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舒緩大氣的音樂聲,舞台後面的液晶屏幕之上出現了點點金光,這些金光先是匯聚成“71屆戛納電影節”的英文字樣,接著那些字隨風飄散,在背景的紅色幕布上面再次匯聚成了“金棕櫚”的標志。
在場的眾人一陣掌聲,周游身邊第一次參加戛納的幾個人心里也是一陣激動。
接著,屏幕上就是戈達爾的《狂人皮埃羅》電影混剪,大家也都清楚這次戛納電影節的“特別金棕櫚獎”,就是類似終生成就獎特別貢獻獎的那個獎項就是導演戈達爾的。
只不過這位導演因為身體原因並沒有能如願來到現場。
二分多鐘的電影經典鏡頭過去,舞台上亮起幽藍色的背景燈光,跟觀眾席的黑暗相比顯得更加神秘而深邃。
接著,燈光照亮了舞台上坐在鋼琴邊的主持人,主持人伴隨著舒緩的鋼琴伴奏,開始講述戈達爾的一些作品以及事跡。
他說的是法語,但台下每個座位上都配的有同聲傳譯,觀眾們可以自行選擇戴或不戴。
周游一只手舉著同聲傳譯听他講了大概五分鐘,屏幕後面再次出現變化,本次戛納電影節的海報出現在了液晶屏幕之上。
同樣是《狂人皮埃羅》中的經典鏡頭,男女主角在各自的車上撐著車門,將上半身伸出車外相互接吻。
根據他的講解,組委會之所以選擇這一經典鏡頭當做海報,是在致敬戈達爾對電影語言的革新以及電影中浪漫、叛逆和向往自由的精神。
而講解也在海報出現中慢慢結束,現場暖黃色的燈光亮起,眾人的掌聲經久不息,用這種方式向戈達爾致敬。
官方的鏡頭掃過台下的一眾明星,在舞台上旁邊還有一塊屏幕是能讓他們看到攝像機的鏡頭是否對準了自己,不少外向的明星還會沖著鏡頭做鬼臉打招呼。
或者是主持人在調侃某位藝人的時候,官方鏡頭同樣也會對準他。
這也算是台上人跟下面觀眾的一個小互動,不至于讓他們無聊到昏昏欲睡。
接下來,便是主持人開始一一請上這屆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張振自然也在其中,當他們依次亮相之後,便由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發言,她同樣先致敬了戈達爾,而後又開始講述這次評審團選擇電影的依據以及評獎過程中的艱難。
算是一種疊獎,總歸是把主競賽單元的電影都先夸了一遍,然後說你們如果沒有評上獎不是電影不夠好巴拉巴拉的。
她在發言後,屏幕上也出現了凱特布蘭切特的作品向她致意,之後餃接上一首歌曲暖場,頒獎典禮才正式開始。
開場的獎項算是一個預熱,先頒發短片類的獎項,第一個短片金棕櫚獎由澳大利亞的短片《所有這些生命》獲得,在頒獎嘉賓開獎的時候還在台上特意提了一句由華國導演拍攝的短片作品《延邊少年》。
緊接著,周游就在舞台上見到了陳開歌的身影,現場的觀眾同樣給這位曾經的金棕櫚得主獻上了熱烈的掌聲,他作為頒獎嘉賓要頒發的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金攝影機”獎,獲獎的是比利時導演,片名是《女孩》。
兩個短片獎和技術獎之後終于開始了今晚的重頭戲,連帶著下面不少人也坐直了身體,提起精神看著台上的主持人。
穿著紅黑色禮服跟個吸血蝙蝠似的布蘭切特再次上場,作為評審團主席今晚除了主持人她無疑是最忙的那一個,而本屆的最佳劇本獎是個雙黃蛋,給了《幸福的拉扎羅》和《三張面孔》。
“導演,是不是他們得了這個最佳劇本之後基本就不能拿最佳影片了?”
一旁的蔣奇明開口趁著掌聲做掩蓋趕忙問了一句,其實他這麼做就是多此一舉,你看那幫老外有幾個能听得懂中文的?
周游就不怎麼避諱,用中文大大咧咧的說道︰“基本是這樣,也有過出現最佳劇本和最佳影片一起拿的,不過那種情況不僅要片子質量特別好,而且媒體輿論的呼聲也很高。”
“其他電影的質量還得拉胯才有機會。”
錢主任也笑著補充了一句。
事實也確實如此,本來戛納的獎項就少,只有最佳劇本,最佳男女主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評審團大獎這幾個,有時候這一屆整體片子質量都很好的話,一些獎項分都不夠分,別說一個電影拿兩個了。
除了那種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或最佳女主同時拿的。
那種情況是電影足夠驚艷,演員的表演也很好,這種情況如果給了最佳影片不給那個出彩的演員最佳主角,評審團也會覺得可惜,所以這麼頒獎相對來說會比較多一些。
就在幾人說話的時候,最佳劇本的得主也發表完了獲獎感言,這類獲獎感言跟其他兩個電影節類似,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當然就算超時也沒人會趕你,但主持人會在旁邊打斷提醒,一般也沒什麼人這麼做。
“下面是最佳女主。”
錢主任在旁邊小聲提醒了一句,聞言周游目光掃過旁邊的幾個女孩,其實內心里雖然覺得自己戲里幾個女孩表演都不錯,但礙于是群像戲並沒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女主,非要說,那也是妹妹周也的戲份會多一點,但這種“多“和其他電影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這點並不利于她們,周游往旁邊看也是想看看他們的反應,結果卻讓他大跌眼鏡。
人秦蘭知道自己角色的定位算不上女主,所以無欲無求的坐在那里當一個鼓掌機器,只是偶爾會時不時的跟小明哥耳語幾句,看上去比劇組時還要親昵許多。
也許是在國外讓他們放松了警惕,可...姐們,這是全球都有直播的戛納電影節啊。
周游也沒打算提醒他們,反正戲都拍完了人家倆怎麼選擇,以後感情生活怎麼發展那是他們自己的事,跟周游也沒什麼關系。
他目光繼續掃視,發現薩日娜跟惠英紅的心態也跟秦蘭差不多,小田就更不用說了,她的戲份相對其他幾個姐姐更是少的可憐。
唯一有機會的就是周也,不過這姑娘興許一開始就沒抱什麼希望,也不覺得自己會在這個年紀得獎,如果是那樣的話...也太夢幻了一點。
其實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國內的好多女明星,像鞏俐張曼玉包括梅蘭芳不都是二十出頭得的獎,這個年紀正是她們最有靈氣的時候,演技這玩意挺玄學的,還真不一定是年齡越大經驗越多就越好。
相反好多演員都覺得年齡上來之後再也找不回當初的靈氣了。
雖然她自己不在意,可旁邊的秦蘭停止了跟小明哥的耳語,伸出手抓住了小姑娘的手,另一邊的田曦薇也是如此。
周也愣了一下,笑著對他們點點頭,可心里卻在吐槽。
本來不緊張的...
被你們這麼一搞,好像還真有點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