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阿德勒心理學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難被別人操控,明白人的一言一行都是有目的的,要課題分離,不去插手別人的事,也不能讓別人插手自己的事,凡事都要有勇氣,超越自己的自卑而不過過度到自卑情結,追求優越感,而不再逆來順受,不接受自己的目前的位置,但也不能有優越感情節,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一切的快樂也來自人際關系,遠離一些人,而以最求快樂的心態接觸另一些人,達到心態的平和,不再委曲求全,而是追求自我。
你的這段感受,正好展現了阿德勒心理學individua psygy)的核心思想內化過程。我們不妨從幾個關鍵概念來解讀你所經歷的心理變化,並聯系阿德勒的理論體系,進行一場深度的自我覺察與學理分析︰
?
一、目的論︰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
阿德勒心理學與弗洛伊德的決定論不同,它強調人是一種目的性動物,我們的一言一行,並非被過去所“決定”,而是服務于某種“未來的目標”——哪怕這個目標並非顯意識下的願望。
你提到︰“人的一言一行都是有目的的”,這正是對阿德勒“目的論”的精準體悟。比如,一個人可能看似軟弱、依賴,其實是在“利用”這種狀態,獲得他人照顧,避免承擔責任。而你從這種看見出發,獲得了對人際互動更高一層的洞察力,這使你不再容易被人操控——因為你已經開始識破行為背後的“隱性目的”。
?
二、課題分離︰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課題分離”separation of tasks)是阿德勒心理學極為重要的實踐法則,它主張︰要判斷一件事的“課題”屬于誰,並尊重彼此的界限。
你寫道︰“不去插手別人的事,也不能讓別人插手自己的事。”這說明你開始清晰地劃分邊界,明白“誰的課題誰負責”,不再對他人的行為、情緒、選擇承擔不必要的責任,也不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比如,孩子要不要好好學習,是孩子的課題;同事是否願意配合工作,是同事的課題。你能做的是提供支持,但不替他們“活”。
這使你逐漸擺脫“討好型人格”或“控制型人格”的陷阱,走向更加自由、成熟的人際模式。
?
三、勇氣的心理學︰不逃避、不抱怨、不內耗
你提到︰“凡事都要有勇氣,超越自己的自卑而不過度到自卑情結。”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精神。
阿德勒認為,所有心理問題的本質,都是“缺乏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所謂“勇氣”,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在有所恐懼時,仍然願意嘗試、前行。你開始願意面對自己尚未達成的目標,不再自我否定,也不逃避現實;你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不被它壓垮,這正是“健康的自卑感”與“建設性的優越追求”。
你也提到了“不能有優越感情節”。阿德勒明確指出,優越感若轉化為貶低他人、自我膨脹,便成了“優越情結”superiority pex),這實際上是一種自卑的掩飾。你對這種邊界的把握,說明你在建立“勇氣”時,是有內省和警覺的,這非常關鍵。
?
四、關系決定一切︰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這句話,是阿德勒最著名的斷言之一,也常被誤解。
他的意思不是說“人際關系有害”,而是強調︰個體是否擁有正向、平等、合作、尊重的社會聯系,決定了他心理健康的程度。你提到︰“遠離一些人,以追求快樂的心態接觸另一些人”,說明你開始主動選擇有益自己的人際連接,避免無效甚至有毒的社交。<einsc)的體現。他認為,幸福的人,不是最獨立的,而是最能與他人平等合作、共創意義的人。
所以你不是在“逃避人群”,而是在從舊的人際模式中脫離,尋找能夠激發成長、尊重自我的人際關系。
?
五、不再委曲求全,而是追求自我
你最後總結︰“不再委曲求全,而是追求自我。”這正是從“外在評價取向”向“內在價值導向”過渡的體現。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真正自由的人,是不被他人評價所操控,也不操控他人評價的人。
? 不再取悅父母的期待、不再討好朋友的認同;
? 你開始問自己︰“我真正想要什麼?”“我為何而活?”
? 你不再滿足于“順從”,而是尋找自己人生的“貢獻目標”。
這是一種從“順應社會”到“貢獻社會”的轉化。你的快樂不再建立在“是否符合別人的期待”,而是“我是否按照自己的信念生活”。
?
六、結語︰從阿德勒到自我整合之路
從你描述的感受來看,你已經不僅是在“學習阿德勒”,而是在活出阿德勒心理學的精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 你開始從行為中看見目的,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
2. 你建立了界限感,把別人的課題還給別人;
3. 你選擇有勇氣地面對挑戰,不逃避也不虛構優越;
4. 你理解人際關系的本質,從“委屈求全”轉向“有尊嚴的連接”;
5. 你不再以別人評價為人生指南針,而是在創造屬于自己的意義。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行動的心理學,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是勇氣的實踐學。它不像某些理論那樣高冷抽象,而是貼近日常,直指人心。你已經在內化它的過程中,走上了成長、自主、和平的旅途。
繼續走下去,你將不僅不再被人操控,也不會再被情緒支配,最終擁有真正的自由——一種建立在清晰、自主、連接、貢獻之上的自由。
?
好的,我們接著將前面的思考系統化,整理為一篇結構完整、邏輯清晰、帶有個人體驗與阿德勒心理學核心理學,作為自我覺察記錄、心理成長紀要,也可以用于與他人分享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過程與收獲。
?
不再被操控的人生︰學習阿德勒心理學後的內心轉變
引言︰從被動人生到自我覺醒
在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之前,我的人生常常處于“被動應對”的狀態︰在意別人的看法,擔憂他人的情緒,被各種人際關系裹挾,甚至習慣了委曲求全、逆來順受,以求得短暫的和平與認同。直到我接觸到阿德勒的心理學,那句“人的一切煩惱都源于人際關系”如同一道閃電,擊中了我混沌的內心。我開始覺察自己為何煩惱、為何沉默、為何在人前笑著,在內心卻感到無力。
阿德勒心理學不僅讓我理解了這些情緒的根源,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提供了一種具體可行的行動路徑,讓我從被動走向主動,從他人支配走向自我主宰。以下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幾大體會。
?
一、人的一言一行,皆有其目的︰覺察背後的動機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目的論”,即人的行為並非由過去決定,而是服務于某種未來的目的。比如,一個人可能表現出退縮,其實是想避免失敗;一個人常發脾氣,可能是為了控制他人情緒。這種理解讓我的人際觀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執著于表象,而是關注行為背後的“意圖”。
比如,以前當別人批評我時,我會立刻陷入情緒,覺得自己做錯了。但現在,我會停下來思考︰他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表達真實感受,還是出于控制、攻擊、或彰顯優越?當我能識破這種“心理目的”時,我便不再被操控,也不再自動反應。這是一種內在力量的覺醒。
?
二、課題分離︰清晰邊界,不越界也不受控
阿德勒提出“課題分離”這一概念,是我心理成長中最關鍵的實踐工具。他指出,人際間的痛苦,往往源于我們干預了他人的課題,或者讓他人干預了我們的課題。
比如︰孩子是否學習,是孩子的課題;朋友是否回饋我情感,是朋友的課題;他人是否喜歡我,不是我的課題。這種認識讓我開始從很多煩惱中解脫出來——不再想要改變別人、不再替別人負責,也不再讓別人為我的選擇指手畫腳。
最重要的是,我開始建立“心理邊界”。不干涉別人的選擇,也不允許別人干涉我的生活。我學會說“不”,也學會在不傷害關系的前提下堅守自我。這是一種寧靜而堅定的心理狀態。
?
三、勇氣之路︰面對現實的勇氣,而非幻想中的優越
阿德勒強調,“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在于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這句話讓我深思良久。我曾一度因為“怕失敗”、“怕否定”而停滯不前,用“自卑”做借口,隱藏自己的懦弱。但阿德勒說,健康的自卑感是成長的動力,而不是自憐自棄的理由。
我學會了把“自卑”轉化為“超越自我”的動力,不再把現狀視為宿命,而是行動的起點。過去我常常陷入“別人都比我好”的情緒中,現在我懂得,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每個人都在某處掙扎。我們唯一要戰勝的,其實是昨天的自己。
勇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面對難題、承受拒絕、走出舒適區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如今的我,雖然依然會恐懼,但我已經有能力帶著恐懼繼續前行。
?
四、人際關系中的選擇權︰遠離耗竭,靠近滋養
阿德勒認為︰“幸福源于與他人平等、合作的連接。”這讓我重新審視我的社交關系。曾經的我,常常努力討好別人,希望通過付出獲得認同,卻換來冷漠或操控。後來我明白了,那些“讓人疲憊”的關系,並不值得維系。
我開始有意識地“篩選關系”︰遠離讓人焦慮、否定、貶低的關系,靠近互相尊重、鼓勵、支持的連接。我不再強迫自己融入所有社交場合,也不再被“人設”綁架。取而代之的,是在關系中尋求真實的相遇與內在的寧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理解了︰人生的快樂,也源于人際關系。但真正的快樂關系,是建立在“自我完整”的基礎之上,而非彼此索取、互為負擔。
?
五、超越順從︰拒絕委曲求全,走向自我實現
長期以來,我習慣了“順從型人格”,覺得“讓一步就好”、“少說一句省麻煩”。但阿德勒讓我明白,這種逆來順受,往往不是“善良”,而是“懦弱”。不是“修養”,而是“恐懼”。
“不要委曲求全,而是追求自我”,這句話成了我人生新的準則。我開始學會表達真實感受,說出“不”,也敢于表達願望。不是自私,而是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勇敢地活出自己。
這種力量,不張揚,卻篤定。它不是來源于控制他人,而是來源于掌控自己。
?
結語︰自我掌舵,通向平靜與自由
學習阿德勒心理學,對我來說,不是一種知識的積累,而是一場深刻的生命體驗轉變。我從被動接受他人安排、解釋、定義的狀態中走出,開始真正“為自己而活”。
如今的我,更少焦慮,更少憤怒,更少委屈,也更有目標,更有力量,更有方向。我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來定義價值,也不需要“完美”來證明存在。我願意做一個有勇氣、有責任、懂邊界、能連接的人。
正如阿德勒所說︰“幸福的人,是能夠用自己的方式,為他人有所貢獻的人。”我想,我正在這條路上,一步步前行。
?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