了。
如今這架勢,肯定是有人在皇帝面前告了自己的黑狀,自己無論如何也要進京去喊冤。
想到這里,朱求桂咬了咬牙,趕忙起身,領著侍衛匆匆來到王府承運殿。
剛一見面,方孝忠還沒開口,朱求桂便趕忙跪倒在地,態度十分恭敬。
方孝忠見狀,取出聖旨,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王朱求桂賢明遠播,奉公守法,忠君愛國,乃我大明宗室不可多得之賢王。
現冊封其為宗人府右宗正,協助信王朱由檢掌管大明宗室事務。
如今,陝西秦王朱存極與巡撫劉策勾結,欺上瞞下,殘害百姓,無惡不作。
特命晉王朱求桂前往陝西,將秦王朱存極押解回京進行審問,並徹查秦王府下轄宗室,但凡有胡作非為、欺壓百姓、藐視王法之徒,一律押解回宗人府受審。欽此!”
看著跪在地上沒有反應的朱求桂,方孝忠趕忙小心開口提醒道︰“晉王殿下,還請接旨。”
朱求桂趕忙抬起頭來,激動得不能自已。
原本以為是來抓自己的,沒想到居然是讓自己去抓秦王,看來朝廷和皇上對自己還是很信任的,自己如今也有了為國出力的機會,說什麼也要好好表現。
隨後,他趕忙接過聖旨,並讓身旁內侍拿來兩個小箱子送給方孝忠。
方孝忠見狀,不明所以,開口問道︰“晉王殿下,這是?”
朱求桂笑著說道︰“小方公公前來宣旨,路途遙遠,本王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這是本王在王府之中閑暇時種的‘豆子’。
這一箱是給小芳公公的,另外一箱還請小芳公公帶回京師,送給方公公,嘗嘗本王的‘手藝’。”
方孝忠聞言,打開箱子一看,整個人都驚呆了,箱子里全是拇指大小的金豆子。
好家伙,這少說也得幾百兩黃金了,沒想到這位晉王殿下出手如此大方。
但方孝忠仍是滿臉惶恐地說道︰“晉王殿下,這可折煞奴婢了,宣旨跑腿本就是奴婢分內之事,怎敢受殿下如此大禮。”
朱求桂聞言,趕忙一臉正色地說道︰“小芳公公說這話可就見外了,不過是本王在王府種的點‘豆子’,請小芳公公和方公公品嘗一下,這又不是什麼大事,盡管收下便是。
小芳公公若是不收,本王可就不去陝西了。”
听到朱求桂這話,方孝忠心中暗嘆,這位晉王殿下看來是很想進步呀,眼神之中完全沒有行賄的意思,只剩下對朝廷的效忠和為國盡力的渴望。
隨後,他便也不再推辭,直接將兩箱“豆子”收了起來。
看到方孝忠收下兩箱金豆子,朱求桂笑著問道︰“小方公公,不知聖旨上可規定了動身日期?”
方孝忠聞言,搖了搖頭,笑著說道︰“聖旨之上並未規定日期,只是如今督察院左都御史溫大人和戶部尚書郭大人也在陝西辦案,殿下這邊若是沒有其他事,咱們應當盡快動身。”
朱求桂听完點了點頭,轉頭對身旁的幾名內侍說道︰“立馬給本王收拾東西,本王要和小方公公前往陝西辦案。
就給你們半個時辰時間,要是收拾不好,全部去王莊種地!”
身旁幾人听完,立刻領命離開。
方孝忠暗自感嘆,這位晉王殿下果然是忠君愛國的好晉王呀。
原本以為在王府怎麼也得收拾上幾天時間,沒想到這位晉王殿下只用半個時辰就要準備妥當。
半個時辰之後,晉王朱求桂和方孝忠騎著馬,領著一千名騰驤四衛士兵,浩浩蕩蕩地直撲陝西而去。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