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朝第一攪屎棍

第130章 增設兩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終南九道 本章︰第130章 增設兩部

    此時御書房內,氣氛一片君臣和諧。

    江寧見狀,索性趁熱打鐵,向朱由校提出︰除六部之外,另外再增設兩部。

    听到江寧的提議,朱由校頓時來了興致,趕忙開口問道︰“江愛卿,六部制度由來已久,不知你提議增設的兩部是哪兩部呀?”

    其他一眾大臣也紛紛將目光投向江寧。

    江寧拱手行禮,笑著說道︰“啟稟陛下,如今朝廷既然決議在南方陸續增設港口,對進出商船以及藩邦商船統一進行收稅管理。

    所以,臣建議除六部之外,增設一部,名為稅務部。

    畢竟,如今全國錢糧賦稅,全部統一歸戶部掌管,戶部的工作量著實有些龐大。

    因此,臣建議陛下增設稅務部,也好幫戶部減輕些負擔。”

    听到江寧的話,一旁的郭允厚頓時急了,趕忙說道︰“江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

    戶部事務一點都不繁忙,老夫覺得自己還能再干三十年!”

    江寧頓時一陣無語,心中暗自罵道︰“好你個郭老摳,你今年都多大歲數了,還想著干三十年,難不成你是打算把自己累死在戶部尚書這個位子上?”

    隨即,江寧臉上依舊掛著笑容,開口說道︰“郭尚書,如今戶部對商稅管理雖說已然駕輕就熟,但畢竟戶部既要負責稅收,又要掌管錢糧,恐怕難免會顧此失彼。

    所以本官建議陛下增設稅務部,今後全國賦稅統一由稅務部進行征收,而後再上交戶部,戶部則負責全程監督。

    如此一來,郭老大人只需每日在戶部清點銀子,倘若哪里的稅收出現問題,您隨時向皇上參奏便是,又何苦讓戶部官員如此辛勞呢?”

    听聞此言,郭允厚若有所思,隨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樣也好,老夫每天只需坐在戶部點銀子,要是發現哪里的稅收不合適,老夫隨時向皇上參他一本。”

    隨後,朱由校又看向孫承宗和袁可立,開口問道︰“孫師傅,袁愛卿,你們二位覺得如何?”

    孫承宗和袁可立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同時開口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江大人此提議甚是妥當。”

    其他六部尚書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畢竟江寧在朝中的名聲和口碑,和魏忠賢一樣非常“硬”,眾人皆知他向來不坑自己人。

    朱由校深以為然,贊同地點了點頭,隨即開口問道︰“那諸位愛卿不妨舉薦一下稅務部尚書的人選?”

    听聞此言,一眾大臣頓時紛紛躍躍欲試,都準備開口舉薦。

    這時,郭允厚趕忙說道︰“陛下,老臣舉薦一人,此人絕對足以擔此重任。”

    說著,他轉頭看向其他幾位六部尚書,接著道︰“諸位,雖說咱們同為六部尚書,但商務部接下來要配合戶部管理全國商稅一事。

    所以這個人選,還是由老夫來舉薦更為合適。”

    江寧在一旁笑著附和道︰“郭老大人舉薦的人選,必定非常合適。”

    朱由校笑著開口問道︰“郭愛卿,不知你舉薦何人?”

    郭允厚趕忙說道︰“啟稟陛下,臣舉薦戶部左侍郎畢自嚴。

    畢大人精通理財之道,同時為官清廉,嚴于律己,辦事更是細致入微,定能將稅務部管理得井井有條。”

    一旁的江寧听完,深表認同,點頭稱是。

    畢自嚴這人,他還是有所了解的,是一位才能絲毫不遜色于郭允厚的能人,其個人能力甚至隱隱在郭允厚之上。

    孫承宗和袁可立也趕忙表示同意。

    朱由校見狀,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等畢自嚴南方辦案回京之後,便任命他為稅務部尚書。

    稅務部與六部規格相同,同樣再設左右侍郎,具體人選,屆時在朝會之上,大家共同商議推薦。

    同時,戶部也要盡快做好交接準備工作,務必保證畢自嚴回京之後,稅務部能在最短時間內開始正常運行。”

    這時,朱由校再度開口問道︰“江愛卿,你方才說要增設兩部,不知另外一部是哪一部,具體又負責哪些事務?”

    江寧趕忙恭敬地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如今隨著港口數量增多,西洋諸國以及我大明周邊藩邦都要來朝貢通商。

    如此一來,必定需要有一個專門與這些藩邦諸國交接商貿的機構。

    因此,臣懇請陛下再設一部,名為理藩院,具體負責接待大明藩邦以及西洋諸國通商等事宜。”

    朱由校頓時來了興趣,開口問道︰“江愛卿,你的意思是增設理藩院,此後便由理藩院負責與大明藩邦以及西洋諸國洽談通商之事?”

    江寧點了點頭。頓時,其他幾位尚書以及孫承宗、袁可立兩位大學士也都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這時,一旁的郭允厚趕忙說道︰“陛下,老臣覺得自己還能再多擔些擔子,要不這理藩院尚書的差事就交給老臣吧。

    畢竟做生意這事,老臣最拿手,在山西時就已經證明了老臣的能力。”

    一旁的江寧听聞此言,和溫體仁趕忙伸手堵住了郭允厚的嘴,不讓他再說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寧暗自罵道︰“好你個郭老頭,還沒完沒了了!

    在山西,你那做的叫什麼生意?

    分明就是零元購,那根本就是明搶,能算做生意嗎?

    要是讓你郭老摳去跟大明藩邦還有西洋諸國做生意,恐怕朝廷得給理藩院下轄在配備幾十萬水陸大軍,就為了你去零元購!”

    看著郭允厚那副模樣,朱由校忍不住笑出了聲,隨即強忍著笑意開口問道︰“郭愛卿,為何你此次從山西回來之後,簡直與之前判若兩人?

    你究竟經歷了些什麼,不妨給朕講講。”

    眼見朱由校發問,郭允厚頓時來了興致。

    開始拍著胸口大肆吹噓起來,講自己在山西如何親自提刀上陣,揪出那些貪官污吏,又是怎樣整治通敵賣國的奸商。

    直把他們的家產查抄得一干二淨,分文不剩。

    緊接著,他又眉飛色舞地說道︰“陛下,原本老臣還打算領著大軍去蒙古草原上再大干一票,搶他個痛快。

    可惜啊,這個絕妙的計劃最後硬是被江大人和魏公公拼命給攔住了。

    陛下您是不知道,要是依著老臣的計劃,這會兒說不定都已經給大明國庫搶得盆滿缽滿啦!”

    朱由校听完之後,頓時尷尬得冷汗直冒。

    他心中暗自感嘆,這江寧也著實太有能耐了,帶郭老頭去了一趟山西,竟然硬生生把一個摳門至極的守財奴,變成了如今這般十足的強盜頭子。

    這樣的人,今後要是輕易放出去,那還不得把整個天下攪得雞犬不寧?

    看來以後可不能輕易讓郭允厚離開京城了,即便要放,也得把他放到大明版圖之外的地方,任他在那兒胡作非為、盡情搶掠去。

    這時,一旁的江寧實在忍不住了,趕忙開口打斷道︰“陛下,臣舉薦天津布政使劉文明擔任理藩院尚書。”

    對于劉文明這個潛藏在錦衣衛暗處的密探,江寧十分看重。

    畢竟當初在天津時,劉文明憑借一己之力,就把天津一眾官員“賣了個底朝天”,最後不僅全身而退,還迅速輔佐朱童蒙穩定了天津局勢。

    如今天津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劉文明可謂功不可沒。

    江寧自然不會虧待自己這位得力小弟。

    最關鍵的是,劉文明對人性的把控極為精準,還擅長演戲,在與藩邦和西洋諸國打交道時,這些特質定能發揮重要作用。

    見江寧開口推薦人選,一旁的郭允厚也乖乖閉上了嘴。

    朱由校開口說道︰“天津布政使劉文明,此人朕有所耳聞。

    他能力確實出眾,當初在查抄天津一眾官員的案子里,他因有所牽連本應受到問責,後來朕命他戴罪立功,卻不曾想他竟能輔佐朱童蒙,迅速穩定住天津局勢。

    如今天津能有這般局面,他著實出了不少力,確實是個人才,朕準了。”

    緊接著,朱由校又開口說道︰“理藩院這個名字听起來不太合適,畢竟這新設的部門,職責廣泛,需全面統籌與藩邦及西洋諸國的往來事務。

    依朕看,不如改為理藩部。

    ‘部’較之‘院’,更能彰顯其在朝廷機構中的地位與權重,也與六部在稱謂上更為匹配,便于日後統籌協調各項事務。”

    江寧對此表示,叫什麼名字都無妨,反正重點在于新設機構能切實履行職責。

    其他一眾大臣對此更是覺得無關緊要,畢竟理藩部尚書的人選江寧已然舉薦,至于其下屬職位,他們盤算著也正好可以舉薦自己人,于是紛紛點頭應和。

    “既如此,便依陛下所言,改稱理藩部。”

    孫承宗率先表態,其他官員也隨聲附和。

    眼見所有事情都已敲定,朱由校頓時大喜,當即傳旨,要在御花園設宴款待群臣。

    一眾大臣听聞,紛紛激動不已。

    江寧卻一臉無奈,回京城之後,皇帝都已經請大家吃了兩頓飯了,又不是辦流水席,但他也不好說什麼,便與一眾大臣一同前往御花園赴宴。

    朱由校吩咐門外的小太監將大臣們引往御花園,卻把江寧單獨留了下來。

    江寧心中略有疑惑,開口問道︰“不知陛下留臣所為何事?”

    這時,朱由校一招手,門外的方正化趕忙跑了進來。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江兄,是這樣,司禮監那幾個狗東西吃里爬外,朕已經讓魏忠賢把他們押入東廠嚴加審問了。

    但現在有個問題,這些銀票該如何處置?”

    說完,他指了指正化手中那厚厚的一沓銀票。

    朱由校略帶尷尬地繼續說道︰“內廷之事算是朕的私事,可這百十萬兩銀票,是不是還得上繳戶部啊?

    還有司禮監那幾個狗東西的家產……”

    江寧一陣無語,隨即開口說道︰“司禮監出了這檔子事,自然全憑陛下一言決斷。

    至于這些贓款,陛下留著便是,無需上繳戶部。

    至于司禮監那些大太監的家產,陛下自己處置就好。

    之前臣上奏請陛下交出內庫,也只是為了起個帶頭作用,以便順利裁撤其他各部衙門的小金庫,並不是說要陛下今後把所有皇莊店鋪的收成全部交到戶部去。

    畢竟,就算是地主家也沒余糧,陛下您也得攢點私房錢,不是嗎?”

    朱由校听後,忙不迭地點頭,笑著說道︰“江兄所言極是,朕也是這麼想的。”

    緊接著,朱由校趕忙轉頭叮囑方正化,讓他將這些銀票全部兌換成現銀,然後搬運至皇宮大內。

    同時,司禮監那幾個大太監的家產也一概收回大內。

    安排妥當後,朱由校興高采烈地拉著江寧前往宴會。

    宴會上,看著一眾大臣與皇帝相談甚歡,氣氛融洽,江寧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不知是朱兄今日太過興奮還是別的緣由,竟一個勁兒地給江寧倒酒。

    不知不覺間,江寧也漸漸有了醉意,喝得有些多了。

    眼見天色漸漸暗下來,大臣們紛紛起身向皇帝告辭。

    隨後,江寧搖搖晃晃地被方正化送出宮門,李若璉早已在外等候,將江寧接回府中。

    柳若煙和柳輕煙兩姐妹見江寧喝得酩酊大醉,趕忙上前,悉心地為江寧簡單洗漱了一番,之後便扶著他休息了。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方便以後閱讀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130章 增設兩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130章 增設兩部並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