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高治的臉色,在听見“吃啥”這句話的一瞬間,徹底變了。
是的,他們這一行,確實帶了很多物資。
一百三十大車,從京城一路押送至此。
途中還動用了驛站調撥與民間籌集,甚至還向各州縣的府庫臨時支借了一部分。
可以說,這支賑災隊伍的準備,已是武朝數年來罕有的充裕。
可這只是表面。
實際上,他們的物資早就開始急速消耗了。
因為從過了渭南開始,他們就是在邊發邊走。
一路走,一路救,一路發放,一路填坑。
尤其是過了渭南、弘農之後。
原本設想中的小規模賑濟,幾乎都演變成了臨時的駐扎式救援。
每遇一地,必得搭灶支棚、設點熬粥。
重者扶醫,輕者給藥,甚至還要出錢安葬凍死餓死的孤魂。
于是,一百三十大車的貨物,在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便去了將近一半。
現如今所剩下的,也就只勉強維持著六十車上下。
而這些,原本是要押往晉陽的。
晉陽,才是本次賑災的核心。
可現在……他們連晉陽的門都還沒摸著。
自幾日前起,與晉陽城的聯絡便徹底中斷了。
不是信鴿飛不進去,是派出的驛騎徹夜未歸,不知死活。
而更糟的是,潞川眼下也已陷入困境。
別看潞川縣令在衙內還能強撐著幾道飯菜,那是留給他們這些欽差的最後一點顏面了。
真正的縣內庫存,早在十天前便見了底。
否則也不會讓劉瀚庭那樣的人趁虛而入,動搖百姓、鼓噪鬧亂。
而眼下,整個潞川縣。
如今唯一還有余糧的地方,便是他們自己。
也就是說,眼下支撐這個縣的唯一力量,不是州府,不是戶部,而是李北玄他們從京城帶出來的物資。
可這批物資,本就不是為了潞川準備的。
而且,他們自己的隊伍也並不輕松。
隨行人員一共有一千五百三十一人。
其中近八百為護衛、衙役、車夫、兵卒,還有一部分隨軍醫者、工匠、文吏、幕僚,以及後勤調度等人員。
這些人,每一個都得吃飯。
哪怕壓縮口糧,每人每日也至少需要兩頓干飯或三碗稀粥,一點炭火、些許藥草、必要的飲水,還要有衣被更換、傷藥分發、牲畜草料……
更別提隊伍中還有病號傷兵,還有寒夜中的凍民、孤兒寡母,全都指望著這點糧草過日子。
李北玄那句“吃啥”,不是笑話。
而是當下一個比“劉大哥”劉瀚庭更嚴峻的難題。
畢竟若晉陽三日內仍無消息,那他們就得在潞川扎下寨來。
等情報,穩局勢,接應災民。
那這一千五百人的隊伍外加縣中百姓,光靠這六十車物資,能撐多久?
三天?
五天?
最多半月。
再多一天,就是山崩海嘯。
因為這六十車物資里,只有一半是糧。
其余是棉被、炭火、藥材、油鹽、蠟燭、賬冊、鐵具、銀兩、布帛、甚至還有備用馬匹的草料。
真正可吃的,也就三十車。
而三十車糧,若每日照當下配置發放,僅夠一千五百人維持八天光景。
若要兼顧潞川百姓,那最多只能撐五天。
而他們身後,是再無補給的。
京城的第二批物資尚在路上,至少還得半月,才能抵達晉陽。
而前方晉陽,依舊不知是兵亂、疫病、山匪還是賊寇……沒有人知道。
這一刻,贏高治額頭冒出了一層薄汗。
“李……李兄,你有辦法嗎?”
贏高治顫抖著嘴唇,看向李北玄。
而李北玄抽了抽嘴角,差點沒氣笑了。
幽幽道︰“晉王殿下,這半月來跟您在一塊兒,我經常會有一種錯覺。”
贏高治問︰“什麼錯覺?”
“就是感覺,我好像是個比諸葛亮還牛逼的人您沒覺得嗎?諸葛亮北伐都因為沒糧失敗了,您覺得我能憑空變出糧食來?!”
李北玄這番話一出口,贏高治的臉頓時漲得通紅。
他知道自己問得沒水平,可那實在是忍不住了。
畢竟現在整個局勢,就是一攤死水。
往前走不了,往後退不成。
留在潞川還得養活幾萬張嘴!
換誰誰不發慌?
可偏偏李北玄還在這會兒揶揄他,張口諸葛亮閉口北伐的……
贏高治憋了好半天,最後低聲咕噥了一句︰“……你以前沒這麼沖的。”
“我以前也沒這麼餓過。”
李北玄瞥了他一眼,捏著自己的肚子,一副快被掏空的樣子,“一想到再過幾天就沒飯吃,我就焦慮,我就痛苦,我就崩潰你知道嗎?!”
“……”
贏高治一噎,無言以對。
沉默了半晌,他才有些艱難地開口道︰“那……真沒辦法了嗎?”
李北玄沒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微微低頭,站在風雪未化的台階上,望著前方那片燈火未明、民舍低矮的潞川縣城,靜靜地想了一會兒。
片刻後,他低聲說道︰“不是沒辦法。”
“但得賭。”
“賭?”贏高治下意識問,“賭什麼?”
李北玄緩緩轉頭,看了他一眼,聲音輕得幾乎被風吹散︰“賭這潞川,還有幾戶藏糧的富戶沒死絕。”
贏高治一愣,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北玄是要向潞川的富戶借糧,或者說,攤派。
這在常理中並不罕見。
朝廷在賑災時,若遇地方庫存告罄,的確可以臨時向本地大戶、地主、富商攤派糧食,稱為“募粟”、“借倉”或“義倉義借”。
但這東西,說到底也只是“借”。
朝廷不能強取豪奪,尤其是京中欽差,在地方征糧,若無上諭或兵部調撥文書,是很難名正言順地施行的。
更何況現在這潞川縣,早就被災民啃得骨頭都不剩。
這場雪下來,窮人死、富人藏,整個縣里但凡還有點底子的,不是跑路就是閉門謝客,躲著這一波天災、朝廷、百姓的三重麻煩。
李北玄要找他們借糧,難如登天。
可除此之外,還真沒有更穩妥的法子了。
“李兄說得對,本王馬上下令,在全城範圍進行搜捕,務必不放過一個富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