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煤老板的審美你別挑

第689章 放映會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我的魔法瓶 本章︰第689章 放映會2

    《寄生蟲》媒體首映會能有如此陣仗,除了戛納官方對周游的電影抱有期待之外,這些到來的嘉賓們,國際電影人們同樣也是如此,想要看看這位年輕的歐洲三大大滿貫導演到底這次給他們帶來了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大熒幕上出現的第一個畫面,便是在崔家地下室由內往外拍的鏡頭。

    由頂部像是電風扇的半拉外罩,加上麻繩和夾子組成的晾衣架上面掛著幾雙洗干淨的襪子,窗子上面沒有窗簾,意味著這家人對外界來說根本沒有什麼隱私。

    他們不在乎,外面的人更加不在乎蝸居在地下室之中的這一家人。

    陰暗、逼仄、骯髒的環境只用了一個鏡頭就向所有的觀眾展示出來,讓大家瞬間明白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環境。

    到場的電影人大多數都在水準之上,最起碼他們的閱片量是有保障的,簡單的一個開頭鏡頭,他們看到的遠遠不止是這些。

    鏡頭沒有移動,但此刻掛在晾衣架上面的襪子在畫面左邊,窗子後面街道外的景象其實是散焦狀態,不注意看根本注意不到,這也是導演為了表達自己的重點刻意設計出來的。

    觀眾們此刻的注意力被窗外移動的車輛吸引,車子與行人進行了簡單的互動,就是推著推車的行人為車子讓了一下路,只是簡單的一個動作足夠讓觀眾們的注意力順利過渡到右邊。

    與此同時,右邊的磨砂玻璃窗戶上浮現了“寄生蟲”的字樣,將觀眾的注意力完全轉移到畫面的右邊。

    已經有人開始在心中驚嘆了。

    簡單的一個鏡頭,畫面分成了三個部分。

    最左邊的衣架,畫面中間窗子外面胡同的景象,最右那個邊的磨砂玻璃。

    周游先是用一個移動的車子對觀眾進行視覺引導,緊接著輕微調節畫面轉移焦點,讓大家的視線從左邊順利過渡到中間,最後自然而然的引出最右邊玻璃上的片名。

    是巧合麼?

    畢竟窗外行人和車子的移動可能是隨機的。

    不少人心中這麼想,可他們馬上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周游再次用鏡頭語言回答了他們的疑問,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來自導演的精心設計,從這部電影的開始,你們的視覺、听覺以及思想全部都要交于我手,被我牢牢控制。

    隨著右側玻璃上面的片名漸漸隱去,此刻畫面逐漸歸于平靜,如果沒有新的刺激點出現,觀眾的視覺感官就很容易陷入迷茫和疲勞。

    霎那間,外面行駛過一輛白色面包車。

    它重新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也遮擋大家的向外看的視野,再次把眾人的注意力吸引走,不再注意房間內布景和信息,而是透過那扇狹窄的窗子向外看去。

    畫面也再次調節,對焦點從襪子轉移到了處于中間位置的胡同。

    這就是電影畫面的呼吸感。

    窗外陽光明媚,偶爾能看見忙碌的人們,至此,電影的基本環境就已經交代清楚了,包括導演要介紹給他們的主題元素比如氣味,比如環境是在地下室,又比如片名都已經介紹完畢,並且它的節奏並不拖沓。

    那麼把這些都介紹完畢,又再次把觀眾的視線吸引到窗子外邊,新的刺激點自然也就緊隨而來。

    一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經過車子外面,同時按響了車子的車鈴。

    這時,原本固定的鏡頭終于開始緩緩下越搖,玩手機的蔣奇明出場。

    那騎自行車的人就像是一個舞台上的幕布,當導演把所有開始前的信息交代完畢之後,幕布也需要落下,它就是起到如此一個效果。

    而蔣奇明所處的位置居右朝右,同時也在上面忙碌的人們之下,暗示了他如今所處的位置。

    至此,時間、地點和人物全部出現,就是開場幾秒鐘的鏡頭而已,而且大部分時間還是固定鏡頭,周游只是通過簡單的構圖和幾輛運動的車子就交代完了這一切。

    短短的鏡頭將導演的功力體現的淋灕盡致,這也是他跟大多數導演在單純技法上面的差距,根本涉及不到結構、敘事、色彩和故事等等其他方面。

    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電影在國際上受到如此追捧和青睞,是國內那些看起來票房比他差不了多少,甚至單部電影票房比他還高的導演達不到的水平。

    電影第一要務是把故事給講清楚,可好電影卻不是拿來一些熱點梗,加一些搞笑元素和並不高明的反轉,把這些融合起來摻雜在故事當中就叫好電影了。

    現場能做到管中窺豹的人並不在少數,看懂了周游開場這個鏡頭設計之巧妙,也就是如今他們所在的現場不能鼓掌,不然一些人高低會忍不住為他送上自己的掌聲。

    黑暗中,廖凡听到旁邊坐著的賈樟柯嘆了口氣,不自覺的轉頭看了他一眼,只見賈樟柯滿臉的驚嘆,驚嘆之中又帶著一絲惱怒和不解。

    他自然看懂了這個開頭,也驚嘆于周游的設計,至于惱怒...

    應該是惱怒自己同樣被國內譽為現實主義題材的大師,怎麼就拍不出這種鏡頭,他想不明白那個如此的年輕的導演,怎麼就能夠把這一切信手拈來,做到的如此之輕松寫意。

    就跟家常便飯一樣。

    “這個鏡頭...很好?”

    廖凡是個好演員,但他畢竟不是導演,雖然能夠初窺門徑,但里面的道道他也是一知半解。

    就比如賈樟柯,他看一遍這個鏡頭就能發現周游的小心思,但你讓他在拍戲的時候用他用不出來,大多數導演也都是這樣的,其實這些東西早就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們都教過,也無數次的分析過。

    可真到了拍電影的時候,別說是那些學生了,就算是那些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的老師都不一定能隨手用出來。

    不然他們就是大師了。

    當然了,賈樟柯擅長的東西周游同樣也趕不上,就只是這麼一個比喻而已。

    賈樟柯像是那個講台上的老師,他知道這個畫面好在哪里,厲害在哪里,驚艷在哪里。

    而廖凡呢,能通過他演員和對藝術的敏感大概感知到這一點,他知道好,但不知道哪里好。

    別人如果稍加引導,他就能恍然大悟。

    這就是大家的區別和差距。

    听見旁邊廖凡的話,賈樟柯眼楮盯著屏幕沒有轉頭,下意識喃喃道︰“很好,反正我拍不出來。”

    廖凡沉默片刻,剛要把視線重新轉回正前面,耳邊忽然傳來跟他們《江湖兒女》劇組一起來戛納“刷經驗”的關小彤的聲音。

    “戚....我覺得沒咱們的電影好。”

    少女的嘟囔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甚至連讓賈樟柯看她一眼的興致都沒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導演︰煤老板的審美你別挑》,方便以後閱讀導演︰煤老板的審美你別挑第689章 放映會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導演︰煤老板的審美你別挑第689章 放映會2並對導演︰煤老板的審美你別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