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各地那些陽奉陰違、對抗朝廷教學改制的地方官員,陸陸續續被押解進京。
緊接著,朱由校在大朝會上對這些官員進行審判。
但見大殿之上,足足三十多名各地官員跪伏在地。
朱由校雙目冰冷如霜,神色威嚴,冷冷說道︰“朝廷推行改制教學,意在造福天下學子,讓寒門子弟也能有入朝為官、為國效力的機會。
而你們,為了一己私利,竟敢對抗朝廷政令,你們的良心難道都被狗吃了?
想當初,你們同樣是歷經十年寒窗苦讀,才考取功名,獲此官職。
如今,不過是戴上烏紗帽、穿上官袍,便妄圖徹底堵死底層百姓的晉升之路,你們的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朝廷的官職,乃是朕賞賜給你們的,並非你們祖傳下來的。
難道你們還想將寒門學子的出路徹底斷絕,把這官職世世代代傳下去不成?”
在場的一眾官員,皆被嚇得面如死灰,不敢抬頭直視。
朱由校坐在御階之上,繼續說道︰“太祖爺曾說,‘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太祖爺出身貧寒,卻能奪得天下,如今傳到朕手中,已歷經兩百余年。
當年那些位極人臣、權傾朝野的官員,又有哪一家能將官職傳承至今?
最多不過是留下一份功勛罷了。
你們一個個當了官,有了特權,便妄圖將這特權緊緊攥在手中,為此不惜堵死底層百姓和寒門學子的上升通道。
捫心自問,就憑你們這德行,這特權和富貴你們守得住嗎?
所謂父母官,就該把天下百姓當作父母一般對待,要像孝順父母那樣為百姓謀福祉。
可你們呢?
卻肆意欺壓、盤剝百姓。你們的罪證,今日東廠和錦衣衛都已呈到朕面前,要不要自己瞧瞧?”
言罷,朱由校一揮手,幾名錦衣衛立刻抬上幾口大木箱子。
剎那間,大殿內一片死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眾人心里明白,今日皇上能拿出這些官員的黑料,那其他人的呢?想到這兒,不少官員瞬間渾身發冷,仿佛墜入冰窖。
就在這時,朱由校站起身來,沉聲說道︰“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蒼天難欺。
你們在朝為官,替朕治理一方,朕給你們發放俸祿。
但朕不事耕種,你們的俸祿從何而來?
那都是大明千千萬萬底層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頭辛苦勞作,繳納上來的錢糧賦稅,朕再將其發放到你們手中。
如今,你們這群敗類,吃著百姓的血肉,還要堵住他們的生路,朕又怎能輕易饒恕你們?
既然朕效仿太祖年間推行社學,那便效仿到底。
傳旨昭告天下,啟用太祖《大誥》,今後但凡貪污腐敗、欺上瞞下、禍害百姓者,皆施以剝皮楦草之刑。
另外,在午門之外,重新設立登聞鼓,由東廠、錦衣衛、都察院選派監察御史值守。
百姓若遇不公之事,當地官府不作為,百姓皆可頭頂太祖《大誥》進京向朕告御狀,朕自會親自審理相關案件。
一經查實,涉事官員全部依照太祖《大誥》明正典刑。
你們這群人,貪污受賄、欺壓百姓、營私舞弊,無惡不作,朕便依照太祖《大誥》,判你們剝皮楦草之刑。”
听到朱由校這番話,在場幾十名官員中,瞬間有數人當場昏死過去。
其余官員也無不噤若寒蟬。剝皮楦草,那可是太祖朱元璋懲治貪官污吏的極刑。
如今當今皇上居然重新啟用這條刑法,還恢復了太祖《大誥》,允許百姓以民告官。
如此一來,今後他們這些當官的,一旦貪污腐敗被查出來,面臨的將是何等慘烈的刑罰,想想都令人膽寒。
反觀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等一眾重臣,面色皆平靜如水,無一人開口勸誡。
對于一眾保皇黨官員而言,皇上重啟太祖年間《大誥》,設立登聞鼓,這皆是造福百姓的善舉,同時也是打擊貪官污吏的有力手段。
反正他們這些保皇黨官員,如今緊跟皇上步伐,既得富貴又有前程,只要不胡亂伸手,好好干,《太祖大誥》用不到自己頭上。
畢竟,為了些許銀子,搭上自己的性命和一家老小,實在得不償失。
隨後,朱由校大手一揮,一群錦衣衛徑直走上大殿,將一眾官員全部押了下去。
就連楊漣、左光斗這兩位鐵骨頭和硬漢子,此次也出奇地沒有反對。
左光斗早已在鄒元標的影響下,痛改前非,如今一心擁護朝廷新政。
而楊漣,經過上次趙南星、葉向高圖謀叛亂之事,感覺自己多年堅守的信念和理想瞬間崩塌,幾乎一蹶不振。
好在經過左光斗的耐心開導,楊漣如今將矛頭對準了貪官污吏和江南士紳。
他曾揚言道,自己飽讀詩書,自認鐵骨錚錚,一心為國為民,到頭來卻淪為他人笑柄。
說到底,自己是被東林士紳給耍弄了,這份奇恥大辱,他楊漣如何能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不是恩師鄒元標阻攔,楊漣差點就主動請纓前往江南收拾東林士紳,以雪此恥。
如今,江南是去不成了,但在京城,楊漣覺得自己不能無所作為,必須做點事來洗刷恥辱。
不然等江寧和魏忠賢這兩人回京,還不知道要怎麼嘲笑自己呢。
在楊漣心中,依舊把江寧和魏忠賢當作“禍害”,不過並非那種禍國殃民的禍害,而是專禍害自己的“禍害”,畢竟他楊漣在江寧和魏忠賢手中吃了太多苦頭。
想到這兒,楊漣出列,說道︰“陛下臣有話說。”
看到近來消停了好一陣子的楊漣站出來,朱由校微微一怔,但隨即也不好不讓他開口。
畢竟鄒元標對朝廷忠心耿耿,還為此忍辱負重,與東林黨人徹底決裂,自己也不便再刻意為難楊漣,便點頭道︰“準奏。”
這時,楊漣一臉嚴肅地開口說道︰“啟稟陛下,陛下依照太祖年間的剝皮楦草之刑,懲處這些對抗朝廷政令的貪官污吏,實在是大快人心,順應民心之舉。
臣願毛遂自薦,擔任監斬官。”
听到楊漣這話,在場的一眾大佬都愣住了。
剝皮楦草之刑,何其慘烈,他們雖未親眼見過,但在大明官場混的,對此早有耳聞,畢竟太祖朱元璋的威名與手段太過響亮狠辣。
這種差事,連保皇黨官員都沒人敢接,沒想到楊漣這個硬骨頭居然主動站出來攬下這活兒,他們簡直以為自己听錯了。
朱由校同樣心中詫異不已,但稍作思索便明白了。
楊漣如今對江南東林士紳恨之入骨,連帶對整個大明官場都心存不滿。
江南那邊如今有鄒元標和官應震在,楊漣心中的怒火無處發泄,便把矛頭對準了這些對抗朝廷改制教學的貪官污吏。
想到這兒,朱由校點頭道︰“愛卿既然主動請纓擔任監斬官,朕便準了。
明日便由愛卿在西市牌樓親自監斬。”
楊漣听到朱由校稱呼自己為“愛卿”,瞬間激動得熱淚盈眶。
已經多久了,朱由校沒有這般稱呼過自己,以往都是直呼其名。
沒想到如今朱由校又重新稱自己為“愛卿”,看來皇上已經原諒了自己之前的愚蠢行事了。
想到這里,楊漣心中豪氣頓生,暗自發誓一定要好好干,做出些成績給皇上瞧瞧,證明他楊漣的本事絲毫不比江寧和魏忠賢差。
隨即,他一臉正色地領命。
………
朱由校散朝之後,剛返回御書房,方正化便領著坤寧宮的小太監進入殿內。
小太監趕忙行禮,恭敬說道︰“啟稟陛下,皇後娘娘請陛下去坤寧宮用膳。”
朱由校听後,原本煩躁的心情瞬間舒緩了許多,隨即點頭道︰“你去回稟皇後,稍後朕便過去。”
小太監領命,匆匆離開。
之後,朱由校換上一身便服,在方正化的陪同下來到坤寧宮。
只見張嫣已親自下廚,準備了一桌精美的飯菜。
看著眼前冒著熱氣的飯菜,朱由校心中感慨萬千,暗自感慨︰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才是正常人過的生活啊。
二人用膳完畢後,朱由校便陪著張嫣前往御花園去喂熊貓。
只見兩只熊貓正抱著竹子吃得津津有味,張嫣笑著說道︰“陛下,沒想到大寶二寶長得這麼快,依臣妾看,再過不久,它們恐怕就能長得如成年人一般大小了。”
朱由校也點頭,笑著附和︰“是啊!
到時大寶二寶也該生小寶了。”
听到朱由校的話,張嫣面色羞紅,低聲嗔怪道︰“陛下,怎能如此胡言亂語呢?”
朱由校聞言,哈哈一笑,說道︰“寶珠,你也該給朕生個孩子了。”
張嫣听聞,頓時雙手捂住臉頰。朱由校見狀,大笑出聲,上前一把將張嫣擁入懷中。【具體內容大家自行腦補??】
方正化瞧見這一幕,趕忙退到一旁,輕輕一揮手,一眾宮女太監便紛紛退下。
………
與此同時,楊漣下朝後來到錦衣衛鎮撫司衙門前。
望著這個平日里與自己針鋒相對的衙門,楊漣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便是江寧,以及江寧那永遠掛在嘴邊的微笑。
想到此處,楊漣不由苦笑一聲,原本以為的敵人,到頭來竟是同一陣營的盟友,而那些自己曾以為的盟友,卻把自己當猴耍,當真是造化弄人。
這時,一名錦衣衛見身著官服的楊漣站在門口,冷聲問道︰“不知這位大人前來鎮撫司衙門所為何事?”
楊漣一臉正色道︰“本官乃督察御史楊漣,奉陛下旨意,明日將親自監斬此次對抗朝廷政令的一眾犯官,有事需與你們錦衣衛的張五爺商議。”
那錦衣衛不敢怠慢,趕忙將楊漣請了進去。
此時,張五爺正坐在院中,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悠然地喝著茶。
听到錦衣衛稟報楊漣求見,便讓人將其請進。
楊漣看著眼前這位身著布衣,滿頭白發,身形消瘦,宛如落魄老秀才的老者,不敢有絲毫輕慢,趕忙行禮道︰“見過張五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五爺笑著說道︰“楊大人請坐,不知楊大人前來所為何事?”
楊漣一臉嚴肅地說道︰“今日陛下在大朝會上下旨重啟太祖《大誥》,並對先前押解進京的一眾對抗朝廷改制教學的官員處以剝皮楦草之刑。
只是這剝皮楦草之刑僅施行于太祖洪武年間,如今時過境遷,已無人知曉。
所以本官特來鎮撫司衙門,詢問五爺是否知曉這剝皮楦草之刑該如何行刑。”
張五爺听後,倒吸一口涼氣,問道︰“剝皮楦草之行嗎?”
楊漣點頭。張五爺沉默半晌後說道︰“這剝皮楦草之刑,自太祖洪武年間後便被廢除了,具體如何行刑,僅記載于錦衣衛典籍之中。
老夫年輕時看過,卻沒機會嘗試,如今也記得不太清楚了。”
听到這話,楊漣頓時坐不住了,趕忙站起身說道︰“還請五爺再好好想想,或者那典籍還在嗎?
本官願親自幫忙查閱。”
張五爺听了,還以為自己老糊涂听錯了,心想眼前這個當官的莫不是個瘋子?
剝皮楦草之刑何等殘酷,一般官員避之不及,他竟然還主動要求查閱。
看來自己真是老了,如今朝堂上什麼樣的人都有。
隨後,張五爺讓人取來典籍,楊漣趕忙接過,在一旁仔細查閱起來。
之後,他將記載的方法告知張五爺,並依據張五爺多年行刑經驗,一一耐心詢問細節。
不多時,關于剝皮楦草之刑的行刑方法便研究得差不多了。
楊漣激動得難以自已,隨後與張五爺商定好相關事宜,便匆匆告辭離去。
望著楊漣離去的背影,張五爺無奈地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道︰“做事認真,一點就通,天賦異稟,心狠手辣,倒是個好苗子,可惜走了文官的路,實在是屈才了。
不然倒也能繼承老夫的衣缽,擔任錦衣衛第一用刑高手了。”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