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薛岩陀兵站滿城頭。
他們沒有統一的軍裝,
有的穿著怪異的棉服,有的穿著各式各樣的皮襖子。
甚至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刀槍劍戟,還有人舉著農具。
放眼看去,就好像是一群烏合之眾。
然而,這群烏合之眾就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強,無時無刻地不在窺視中原。
匈奴人被打跑了,出現了突厥,突厥人被打跑了又出來一個薛岩陀。
在朱知節等眾將領眼里,他們不是散兵游勇,而是強大的對手。
沒有人會心存輕蔑之心。
自打他們屠戮百姓開始,就代表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復仇之戰。
沒有任何罵戰,也沒有城頭激將,朱知節更沒說一句廢話,直接開打!
進攻的號角吹響,
武朝軍隊從三個方向攻城,首先走出來的是弓弩手。
距離城牆一百二十步,開始了輪番射擊。
漫天的箭雨灑向城頭,蠻兵蹲在垛口下,躲避一輪輪的箭雨。
有箭矢落在城牆上,瞬間被堅硬的冰層攤開。
也有不慎敵軍中箭,發出疼痛的慘叫聲。
傷兵被人拖向後方,立刻有其余蠻兵迅速補上恐危。
幾輪速射之後箭雨停歇,弓弩手們快速撤回本部。
戰鼓聲隨之響起,拋石機被推了出來。
無數的石塊,像是冰雹一樣灑落城牆。
城池攻防,自古以來都是最艱苦的。
一支冷箭、一顆碎石、一根滾木……都是要命的大殺器。
攻守雙方拼的就是運氣。
運氣好的箭矢都繞著走,運氣不好的剛跑出一兩步就會血濺當場。
邊境摩擦不斷,蠻兵和邊軍交手勝負參半。
可攻防戰,蠻兵還是頭一遭。
終于見識到了武朝兵鋒的可怕。
原本他們認為,只要在城牆上布置足夠多的蠻兵,就能阻擋武銳士攻城。
誰承想,武軍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開局一輪箭雨,隨後就是大小不一的石塊進行狂轟濫炸。
城牆上蠻兵密度太大,石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襲來,他們卻避無可避。
被砸中的人,瞬間變成了一坨血肉模糊的尸體。
蠻兵將領也發現部署錯誤,立刻下令讓蠻兵暫時撤離城牆。
在一通慌亂了指揮過後,蠻兵損失了千人,才學會如何躲避遠程打擊。
李北玄站在朱知節身邊,仔細地觀察戰場。
此時此刻,他才明白朱知節的話︰兵書只是寫給別人看的,教你一些常規戰術戰法。但實際操作起來,勝仗是用人命拼出來的。
兵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根據對手的部署不斷調整自己的戰術,這才是無招勝有招。
王君廓和段輔在東西兩門,也保持著和朱知節同樣的進攻節奏。
大家都是身經百戰的將領,相互之間也有充足的默契。
似乎像是演練過一樣,幾乎在同一時間停止了拋石。
列陣整齊的武軍,手持刀叉槍槊,向城蜂擁而去。
每隔二十步,還有人扛著打造好的雲梯。
城牆上的蠻兵也毫不留情地搭弓射箭。
攻守雙方,都在盡最大努力,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
督戰隊分成三隊,五大善人在西門,熊戰在東門,石友城在南門。
他們的胳膊上都纏著紅綢子,在後方持刀掠陣。
不僅能給武軍心理上的震懾,也能保持戰陣不亂,讓人不敢生出逃兵之念。
無形的殺氣,咸腥的空氣,讓錦衣衛們不由得有些作嘔。
這就是戰爭,吞噬一切的洪水猛獸,人類在他面前異常的渺小。
當戰陣中,有人受不了恐怖的壓力,陣型出現短暫的凌亂之後。
錦衣衛們怒目圓瞪,齊聲大吼︰“怯戰者,殺!”
短暫凌亂的陣形,終于穩定下來。
指揮進攻的校尉回頭看看督戰隊,眼楮露出復雜的神情。
戰爭就是將士一心勇往直前,任何一個疏漏都會導致全盤皆輸。
李北玄依舊站在朱知節身邊,這是朱知節的命令,戰爭開始他只能在主帥十米範圍之內。
戰鼓響個不停,就連地面上的積雪和泥土,也跟著有節奏地跳動。
武軍前赴後繼,順著雲梯拼命地往上爬,下面的軍卒用射出弩箭為其掩護。
有的雲梯被蠻兵用叉槍推開,有的淋上火油引燃……
李北玄親眼看著,武軍從雲梯上摔下;親眼看著他們身上哪怕燃起熊熊烈火依舊不後退一步……
影視劇,都把戰爭美化了!
李北玄心跳加速,戰爭的殘酷讓他有些不忍直視。
也不知道李家鎮子弟和張家集的子弟都怎麼樣了。
一鼓作氣!
再而衰,三而竭!
一個時辰過後,朱知節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崽兒,傳令鳴金收兵吧!段輔和王君廓應該也打得差不多了。”
李北玄立刻找來執勤校尉,下令鳴金收兵。
當當當!
當當當!
幾乎在朱知節下令的同時,東西兩門也傳來鳴金之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家都是百戰之將,對進退自有把握。
如潮水般洶涌的進攻,又好像退潮一樣落下帷幕。
城牆上下,留下上千具英雄的尸骸。
目測一下,戰果大概一比三,武軍佔據上風。
但這只是戰爭正式開始前的初次試探。
大戰結束,敵我雙方都很有默契。
沒有射殺收攏尸骸的對手。
蠻兵們先用吊筐放下一隊蠻兵,將尸骸用吊筐吊起。
武軍緊隨其後,也派出一隊人收攏袍澤的尸骸。
有蠻兵紅了眼,舉起弓箭就要射殺武軍,卻被一名將領一腳踹倒。
嘰里呱啦的謾罵之後,很多蠻兵都露出憤怒之色。
但軍令如山,他們不得不從。
捫心自問,如果他們收尸的時候,武軍射殺他們呢?
軍營後方,十幾個帳篷連在一起,搭建起戰地醫院。
兩架火爐內,煤炭燒得紅紅火火。
朱知節對全新的醫療隊不是很了解。
就下令,醫療隊歸李北玄直屬領導。
李北玄一再強調不要怕浪費,
驛站的運輸隊還有源源不斷的煤炭和酒精運過來。
姬長仁、姬長德兄弟動用了自己大部分資源,
縫針、魚腸線、羊腸線、絲線、手術器械準備充足。
常喜更是在大太監常涂那里,借調了五名手術經驗豐富的主刀太監。
受傷的軍卒全都被安排進了戰地醫院,及時得到救治。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