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之前,王家的大兒子王一博看著父親背著昏迷的弟弟,關切地問道︰“爸,用不用我陪你去?
你自己能整嗎?”
他微微皺著眉頭,眼神里流露出一絲擔憂。
擔憂的是父親。
王父趕忙擺擺手,搖搖頭說道︰“不用,兒子,你快收拾收拾,去上班吧,爸自己就能行。
我給他送醫院去,到時候直接就去上班了。”
說完,又把目光投向二兒子王一學,叮囑道︰“小學呀,吃完飯幫你媽收拾收拾,然後再去學習,知道不?”
王一學乖巧地點點頭回應︰“知道了爸。”
王一博今年19歲,中專畢業後,已經踏入職場開始上班。
而王一學學習成績優異,目前正在念中專,照這形勢發展下去,未來也是工作有著落,前途一片光明。
實際上,這個家庭若是沒有王小明,在外人看來,確實是一個幸福和諧的美滿家庭。
然而,王小明的存在似乎打破了這份平靜。
王父一面對他就變得暴躁易怒,王母對他始終冷漠相待,兩個哥哥也從不理會他。
長久生活在這樣被家人排斥的環境里,或許這就是王小明滿心怨憤,怨天怨地怨所有人的根源吧。
王父背著王小明慢慢遠去,王一博看著他們的背影,眼神有些復雜,隨後轉身回屋收拾東西準備上班。
王一學則默默地繼續吃飯。
王小明心中的怨恨如同一團不斷膨脹的烏雲,時刻籠罩著他。
他怨恨父母,在他眼中,父母的愛就像吝嗇的施舍,從來沒有公平地灑在他身上。
每當看到父母對哥哥們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而對自己卻視若無睹,他的心就像被尖銳的針深深刺痛。
父母對哥哥們的好,在他看來是如此刺眼,這種差別對待讓他的內心充滿了憤懣。
他同樣怨恨哥哥們,哥哥們似乎從未盡到兄長的責任,從不照顧他。
回憶起小時候,看著哥哥們分享美味的零食,自己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卻得不到哪怕一小口,那種失落感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有了好東西,哥哥們也從不分給他,仿佛他是這個家里多余的存在。
除了對家人的怨恨,王小明還滿心嫉妒。
他嫉妒哥哥們在學業上的優秀,他們仿佛是夜空中耀眼的星辰,而自己卻黯淡無光。
他什麼都沒有,父母的嫌棄、爺爺奶奶的厭惡,像沉重的枷鎖壓在他身上。
學習上,他成績平平,長相上,又瘦又小,在學校里也沒有朋友,孤獨的他就像一座被遺棄的孤島。
他越發覺得這世界上所有人都在與他作對,這種想法讓他整個人變得陰沉沉的。
而他越是這般消極沉悶,家里人對他的態度就越發冷淡,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他常常一個人躲在角落里,眼神中滿是怨懟與孤獨,默默地承受著這份被家人疏離的痛苦,卻又不知如何掙脫這如影隨形的困境。
王父一路背著王小明,腳步匆匆地趕到醫院。
冬日的寒風凜冽,吹得他喘著粗氣,額頭卻微微沁出了汗珠。
到了醫院,他先奔去繳費處,將王母給的10塊錢遞了過去,完成繳費後,手里緊緊攥著繳費單子,又趕忙回到大夫所在的診室。
他把單子遞給大夫,神色匆匆地說道︰“大夫,我先繳了費用,然後我得去上班去了,你該給他怎麼治就怎麼治,但是你別給用貴藥啊,你要用貴藥我可不認。”
說話間,他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舍與不耐煩,在他心里,給王小明看病只是一種負擔。
說完,他連病床上的王小明都沒再看一眼,便轉身匆匆離開。
王小明虛弱地躺在病床上,意識模糊,只能隱隱感覺到父親離去的腳步聲。
他微微動了動嘴唇,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卻又無力發出聲音。
病房里,只剩下王小明孤單的身影,周圍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仿佛也在訴說著他被家人漠視的悲哀。
而王父那決絕離去的背影,顯得如此冷漠,在醫院的走廊里漸行漸遠,留下王小明獨自面對未知的治療與孤獨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