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型企業有很多,像幾十人的小工廠,小飯店等等。
甚至還有幾個人的奶茶店,小吃店之類。
他們在陽市也賺到了錢,但有時候壓力也很大,同時也有做不起來虧本的。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做不出特色和口味出來,生意自然做不好。
所以周志高想的是,請一些在未來將連鎖店開到龍國各地的配方師傅,前來陽市做培訓。
是加盟也好,是由市政府出錢提供學習機會也罷,總而言之在衛生和口味方面,得做上去。
“曉雅,李部長。”周志高辦公室,他叫來了劉曉雅和李固,開起了小會。
“既然我們滕懷下一步,是發展陽市的微小型企業,那麼,我們得商量出一個章程出來。”
“本來我主要是負責黨政建設工作,但我在商業發展和投資方面,有著一定的能力,所以就一起商量吧。”
“你們先說說自己的看法,對于我們陽市的微小型,少于五十人的企業工廠,應該如何去幫助他們?”
劉曉雅想了想,當先開口,“志高,我覺得減免一定的稅收,可以為他們減輕一定壓力。”
“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小型企業如果不能盈利,那麼就算是減免了,也無法繼續開下去,雖說不少小型企業是盈利狀態,但還有小部分運營困難。”
“我們應該進行區別照顧,而不是全部一視同仁,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現在我們有短視頻和親聊軟件,還有外賣平台。”
“想將他們宣傳出去不難,真正難的是他們能否吃得下流量,要是有人想合作,或者想來品嘗時,發現產品不合格,食品味道不好,甚至衛生不達標,那就是給陽市抹黑。”
“至今為止,我們陽市在志高你的帶領下,還沒有出過什麼問題,可不能陰溝里翻船。”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剛剛說的兩點,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周志高點點頭,這也是他決定改變的,想推廣他們不難,因為陽市的短視頻和親聊完全能做到。
但推廣出去,如果不能得到市場上很好的反饋,那才是最致命的。
甚至還有可能對陽市造成沖擊,讓陽市的形象遭到破壞。
這時,周志高看向李固,看看他是不是有什麼好想法,有沒有和自己不謀而合的想法。
李固推了推眼鏡,從文件包里掏出一疊厚厚的調研報告,紙張邊緣因為反復翻閱已經卷起毛邊︰“周書記,我在走訪中發現,83的小微餐飲企業存在‘三缺’問題——缺技術、缺人才、缺營銷。”
他輕點鼠標,投影儀上彈出一張對比圖,“您看,同一條美食街,掌握特色配方的老店日均營業額是普通店鋪的5倍。”
周志高摩挲著下巴,目光落在“缺技術”三個字上︰“所以我才想著請那些連鎖品牌的配方師傅來培訓。”
“不過光教技術還不夠。”他突然想起什麼,“曉雅,咱們的親聊能不能開發個食安監督功能?讓消費者掃碼就能查看食材溯源信息。”
劉曉雅眼楮一亮,立刻在筆記本上記錄︰“這個點子好!再加上用戶實時評價系統,既能倒逼商家提升品質,又能給優質店鋪精準引流。”
她抬頭補充道,“我建議成立食安聯盟,讓頭部餐飲企業帶頭,統一制定衛生標準。”
“說到聯盟,”李固接過話頭,“我們可以效仿陽遞的模式,把小微工廠也整合起來。”
“比如成立輕工產品共享車間,讓那些設備閑置的工廠接單加工,既能提高產能利用率,又能降低初創企業的生產成本。”
他調出一份數據報表,“就像長福鎮的農產品加工坊,通過共享設備,三個月內訂單量增長了300以上。”
周志高起身走到窗前,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商業街。
一家新開的奶茶店前,幾個年輕人皺著眉頭張望片刻後轉身離開——顯然是被店內冷清的生意勸退。
他轉過身時,眼神愈發堅定︰“這樣,我們兵分三路。”
“曉雅負責搭建數字化監管平台和食安聯盟,李固牽頭成立小微企業互助協會,落實共享車間計劃。”
“我來聯系那些餐飲界的隱形冠軍,說服他們來陽市傳經送寶。”
三天後,周志高出現在川渝火鍋協會會長老陳的私人會所。
紅木茶桌上,氤氳的茶香混著牛油火鍋的香氣。
“陳會長,我這次來,想請你幫個忙。”周志高推過去一份文件,“這是陽市小微餐飲扶持計劃,只要你願意帶徒弟,市政府補貼50的培訓費用。”
老陳夾著毛肚的手頓了頓︰“周書記,不是我不給面子。”
“可秘方就是我們的命根子,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兒還少嗎?”
“所以我們搞技術入股。”周志高笑著展開一張合作協議,“徒弟開店盈利後,按比例給師傅分成。”
“而且!”他調出陽視界的後台數據,“您看,陽遞的騎手和短視頻用戶加起來有近10億流量,只要您的徒弟做出特色,不愁沒生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陳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喉結上下滾動︰“周書記,您這是要把小館子做成大產業啊!”
與此同時,劉曉雅的辦公室里,技術團隊正在演示新開發的“食安碼”系統。
掃碼後,手機上不僅能顯示食材產地、加工日期,還能看到廚師的健康證和操作間實時監控畫面。“
劉市長,”程序員小王興奮地說,“我們還加入了智能識別功能,要是發現廚師沒戴口罩,系統會自動預警!”
李固則在小微企業主座談會上拍板︰“從下個月起,閑置超過30天的生產設備必須錄入共享平台。
政府補貼20的設備維護費,但有個條件——優先給初創企業提供低于市場價30的加工服務。”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一位做五金加工的老板激動地說︰“李部長,這下我們這些小廠子終于不用吃‘百家飯’了!”
一個月後,陽市“小微振興計劃”正式啟動。
清晨的美食培訓學校里,老陳的徒弟們圍著火鍋底料翻炒鍋,香氣四溢。
“記住。”老陳拿著大勺指點,“這牛油得熬夠三個小時,花椒要選漢源的,差一點味道都不對!”
角落里,一位開早餐店的大姐認真記著筆記,她的小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寫滿了“秘制醬料配方”“湯底熬制時間”。
而在輕工產業園,“共享車間”的電子屏實時更新著訂單信息。
做文創產品的小李點開一條訂單,興奮地對員工說︰“有筆大單子!隔壁玩具廠幫我們注塑,我們專心做設計,利潤能多三成!”
但難題很快出現,某網紅奶茶店因為衛生不達標,被食安碼系統曝光後,單日營業額暴跌80。
店主哭著找到周志高︰“周書記,我知道錯了!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機會不是我給的,是消費者給的。”周志高帶著店主來到食安聯盟辦公室,“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麼關門整改,通過驗收後重新開業。”
“要麼加入聯盟,由頭部企業派人駐店指導。”
店主選擇了後者,三天後,戴著“食安監督員”紅袖章的師傅進駐店鋪,從食材儲存到杯具消毒,手把手教學。
這一幕被陽視界的主播拍成紀錄片,播放量突破5000萬。
評論區里,網友們紛紛點贊!
“這才是真正的幫扶!”
“給陽市政府的雷霆手段點贊!”
隨著計劃推進,越來越多的奇跡在陽市發生。
那個曾經冷清的奶茶店,在學會特色配方和標準化管理後,門口排起了長隊。
五金加工廠通過共享車間,接到了出口訂單。
就連街邊的煎餅果子攤,都因為學會了秘制醬料,成了網紅打卡點。
半年後的慶功宴上,老陳舉著酒杯找到周志高︰“周書記,我帶的徒弟現在開了37家分店,按照技術入股,我每月能多拿幾十萬!”
他紅著臉說,“以前總藏著掖著,現在才明白,技術共享,大家都能吃肉!”
李固則展示著最新數據︰“小微企業互助協會已經促成合作項目1200個,共享車間利用率達到95,新增就業崗位2.3萬個!”
周志高站在宴會廳中央,看著其樂融融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
突然,他的手機震動,是劉老發來的消息︰“志高,上面準備把陽市的經驗全國推廣!”
他笑著回復︰“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結果。”
散場時,劉曉雅挽著周志高的胳膊︰“志高,你看,這萬家燈火,多像我們規劃的藍圖。”
“二零一三年快過完了,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差不多要去京城,你做好準備了嗎?”
周志高微微一笑,平靜的說,“套用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一句話,時刻準備著!”
對視一眼後,同時笑了,他們的未來有了一定軌跡變化,但這種變化是變得更好!
喜歡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請大家收藏︰()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