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蔓月回到家里,葉明秀過來找她。
“月月,有件事我差點忘記跟你說了,村里的大奎叔要辦喜事,他兒子要成親。
他跟咱們家是有禮的,當初你公公過世了,他過來幫了不少忙,你跟小儉成親,他也給了禮錢。
我想著咱們在城里太忙了,就讓良濤幫忙把禮金帶過去,讓娟娘幫忙送禮金。
不過咱們不能回去幫忙,禮金得多給一點,這才合禮數。”
村里有什麼喜事喪事,鄉親們都會上門幫忙,親戚也都是要隨禮的。
一般別人隨多少,自己也要還回去多少,但他們不能過去幫忙,只能多給一點,表達自己的心意。
當初李于宗過世,李于祖身為大哥,卻不怎麼願意幫忙料理後事,李時儉只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對這些事根本一竅不通。
她只是一個婦道人家,對這些事也不怎麼了解,而且有很多事情她也不能處理。
除了里正之外,村子里有不少人幫過他們家的忙,葉明秀都記在心里。
或許這份恩情她很難報答,但他們對自己的幫助,她一直都記著。
“婆婆,他們給了多少禮金?”
“你等等,我去拿禮金簿過來給你看看。”
葉明秀跑回房間拿禮金簿,很快就回來了。
張蔓月翻到大奎叔那一頁,上邊記錄著他給了五十文錢。
“大奎叔給了咱們家五十文錢。”
葉明秀嘆了一口氣,“他估摸著覺得你公公去了,咱們家困難,多給點禮金,幫襯點咱們家。
他是個好人,當初你公公過世,小儉年紀也不大,我又沒有經驗,他幫忙張羅了不少。”
五十文在鄉下來說,算是數額比較大的一筆禮金了。
這都是鄉親們對他們的好意。
住在村里的這麼多年,雖然會遇上不少糟心事,但是也有不少好人。
張蔓月︰“婆婆,你覺得我們給多少禮金合適?”
“要不就給一百文錢吧?咱們翻倍給,也算是咱們的一點心意。”
“他們家什麼時候辦親事?”
“也就這兩天的事兒,他們沒法找到咱們,剛好有親戚也在桂花村,就跟良濤他們說了一句,良濤早上告訴的我。”
“他們在咱們家最困難的時候,幫了咱們家一把,這份情義咱們不能忘。
給錢多了也不好,婆婆,你說的一百文錢我就覺得不錯,明天再讓良濤去買上五花肉,給他們家送過去。
他們家幫了咱們家,咱們就幫著讓他們家的席面好看些,這比送禮金更能讓他們高興。”
葉明秀應了一聲,她也覺得這個主意好。
“還是你想得周到。”
她把那本禮金簿交給張蔓月,“往後你來當家,這些禮都得讓你跟小儉來還。
往後掙錢了,我也交給你,讓你一並保管。”
張蔓月哭笑不得,自己怎麼可能會惦記著她的那點錢。
她掙的都是辛苦錢,是她一分一厘慢慢攢下來的。
自己有手有腳的一個年輕人,還惦記著她口袋里的幾個銅板,像什麼話。
“婆婆,你掙來的錢自己拿著,錢是人的膽,口袋里有錢,腰桿還能挺得直。
再說你跟我娘做生意,不是還有我的一份分紅嗎,我收那個就成了。
我自己賺的也不少,夠用了。”
自己賺的確實沒有她多,說出來葉明秀都覺得不好意思。
要不是有這個兒媳婦,她還沒有賺錢的門路呢。
“那你要是缺錢了,可一定要跟我說,我再把錢給你。”
張蔓月點點頭,笑著說道;“婆婆,你要是有錢就給自己買兩件漂亮衣服,好好打扮打扮。”
以前在村里,她為了不惹閑話,故意把自己往老了打扮。
不過現在他們已經搬進城里了,沒有人再欺負她們,家里也有條件了,可以適度打扮一下。
葉明秀臊得慌,“我都一把年紀了,還打扮什麼。”
“婆婆,你都還沒到四十呢,怎麼就一把年紀了?
你看看你的皮膚多嫩滑,多有光澤,看起來就跟三十出頭的一樣。”
葉明秀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心里同樣很高興。
她自己也發現了,自己看起來確實年輕了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住進城里,煩心事少了,不用下地干活,不需要曬那麼久的太陽,她變白了一些,皮膚也變嫩滑了不少。
不過她一個寡婦,要是再打扮多不合適,別人會說閑話的。
“那也不合適,我一個寡婦還打扮什麼,別人看見了說閑話,還會連累你們的名聲不好听。
小儉現在在衙門干活,我可不能給他招惹閑話。”
張蔓月覺得她對自己的約束實在太多了,連穿衣打扮都有這麼多的顧慮。
看來她給她們洗腦的力度不夠大,以後還得加大力度才行。
只是穿衣打扮,有什麼不行的。
只要不是違法亂紀,都是可行的。
“婆婆,咱們現在在城里,稍稍打扮不會惹人閑話,還會讓人敬重咱們。
要是咱們穿得太過樸素,別人還會瞧不起咱們呢。
你自己也說了,李時儉現在在衙門干活的,咱們得給他撐起門面來呀。”
葉明秀︰是這樣的嗎?
听著好像有點道理。
“改天有空了我去扯些料子回來,大家都做幾身新衣裳。”
張蔓月點點頭。
看吧,還是這個辦法管用。
“婆婆,要買顏色鮮亮一點的,看起來貴氣一些。”
“行,我買些好的料子。”
李青芸進屋剛好听見這個話,好奇道︰“娘,買什麼料子?你要買料子做什麼?”
葉明秀︰“還能做什麼,當然是做衣裳。
現在咱們住進城里了,你大哥還在衙門當官,咱們要穿得體面,給他撐起門面。”
李青芸可不管能不能撐起門面,能讓她穿新衣服,她就很高興。
“好呀,娘,多買些料子,咱們多做幾件漂亮裙子。”
葉明秀︰“說到衣服你就來勁了,天色不早了,趕緊回屋睡覺吧,明天還要早起干活。”
李青芸對早起做糕點這個事,已經不像昨天那麼有熱情了。
首戰不理想,大大打擊了她的信心,她提不起什麼勁兒。
不過她也不想這麼快就放棄,嘀嘀咕咕幾句就去洗漱睡覺。
第二天早上,她還是早早起床,去買材料,開始準備糕點。
做好糕點,張成文載著她去碼頭。
她今天挑了另一個位置,她就不信今天還會那樣冷清。
結果證明好像跟位置沒有多大關系,她的東西還是沒有賣出去。
她吆喝了好半天,還是沒有人搭理她,搞得她都有些喪氣了。
忽然,她听見一個聲音,“小娘子,這些糕點怎麼賣呀?”
聲音听著挺耳熟,她抬眼一看,驚訝地看見有一大群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