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飛有點緊張,因為他進來的時候李康書記的秘書文樂就跟他講了,讓他務必要控制好時間,不要耽誤書記待會兒的一個接待中央某部委領導的活動。
所以王劍飛就掐著表想做匯報,結果被李康書記犀利的反問。
在倉促之間,王劍飛對沒有準備的問題怎麼回答?
他沒有答案,他能想到省委該出什麼政策?
關鍵時候,就需要考驗王劍飛的隨機應變能力,這就是考驗急智!王劍飛腦子瘋狂的運轉,突然想到了前幾天他跟黃林聊天的時候,黃林講︰
“江州和婁西距離不遠,但是經濟發展的差距有點大!我覺得可以多搞交流,多學習,不是說婁西一定要向我江州學習,而是婁西作為自治州,這麼多年發展滯後跟解放思想不夠肯定是有關系的!
婁西發展的落後不能完全歸結于自然條件,也要考慮人的因素!不是說婁西某一任班子不作為,而是長期的思想沒有充分解放……”
王劍飛想到這個閑聊,腦子里一下就來靈感了,他道︰
“書記,我有一個想法!我覺得我們能不能在全省挑選十個最強的區縣,讓他們和我們婁西的十個區縣結成幫扶搭子!
把最強的十個區縣的政績考核加入幫扶這一項,如果他們在幫扶上面的成績落後,相應的主要領導政績考核也要評低分!我覺得這樣做,對婁西才是最好的政策!”
王劍飛提出了這個想法之後,腦子里靈感暴增,他立刻補充道︰
“書記,幫扶的問題不止是經濟上給予支援,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支援和思想的支援!我們有幫扶的搭子,花山縣就能派一批干部到他們那邊學習!
我這一次從花山縣到雍州走了7個多小時,這個7個小時的車程其實就是從一個世界走到另外一個世界!從第三世界,走到發達世界!
差異太大了,完全是兩個世界的環境!如果我們在雍州有幫扶搭子,我們花山的干部是不是就能接受到最前沿的理念和思想了?”
王劍飛這一講,李康道︰
“哎呀呀,你這個王劍飛,腦子很靈光!這個提議不新鮮,但是你的思路很不錯!我們以前很早就有個這樣的實踐,有些地方效果不錯,現在我們湘南的發展到了這個關鍵時候,我們在活用這個辦法似乎還真是個時機!”
李康書記很高興,他給王劍飛拋出這個問題並沒有覺得王劍飛一定能出什麼好主意!
在某種意義上,他就是想考一下王劍飛的應變,能夠考一下王劍飛基層工作的功底。
因為在基層工作關鍵就是要扎根進去,要真正的掌握一個地方的優長和短板,另外要了解老百姓生活的基本狀態!
達到這個程度只是基礎,更進一步的是要對地方的發展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只有深入思考過才能有好的思路,好的辦法。
很顯然,王劍飛在倉促之間提的這個建議很不錯,這不光是靈感的問題,這體現的是王劍飛下了很大的工夫。
沒有在基層下過工夫的人,是提不出任何有效建議的,這和智商和政治素養沒有關系。
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天才,尤其是政治上面,李康非常清楚這一點。
所以听到王劍飛這個問題之後,他心情不錯,再看王劍飛這模樣,以前在省委上班的時候,王劍飛細皮嫩肉的,身材略胖。
可是現在人黑了,還瘦了一圈,這足以說明王劍飛在花山縣的工作壓力比省委差高多了。
不容易!
李康當初設想的是給王劍飛提個副廳,這樣讓他去婁西州工作也有個盼頭,不管怎麼樣,條件雖然艱苦一點,至少級別問題提上去了,對王劍飛也是莫大的鼓勵。
結果苗道全半路殺出來把這事兒給否決了,李康也不可能因為一個縣委書記和苗道全撕破臉,在政治上沒有必要嘛!
一想到這些,李康道︰
“你今天找我來是不是要批條子?今天的條子我給你批了!但是王劍飛我跟你講一點,你在工作上面要注意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你知道什麼因素?”
王劍飛搖搖頭道︰“李書記,您教我,我一定認真學習!”
李康道︰
“最關鍵的就是要自強自立,一個人要進步需要自強自立,一個地方要發展同樣需要自強自立!我們國家從無到有,從一窮二白,到現在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成為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大國。
我們的法寶就是自強自立!我們中國人有骨氣,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根本!”
“婁西要發展,你就要充分的依靠群眾,要激發全社會的這種潛力,你們自己先自強自立,然後領導同志們跟著你們走,這樣一個地方的發展才有希望!”
李康侃侃而談,對王劍飛可以說是諄諄教誨。
時間已經超過了,文樂秘書已經進來提醒了。
李康道︰
“不是還有二十分鐘休息嗎?我跟劍飛多講幾句,我有時間觀念,不用再提醒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樂鬧了一個大紅臉,瞥了一眼王劍飛,心中別提多羨慕了。
好家伙,一個縣委書記本事比市委書記還厲害,沙州市委書記鐘唯一上一次過來見了李康書記二十分鐘,一分鐘都沒有超時,如今王劍飛比鐘書記牛逼多了。
現在已經二十分鐘了,還要再加二十分鐘,文樂都必須要考慮下一個活動的時間是否該往後挪了。
李康打發了文樂之後,繼續道︰
“你花山縣當下在婁西的地位也不高, 你們的經濟發展在婁西都處在中流水平!你不要跟外面比,先在婁西能不能挺一挺?
我知道你剛剛過去,那邊的人又很排外,你的日子可能沒有那麼好過!
但是你切記經濟發展的問題,只爭朝夕,我們想到了好的方式和思路,就要迅速的行動!拖延是最大的錯誤,只有立刻行動才能改變現狀……”
王劍飛用力的點頭,他之前也有一些想法,比如他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思路本來沒有錯,但是對花山來說,當下的政治環境得到了不錯的改善,王劍飛如果想進一步整頓干部隊伍,那又得耗半年到一個月,那花山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呢?
所以現在就是只爭朝夕,花山既要整頓干部隊伍,同時又要鉚足勁搞發展,這兩手都要抓,而且都要抓好!
挑戰很大,但是再大的挑戰王劍飛也得挺起來!!
王劍飛立馬向李康書記拍胸脯表態,表示自己一定抓緊,只爭朝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批條子的問題,三千萬是最重要的!
王劍飛要找交通廳去要這個錢難如登天,但是有李康書記的條子,這就相當于解決了花山縣面前的頭號難題,花山二橋的工程款搞定了!!!
所以權力的力量只有近距離接觸過的人才最深有感觸!
王劍飛在李康書記這里拿到了東西,立刻去省交通廳,他都沒有去見班子成員,找到下面的處長,處長一個電話打給領導,然後直接搞定,順暢無比!!
拿到了錢了,王劍飛心中有底氣了,他反而不急于回去了。
這一次他從花山縣過來,陳新初很用心的給他安排了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有個活動就是安排花山到省城務工的一些農民工和打工人代表,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王劍飛。
或者說王劍飛作為花山縣的縣委書記,親自去慰問花山在外地務工的父老鄉親。
王劍飛對陳新初的這個安排給予高度評價,而王劍飛听了李康書記的一番教誨之後,他更加積極的要參加這個活動。
花山縣的經濟發展還是要靠花山人民,而花山的農民工群體,他們處在人生的最黃金的年齡,這些人之所以出來務工,很大原因就是在花山本地他們找不到出路。
但凡是在本地能過上體面的生活,誰願意背井離鄉呢?
而這些背井離鄉的農民工和打工仔,又恰恰是花山老百姓中的“精英”,王劍飛和他們交流,如果能夠給他們在花山提供好的機會,他們就可以回去積極的建設花山,對花山的經濟發展必然有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這個活動安排之後,王劍飛牢記只爭朝夕這句話,他準備讓陳新初和楊劍都趕到省城來,然後王劍飛要去找省農業廳,省茶葉科技研究所!
花山縣要搞自己的支柱產業,老百姓需要尋找出路,種莊稼就不適合花山縣的實際情況,所以王劍飛下定決心要搞茶葉!
太平鄉就是最早的試點,王劍飛要從開局上面就高起點,所以他決定動用自己在省里的一切資源,無論如何,要把這個產業發展在花山縣搞起來。
王劍飛一天忙碌,回到家里的時候,他人都累癱了!
周芳看得只搖頭,卻又無可奈何,王劍飛嘆了一口氣,道︰
“老婆,花山縣的工作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用人,你這麼大的企業家,能不能給我提一提用人建議?”
喜歡官場︰書記的第一紅人請大家收藏︰()官場︰書記的第一紅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