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室的熒光燈忽明忽暗,方昌煤的影子在牆上拉得老長,像條脫水的蛇。
他面前的搪瓷缸已經空了三次,最後這次,他用皸裂的手指蘸著殘余的茶漬,在桌面上畫著歪歪扭扭的圈。
“周部長,”他突然抬頭,渾濁的眼楮里閃過一絲懇求,“我孫子下個月就要入隊了,他老師讓家長去學校講革命故事......”
話音未落,鐵鐐在手腕上勒出的紅痕突然漲得發紫,“我知道我罪該萬死,但求您高抬貴手,別讓孩子知道他爺爺是個......是個罪犯。”
周志高握著筆的手頓了頓,筆尖在筆錄紙上洇出個墨點。窗外的梧桐葉被秋風卷得打轉,像無數只盤旋的眼楮。
“你孫女去年在全市少兒鋼琴比賽拿了金獎,”他突然開口,聲音平靜得像結了冰的湖面,“她獲獎感言里說‘爺爺教我做人要正直,就像鋼琴的黑白鍵,永遠不能錯位’。”
方昌煤的肩膀猛地垮下來,茶漬畫的圈被淚水沖成模糊的水漬。
“是我對不起他們......”他捂住臉,指縫間漏出嗚咽,“那丫頭天天纏著我問‘爺爺當年抓過多少壞人’,我每次都編瞎話糊弄過去......”
觀察室里,老鄭把保溫杯往桌上一墩,內膽踫撞的脆響驚飛了窗台上的麻雀︰“這老狐狸現在打感情牌了?他當年把流浪漢頂罪時,怎麼沒想過那人家還有個等著交學費的孩子?”
監控屏幕里,方昌煤正從貼身口袋里掏出張泛黃的照片,上面的小男孩穿著警服童裝,舉著玩具槍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
周志高盯著照片里那把印著“正義”二字的玩具槍,指尖在桌上敲出沉緩的節奏︰“告訴他,孩子是無辜的,但法律不是橡皮筋。”
“想讓孫輩抬頭做人,就得先把自己的罪賬算清楚——包括那些藏在退休證後面的同伙。”
審訊室里,方昌煤的指腹反復摩挲著照片上孫子的笑臉,突然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從懷里掏出個牛皮筆記本。
封面燙金的“工作手冊”四個字早已磨得模糊,翻開的第一頁赫然寫著“1987年,水利局王局長,工程回扣三成,介紹人︰老領導”。
“這上面記的,都是我這些年搭過線的。”他的聲音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從縣里的辦事員到省里的老領導,一共......一共七十二個。”
“有些人您可能听說過,比如前兩年剛退的張副省長,他兒子的房地產公司,當年拿地全靠我疏通關系。”
周志高的瞳孔驟然收縮!
張副省長退休時的送別會上,還握著他的手說“反腐要從年輕人抓起”,轉身就被方昌煤的筆記本記著“2016年,濱江地塊,好處費一千二百萬,用古董花瓶走賬”。
“他怎麼敢?”周志高捏著筆記本的手指泛白,紙頁邊緣被攥出深深的褶皺,“張副省長主管紀檢監察多年,多少貪官栽在他手里......”
“栽在他手里的,都是沒交錢的。”方昌煤突然嗤笑一聲,笑聲里裹著血沫,“他辦公室里掛著的‘清正廉明’匾額,是我找人做的贗品——真跡在他情婦的地下室里,下面藏著個金條窖。”
他突然前傾身體,鐵鐐在水泥地上拖出刺耳的聲響,“還有更嚇人的,前政法委李書記的公子,現在是某央企的副總,他當年在國外讀的野雞大學,文憑是我花五十萬買的......”
老鄭推門進來時,手里的卷宗嘩啦掉在地上。最上面那份“干部考核表”上,李公子的學歷欄赫然寫著“哈佛博士”,推薦人簽名處蓋著方昌煤的鮮紅印章。
“這簡直是系統性塌方!”他的聲音都在發顫,“光是這七十二個人牽涉的項目資金,就夠修三條高鐵線了!”
周志高沒說話,只是翻到筆記本最後一頁。泛黃的紙頁上粘著根灰白的頭發,旁邊寫著行極小的字︰“2003年,劉某某,處理礦難,封口費兩千萬”。
那個“劉某某”的簽名,和他案頭那份省政協老領導名單上的筆跡,像得不能再像。
“這個人,”周志高用指尖點著那個名字,聲音冷得像冰,“你確定?”
方昌煤的喉結劇烈滾動,突然抓起搪瓷缸往地上砸。
碎片飛濺中,他的聲音嘶啞得像被砂紙磨過︰“怎麼不確定?那礦難死了三十七個人,他讓人把尸體扔進廢棄礦井,再灌上混凝土!”
“我幫他偽造的‘山體滑坡’報告,現在還存在省檔案館的防潮櫃里!”
窗外的天色徹底暗了下來,審訊室的燈突然閃爍兩下,滅了。
應急燈亮起的瞬間,方昌煤的臉在綠光中顯得格外猙獰︰“周部長,您現在知道為啥我敢橫行這麼多年了吧?這張網從上到下織得密不透風,您以為扳倒我就完了?後面的大魚能把您的船都掀翻!”
周志高摸出手機,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幽光。
他給劉老發了條信息,只有三個字︰“需面見”。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應急燈突然滋滋作響,光線忽明忽暗,像極了他此刻的心情。
“您爺爺劉老,”方昌煤突然開口,聲音里帶著詭異的笑意,“當年跟我打過交道。他在紀委查案時,我還給他送過錦旗——當然,那是奉命行事。”
他突然壓低聲音,像在說什麼天大的秘密,“您以為他為啥退休後深居簡出?有些事,知道得太多不是好事......”
“閉嘴!”周志高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筆記本滑落在地。應急燈恰好熄滅,黑暗中,他听見方昌煤發出咯咯的笑聲,像只得意的老狐狸。
重新來電時,方昌煤正用碎瓷片在手腕上劃著什麼。血珠滲出來,在地上滴出個詭異的圖案。
“我把最關鍵的證據,藏在孫子的鋼琴里了。”他突然抬起頭,臉上的血混著淚水往下淌,“那是個u盤,里面有張關系網圖譜,連誰給誰戴過綠帽子都記著......周部長,我只求您答應我,等案子結了,別讓孩子知道這些骯髒事。”
周志高盯著他手腕上不斷滲出的血,突然想起洛汐昨天畫的畫。小姑娘用蠟筆給彩虹橋的橋墩畫了兩個衛兵,舉著寫著“正義”的盾牌。
“龍國的法律,”他緩緩開口,聲音在寂靜的審訊室里格外清晰,“不搞連坐,但也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罪犯。你孫子的鋼琴里藏著的不是證據,是你欠這個國家的債。”
凌晨三點,省紀委招待所的走廊里響起急促的腳步聲。
周志高抱著方昌煤的筆記本,站在劉老的房門前,門縫里透出的燈光在地上投下道長長的光帶,像條通往未知的路。
“進來吧。”劉老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帶著慣有的沉穩。
屋里的檀香混著藥味,案頭的紫砂壺還冒著熱氣,仿佛早就知道他會來。
周志高把筆記本推過去,劉老翻到那頁“劉某某”的記錄時,手指突然頓住。
泛黃的紙頁在他指間微微顫抖,像片即將飄落的葉子。
“這個人,”他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不易察覺的疲憊,“當年確實負責過礦難處理。他提交的報告里說,只有三個礦工失蹤。”
“方昌煤說有三十七具尸體。”周志高的聲音有些沙啞,“還說檔案櫃里有偽造的證據。”
劉老沒說話,只是從書架上抽出本厚厚的相冊。
翻開泛黃的內頁,年輕的他穿著軍裝,和個戴著眼鏡的男人站在礦井前。
“這個劉某某,”他用指尖點著那個男人的臉,“是我軍校的同學。他當年總說‘為了大局,有時候要犧牲少數人’......”
窗外突然響起驚雷,雨點 里啪啦打在玻璃上。
劉老合上相冊的動作極輕,卻像在周志高心上敲了記重錘︰“明天開常委會,我會提議成立專項小組,賦予你越級查辦權,記住,反腐不是斬草,是挖根!哪怕這根長得比老槐樹還深。”
第二天清晨,周志高站在常委會的會議室窗前,望著樓下整齊列隊的紀檢干部。
他們胸前的黨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無數顆跳動的心髒。
老鄭遞過來份文件,上面是中央剛發來的批復︰“同意成立‘10•12’專案組,周志高任組長,全權負責涉案人員查處。”
“方昌煤凌晨交代,”老鄭的聲音壓得很低,“那個礦難的幸存者還活著,現在在雲南邊境當護林員。他說當年是劉某某的司機放了他一馬,條件是永遠消失。”
周志高捏著那份批復,指尖都在發顫。會議室的門被推開,劉老帶著幾位白發蒼蒼的老領導走進來。他們胸前的功勛獎章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像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
“小周,”劉老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我們黨不怕揭短,就怕藏污納垢。”
“這些人的罪證,不僅要寫進案卷,還要刻在警示教育基地的牆上,讓後來者看看,背叛人民的下場是什麼。”
方昌煤被押往看守所時,特意要求穿那件洗得發白的警服。路過幼兒園門口,他看見個舉著紅旗的小男孩,突然掙脫警員的手,朝著那個方向深深鞠躬。
鐵鐐拖地的聲響里,他的聲音輕得像嘆息︰“爺爺不是壞人......爺爺只是犯了錯......”
周志高站在會議室的窗前,看著囚車漸漸遠去。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是雲南那邊發來的照片。
護林員的木屋牆上掛著張泛黃的礦難遇難者名單,最下面用紅漆寫著行字︰“等了十八年,終于看到太陽了”。
他給專案組的同志發了條信息︰“所有涉案人員,不論退休與否,職位高低,一律依法查處。”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會議室里響起整齊的掌聲,像潮水般漫過整座大樓。
陽光透過窗玻璃照進來,在“10•12專案組”的牌匾上投下溫暖的光斑。
周志高知道,這張織了幾十年的罪網,終于到了該撕碎的時候。
而那些藏在網後的陰影,終將在陽光下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