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朝第一攪屎棍

第270章 雨過天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終南九道 本章︰第270章 雨過天晴

    隨著傾盆大雨落下,仿佛老天有意要將這場因叛亂而發生的殺戮痕跡徹底清洗干淨。

    在接下來的兩天內,京城中所有參與此次謀逆的東林黨及其他相關黨派官員,全部被一一捉拿歸案,並被株連九族。

    參與謀逆的勛貴也被全部抄家,並株連三族。

    此次東林謀逆一案也漸漸平息。

    …………

    京城也開始恢復到往日的繁華景象,皇黨一眾官員更是干勁十足。

    這其中,最忙碌的當屬戶部尚書郭允厚,無論走到哪里,他都拎著算盤和賬冊,每次抄家,都笑得合不攏嘴。

    隨著京城內參與謀反作亂的官員家產被盡數抄沒,郭允厚心里樂開了花。

    看著手中厚厚的賬冊,暗自思忖︰“好你個江大人,去四川發財都不帶上我老郭。

    不過我老郭運氣好,在京城照樣能為大明發光發熱,增加國庫存銀,而且還是這種抄家的無本買賣。”

    郭允厚忽然意識到,當初自己一時沖動,給朱由校撥了二百萬兩銀子重修三大殿,這一舉動簡直英明至極。

    不然的話,這抄家的美差還真不一定能輪到自己頭上。

    與此同時,京城的百姓也隱隱感覺到朝廷必定發生了重大變故。

    雖說朱由校和江寧早有安排,但仍有部分百姓目睹了事件的一些片段。

    不過沒過多久,錦衣衛便找上門去,給了這些百姓一筆封口費,並嚴令不許亂說。

    就連沉寂多日的《天啟時報》,也再度成為京城百姓茶余飯後的談資。

    其頭條赫然寫著︰東林黨人葉向高、趙南星與一眾勛貴相互勾結,通敵賣國,出賣大明軍事情報給遼東建奴和塞外蒙古林丹汗。

    一時間,趙南星和葉向高被京城百姓痛罵為賣國賊。

    而遠在塞外蒙古的林丹汗和遼東的努爾哈赤,還渾然不知自己莫名其妙就背了這麼一口大黑鍋。

    與此同時,張五爺坐鎮錦衣衛鎮撫司衙門。

    田爾耕則陪同鄒元標、官應震前去捉拿趙南星、葉向高等一眾東林黨官員的九族。

    趙南星本是北直隸正定府高邑縣人,自然成為第一個被開刀的對象。

    這在當地瞬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趙南星身為東林大佬,在家鄉聲望極高。

    頓時,不少學子甚至當地縣令都開口為趙南星喊冤。

    但隨著另一位東林大佬鄒元彪的出現,原本還喊冤叫屈的一眾學子和官員紛紛閉上了嘴。

    畢竟鄒元彪在東林黨內的地位和聲望都在趙南星之上,他的到來,無疑是徹底坐實了趙南星通敵叛國的罪名。

    隨後,趙南星的九族盡數被捉拿歸案,田爾耕更是趁機將其部分門生故吏一並拿下。

    鄒元標對此並未多說什麼,官應震則對鄒元彪佩服不已。

    他心里清楚,若不是鄒元標親自出馬,就憑自己和田爾耕,恐怕不動用武力,還真解決不了趙南星的九族。

    隨後,眾人一路南下,將參與謀逆的其他東林黨官員,如禮部左侍郎孫慎行、工部右侍郎孫如游等一眾官員的九族全部緝拿。

    罪名清一色都是通敵賣國。原本不少人對此持有懷疑態度,但听聞此次辦案的欽差竟是東林黨魁首鄒元彪,一瞬間,那些滿心疑惑的人紛紛不再言語。

    鄒元標的門生故吏們紛紛為其吶喊助威,然而,仍有不少東林黨人痛斥鄒元彪是殘害同門的劊子手,說他已經淪為朝廷鷹犬,與江寧的江黨、魏忠賢的閹黨攪和在了一起。

    對此,鄒元彪不做任何解釋。

    在京城之中,保皇黨一眾官員借此機會,提拔了一批出身清白、辦事能力出眾的年輕官員,開始填補因東林黨官員被清洗而空出的職位。

    如今,京城再無東林黨人的蹤跡,朝堂之上僅剩下保皇黨和清流黨。

    所謂的清流黨,便是以鄒元標為首,楊漣、左光斗等一眾官員組成。

    其余的則是保皇黨官員,細分為江寧的江黨和魏忠賢的閹黨。

    一時間,朝堂上下人心振奮,沒了東林黨這群拖後腿的,所有官員辦事都格外賣力。

    ………

    數日之後,朱由校處理完政務,便陪著張嫣在御花園中觀賞江寧送來的兩對大熊貓。

    看著那四只圓滾滾、胖乎乎、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張嫣滿眼都是喜愛之色。

    朱由校也時不時親自給熊貓喂喂竹子,笑著說道︰“江兄還真是有本事,出門打仗還能給朕弄來這種稀罕玩意兒。”

    張嫣聞言,笑著回應道︰“江大人與陛下親如手足,有了好東西,第一時間肯定是想著陛下的。

    不如將其中一對送到江大人府上,您看如何?”

    朱由校點頭稱是,說道︰“寶珠這個提議甚好,回頭挑選一對給江兄送去。”

    這時,張嫣又笑著問道︰“陛下,臣妾想請江大人的兩位夫人來宮中坐坐,可以嗎?”

    朱由校笑著點頭說道︰“當然可以!

    江兄的兩位夫人雖說出身青樓,但都是知書達禮的好女子,你沒事就與她們多親近親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嫣笑著點頭答應。

    隨後,朱由校陪著張嫣看了一會兒大熊貓,之後從中挑選出兩只,讓人直接給江寧送到府上,便返回御書房開始處理政務。

    此時,御書房外方孝忠守在殿外,大殿之中,朱由校坐在龍椅之上,方正化站在身旁,張五爺則站在大殿中央。

    只見朱由校笑著說道︰“張五,你在錦衣衛當差四十年了,執掌錦衣暗衛也有二十年了。

    此次江兄安排你作為後手,以防局勢失控,你做得很好,沒有讓朕和江兄失望。”

    張五爺趕忙說道︰“老臣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一天是錦衣衛,一輩子都是。

    不管是錦衣衛百戶,還是錦衣暗衛指揮使,都是為陛下盡忠。”

    朱由校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你的徒弟高文才跟在江兄身邊做事,回頭有合適的機會,朕便會提拔重用他。”

    張五爺聞言,趕忙謝恩︰“謝陛下厚愛。”

    這時,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朕一直不太清楚,當年成祖永樂爺重啟錦衣衛之時,分別設立了明面上的錦衣衛指揮使,還有暗地里的錦衣暗衛指揮使,一明一暗。

    但歷經數代,幾經變故,如今錦衣暗衛有多少人?”

    張五爺恭敬答道︰“回稟陛下,自從江大人執掌錦衣衛以來,數次清理整頓,將錦衣衛治理得煥然一新。

    如今,錦衣衛明面在冊共五萬人,其中京師一萬人,其余四萬人分散在全國各地。

    這其中有三千人是錦衣暗衛,規模雖說遠不及成祖永樂時期,但如今的錦衣衛辦事效率堪比太祖年間的錦衣衛。”

    朱由校听完,點頭道︰“看來朕當初把錦衣衛和錦衣暗衛都交給江兄,這步棋走對了。”

    張五爺一臉正色,同樣點頭說道︰“陛下英明。

    江大人能力卓絕,錦衣暗衛自土木堡之變後,實力受損嚴重,後來又數次遭文官借機清洗,直至世宗嘉靖爺重用,才稍有元氣恢復。

    奈何當年指揮使陸炳大人離奇身亡,致使錦衣暗衛未能重回巔峰。

    到了神宗萬歷年間,更是對錦衣衛放任自流,自生自滅。

    若不是江大人執掌錦衣衛,恐怕再過幾年,錦衣暗衛便會徹底消亡。”

    朱由校听後,不禁深深嘆息,心想自己這些祖宗不僅幫不上忙,反倒盡添亂,尤其是自己的爺爺神宗萬歷皇帝,給自己留下這麼一個爛攤子。

    隨後,朱由校說道︰“張五,這些年你辛苦了。

    若有什麼要求,盡管跟朕提。”

    張五爺笑著搖頭,說道︰“老臣有生之年能看到錦衣衛重振雄風,便已心滿意足,別無所求。”

    朱由校說道︰“今後若有任何事,你既可直接進宮找朕,也能與江兄直接商議。”

    張五爺趕忙點頭稱是。

    就在這時,朱由校站起身,走到張五爺身旁,沉聲問道︰“張五,朕有一事問你,你務必如實稟報,不得隱瞞。”

    張五爺點頭道︰“陛下請問。”

    只見朱由校神色凝重,緩緩開口︰“當初父皇駕崩之時,其中究竟牽扯了多少人、多少事?

    朕這些年一直在派人調查。

    東林黨人涉事其中,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其他幾股勢力呢?”

    張五爺臉色陰沉,回道︰“回稟陛下,先帝登基之時,錦衣衛和錦衣暗衛勢力極為薄弱,未能查到太多有用消息。

    但據老臣所知,當年齊黨、楚黨、浙黨與東林黨,還有當年的鄭貴妃,數黨爭斗不休。

    而在這背後,還有一股行事極為隱秘的勢力。

    老臣只曉得這股勢力與東林黨淵源頗深,至于其他詳情,老臣確實不知。”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張五爺趕忙行禮,隨後匆匆離去。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沉思良久。

    這時,方正化小心翼翼地開口道︰“陛下,張五爺所說與老奴查出來的情況相同。

    種種跡象表明,東林黨背後確實存在一股更為龐大的勢力,且行事極為隱秘,目前尚未查到任何與之相關的有用信息。”

    朱由校點頭,沉聲說道︰“這便是朕一直沒下定決心徹底清洗東林黨的原因。

    拍蒼蠅容易,打老虎難啊。

    安排人手繼續秘密調查。”

    方正化趕忙領命。

    隨後,朱由校神情復雜地說道︰“方正化,稍後你去見見福王府的趙全德,讓他回去告知福王,就說朕有事找他,讓他得空進京一趟,朕要與他面談。”

    方正化趕忙領命,隨後匆匆離開。

    此時,大殿內空無一人。朱由校坐在龍椅上,緩緩開口,似是自言自語,又似在與遠方之人傾訴︰“江兄啊,天下局勢,錯綜復雜,縱然變幻無常,但心有壯志,便無事不成。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兄弟二人聯手,亦可勝天半子。

    天下如棋局,唯你我執棋。

    大明立國至今近二百六十載,從建元洪武,立國大明,文武之爭到靖難之役、遷都順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七下西洋,永樂盛世,到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再到奪門復闢。

    成化犁庭,孝宗放權,致使文官尾大不掉。

    到武宗收天下兵權、力壓文官,劉瑾身死,武宗駕崩。

    到世宗即位大禮儀之爭,隆慶開關,神宗繼位,張居正獨攬大權十年,造就萬歷中興的盛世景象。

    神宗皇帝本應是大明中興之主,奈何為一己之私清算張居正,使改革大業付諸東流。

    後罷朝二十八年,窮奢極欲,獨寵鄭氏母子,更欲廢長立幼,致使朝綱敗壞,黨爭四起,至此大好局勢毀于一旦。

    父皇登基一個月,壯志未酬,便驟然駕崩後,從此無數忠臣良將卷入黨爭,朝局動蕩不安。

    大明一路走來,其中的艱辛與苦難,實難向外人道也。

    所幸朕遇到了你,江兄,讓朕有了整頓朝綱、肅清吏治、振興武備的底氣。

    朕心中有大志,江兄你有經緯之才。

    放眼天下,懂朕者,唯你一人。

    真正懂你者,也唯有朕一人。

    你我兄弟以天下為棋局,滿朝文武為棋子,雖身處洪流,卻能洞悉時局。

    然而,前路艱難險阻,難以預料。

    先是東林黨獨攬朝綱,勛貴通敵賣國,如今東林黨更是陰謀造反。

    這世間從不乏狼子野心之輩,前有遼東建奴野心勃勃,中有奢崇明起兵反叛,西南動亂。

    江南東林士紳野心勃勃,山東之毒更甚。

    如今你也已開始謀劃布局,若能成功,無疑是拔除了天下百姓身上的一顆毒瘤。

    如今世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就連宗室移藩海外諸事,你也已著手布局。

    你我兄弟籌謀至數十年之後,並非為了個人榮辱,只為讓大明改天換地、煥然一新,讓天下百姓都能挺直腰桿做人啊……”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方便以後閱讀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270章 雨過天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270章 雨過天晴並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