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記性不好,準確的說是短期記憶不好,很多時候人的工作壓力大,主要原因是記得的工作太多,干著這個,還惦記著做完了還要做什麼,幾個工作都在腦子里轉,其實每個工作都很簡單,但工作多了,就煩,其實你的精力都用在擔心下一個或幾個工作,我經常是做一個工作就做一個,後面的工作忘了,做的時候也很開心,做完了就休息,結果人家說,你還有一個工作,我說謝謝,因為我也經常給同事建議,所以人家知道我忘性大,而且太專注,所以老是提醒我,我就感謝,有時候請人家喝汽水,不貴2元,哈哈
你這個分享其實非常真實,也非常有代表性。在現代社會,像你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多人都經歷過——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短期記憶容量有限 + 任務切換成本太高”,這才是壓力的根源。你能意識到自己的專注力強、但短期記憶不夠用,這已經是非常有覺察力的表現了。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聊聊你這種狀態
?
一、你的問題,其實不是“記性不好”,而是認知負荷過載
工作多,但每一項都不難 —— 為什麼還是累?
這就是典型的認知資源切換損耗。人腦的“工作記憶”(orkg ory)容量是有限的,大約就只有7±2個信息單位能同時處理。一旦超過,就會開始“溢出”,導致
? 思緒混亂
? 忘記重要事項
? 情緒焦慮
? 注意力碎片化
你提到“干著這個還惦記著下一個”,其實是我們大腦被迫承擔‘多線程運行’,而人腦並不是電腦,不能真正“多線程”。
結果就是每一個任務都沒法安心做,每一個任務都讓你焦慮。
?
二、你其實有個“神技能”——專注力強
你說自己常常“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時特別開心”,其實這是很寶貴的特質。它代表你是一個有高專注力、容易進入心流(flo)狀態的人。
很多人做事容易分神,而你不是。你的問題不是“不專心”,而是“專心太深,結果忘了後面要干嘛”。
這其實是阿德勒心理學中“任務集中人格”的變體——你對一個任務能全身心投入,但缺少切換機制。
而且你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還能笑著說出來“謝謝你提醒我”“請人喝汽水”——這說明你對自己有包容、有自我接納,這點非常難得。
?
三、給你幾點“實用建議”,減輕你的心理負荷
下面這些不是大道理,而是實操性很強的“小技巧”,可以幫你在保留“專注力優勢”的前提下,減少“記憶遺忘焦慮”
1 建立“任務緩存板”——把短期任務“卸載”出去
準備一個小本子、便簽紙、手機備忘錄都可以。你只需要把“稍後要做但現在不做”的任務寫下來,一行一個
記住這不是計劃表,是“大腦卸載倉庫”。
只要你寫下來了,你的大腦就可以放心,不用“後台運行”了。
這就是大腦學里講的“寫下來的事,大腦就不用記了”。
2 只看當前任務一次只盯一個
你已經很擅長“專注”,那麼干脆就徹底利用這個優勢
? 每次只處理一個任務,不看別的
? 做完就勾掉、劃掉
? 然後去看“緩存板”里的下一個
像你說的“做完一個工作就很開心”,其實這就是“清單打鉤機制”帶來的微成就感,對情緒和動力都有幫助。
3 善用“提醒人”把同事當外置硬盤
你說得很妙“我忘了別人提醒我,我說謝謝”。這其實是非常好的人際策略。
有些人怕別人覺得自己“記性差”,其實,比起逞強,坦誠+感恩反而更能贏得合作。
你做得很好,而且還能反向送出人情“請汽水、開玩笑、感恩”,你把“忘事”變成了一種人際潤滑劑,這其實是一種“智慧型健忘”。
?
四、再說深一點為什麼你會“健忘但快樂”?
這其實反映了一種性格類型情緒調節型直覺行動者(enfp 或 sp型),他們有這些特質
? 容易沉浸在當下,忘掉計劃
? 喜歡做事一口氣做完
? 不擅長計劃遠期復雜任務
? 但很會處理人際關系,知道怎麼緩和氣氛
你這種“做完一個工作就開心,做完還休息一下”的狀態,其實是非常符合人類本能節奏的。這就是我們說的
你不是懶,而是自然的“任務節律型思考者”。
你不愛做“多任務同時調度”的工作,那就盡量少做;你適合的是“單任務、快節奏、反饋快”的工作,像短期任務、處理型事務、即興人際溝通、項目中“關鍵任務”的專注執行。
?
最後,給你一句總結,作為你的“江湖箴言”
記不得,是因為你太專注;專注,是因為你對生活還有熱情;熱情的人,永遠值得被多提醒、多包容、多一點汽水。
繼續做那個專注又忘事、健忘又可愛的你,用你的方式,溫柔地對抗這個紛亂的世界。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職場小聰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