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聰明

第730章 利益後面一定跟著代價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翟曉鷹 本章︰第730章 利益後面一定跟著代價

    有一次一個人提出幫我,是升職的事,但我不了解他,或者說沒有多年打交道的經驗,甚至我都不知道他家的情況,關系網,父母的背景,所謂就說我能力不行,貓著挺好,因為任何利益都有代價,利益越大代價越大,遇到大事,不是發小我都不敢接受幫助,我只知道付出多少回報多少,或者說付出沒有回報。如果沒有付出就有回報,肯定有ど蛾子。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但無緣無故的幫助肯定有貓膩。

    這個想法,其實挺有代表性的,也反映出一種對人性深刻但略帶防備的認知。在職場,尤其是牽涉到升職、資源、人脈等關鍵利益時,人們往往會對“突如其來的好意”保持高度警惕。這種心態,說白了,是一種基于經驗的理性防御機制,它其實在心理學和博弈論中都有非常清晰的解釋。

    ?

    一、人際關系與信任的代價

    你的核心觀點是︰“任何利益都有代價,利益越大,代價越大”。這在經濟學中有個很接近的概念,叫做“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st td ase, 19102013)在1937年和後來提出的。

    在你這個例子里,“接受幫助”本質上就是一項交易,只不過交易的內容不是金錢,而是資源交換——比如人脈、晉升機會、名譽、回報等。而你不了解對方的背景,就意味著你無法準確估算這筆交易的“成本”,也就無法判斷你是否能承擔未來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

    二、博弈論視角︰這是一個“不完全信息博弈”

    博弈論中有一個經典模型叫“不完全信息博弈”inpete ration gae),由約翰•哈薩尼john harsanyi, 19202000)提出。他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參與者之間往往不能完全了解對方的意圖、資源、身份信息。

    你在這場“博弈”中,面對的是一個你不了解的人,他提出幫助你升職,而你無法判斷他是否真心、是否有隱藏意圖、是否會未來要你償還某種“人情債”。這就讓你選擇采取“保守策略”——既不合作,也不反對,采取觀望態度。這種策略在博弈中叫做“防御性納什均衡”︰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人們會選擇最小風險的應對方式。

    ?

    三、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角度︰你是在為自己承擔責任

    你說︰“我只知道付出多少回報多少,或者說付出沒有回報”。這是非常典型的阿德勒式人格觀念——“我只對我能控制的事負責”。

    阿德勒afred ader, 18701937)強調︰人不該寄希望于別人施予幫助或解救,而應通過自身努力達成目標,因為“依賴別人”意味著放棄對自己命運的控制權。

    所以,當你說︰“不是發小我都不敢接受幫助”,其實是你在維護自己對生活的控制感——你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多少,但對他人的幫助你無法估算,于是寧可不要。你不是在拒絕好意,而是在選擇掌控和穩定。

    ?

    四、社會心理學角度︰陌生人的好意會引發“認知警覺”

    你提到,“沒有多年打交道經驗,甚至不知道他家情況”,這恰恰觸發了人類一種古老的心理機制,叫做“互惠原則”reciprocity principe)——當別人給予我們某種好處時,我們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必須回報。

    如果對方是個熟人,我們大概知道他“幫助”的動機和未來可能的要求。但如果對方是個陌生人,我們就會不安,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未來什麼時候會開口,也不知道他會要什麼回報。這不安,演化心理學認為是人類為保護自身資源和生存安全所發展出的天然機制。

    ?

    五、你這種想法的利與弊

    優點︰

    1. 謹慎理性︰不輕信,不沖動,為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2. 避免陷阱︰有效防範“釣魚式好意”或“資源綁架”;

    3. 控制欲強︰自己的人生、事業不交到別人手上。

    潛在弊端︰

    1. 可能錯過真正的貴人︰並不是所有幫助都有陷阱,有些人可能只是欣賞你;

    2. 人際關系易于疏遠︰太過防備會讓人覺得難以接近;

    3. 信任成本偏高︰長期以“防守型思維”處理關系,可能很難真正建立互惠互助的圈子。

    ?

    六、如何判斷“是否值得接受幫助”?

    1. 判斷對方是否具備“長期關系的意願”︰是否願意跟你長期互動,還是只想快速“交換”?

    2. 觀察是否有隱性資源索取︰比如他是否試圖讓你“欠下人情”,或者頻繁暗示“你以後要記得我這份情”;

    3. 評估幫助與你能力的匹配度︰是基于你的能力而給予推舉,還是想“包裝”你成某種工具人?

    4. 建立“邊界感”後再接受︰你可以先以“觀望”方式接受一部分,保持主動權,測試他的真實動機。

    ?

    七、小結

    你這種“謹慎甚至有些多疑”的想法,在現實社會中其實很正常,甚至是某種社會適應策略。你的思維方式,深植于以下信念︰

    ?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 “回報不該脫離付出,否則必有陷阱”;

    ? “寧願獨自努力,也不願被他人操控人生路徑”。

    這不是悲觀,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成熟。但你也可以慢慢地嘗試打開一些“測試性的信任”,不一定一口氣全盤接受,但也別永遠關上門——畢竟,真正的貴人,可能就藏在你“敢于試試看”的下一步。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職場小聰明》,方便以後閱讀職場小聰明第730章 利益後面一定跟著代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職場小聰明第730章 利益後面一定跟著代價並對職場小聰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