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家里要報醫療保險,所以我要拍照片到手機,但住院證明在我老婆手里,所以我就問,住院證明在哪里?
在你的電腦上,回答。
我立刻懵了,因為我有很多電腦,客廳里有筆記本,睡房里也有,而且還有那種電腦式的游戲機。就是內部是電腦,外面加個屏幕和手柄,但是體積很小,可以握在手里,所以我一直認為就是個電腦,而且裝的也是indos 系統。
我立刻陷入迷茫,在房間里,客廳里一通亂找。
還不停的問我老婆,哪個電腦?
我老婆回答,就是你的電腦嘛,誒呀,有點不耐煩了。
最後我終于找到了客房的電腦上,放著文件。
我心里也不痛快,但也沒辦法。
過了這麼多天,我開始回想這件事。其實挺有趣。
我就是這種人,一件事處理不好,我會放下來,過幾星期回想起來,再找原因。
對于這個問題,我首先提出,回答應該站在別人的立場,也就是換位思考。
首先定位,在客房,書桌上的筆記本,上面有疊文件。
這就是標準回答。
如果你只是強調電腦上,這就很模糊,所以說話的目的是讓人家听懂,而不是猜。
講話是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比智商,有的人總是說別人不理解我。
主要原因是你的表達能力有問題。
你講了一個別人不感興趣的故事,還妄圖讓人家產生共鳴,這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有人可以操縱情緒,而有的人連溝通都成問題。
主要原因是事情說不清楚,或者說的太嚼蠟。
或者老是自己為出發點,認為一切事情都應該別人理解,但這是不可能的,人的大腦沒有這個功能。
你想讓人家理解你,你就要講出來,不然就成了神經病了,一個眼神,一口嘆息人家就心領神會。
這個是文學藝術的手法,但現實世界除非這個人對你的一舉一動全部看在心里,而且對你的前世今生,也就是從小看到大,才有可能通過眼神和表情理解你的內心。
所以有這種情節的人,就會處處踫壁,沒有共情能力,認為別人肯定理解他。
也就是說這種人沒有訓練好,不適應社會,也就是我們口中的理工男。沒有理解別人和表達自己的能力,總是認為別人應該知道。
所以就會憤怒,認為世界不理解你,沒有給你機會,對你冷漠。
其實世界本來就沒有溫度,溫度是自己創造的。
例如你去餐廳吃飯,店員看你沒有消費能力,例如衣服太破,舉止不合常理,眼神渙散,頭發蓬亂,這是店員肯定不想和你交流。也就是不理解你也要吃飯的訴求。
相反,一個衣著光鮮,眼楮看菜牌,是不是該問問老婆小孩想吃啥,這時店員就得到信號,這人要吃飯,而且有能力付賬,畢竟家人都帶來了,跑也跑不掉,而且為了個飯前在孩子面前丟臉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社會交流的技巧,哈哈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