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發展期里,特戰旅始終保持著對日偽軍的主動攻勢。
林楓讓在外面獨立發展的步兵團靈活運用\"引蛇出洞\"、\"圍點打援\"等戰術。
將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精髓發揮得淋灕盡致。
每當日軍大部隊出動,特戰旅總部就會派出戰機或裝甲部隊予以痛擊。
這種立體化作戰模式,讓日偽軍聞風喪膽。
面對特戰旅的強大威懾,日軍不得不調整戰略。
在特戰旅活動區域采取守勢,龜縮在據點不敢輕舉妄動。
而對其他八路軍根據地的掃蕩力度也明顯減弱。
即便如此,特戰旅仍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為兄弟部隊贏得了寶貴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八路軍其他部隊的作戰方式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如今,他們甚至敢在白天集結大部隊,主動攻擊日軍的據點和城鎮。
這種戰術轉變的關鍵在于,八路軍不再像從前那樣畏懼日軍的空中威脅。
因為特戰旅的航空部隊隨時可能提供支援。
在這段時間里,特戰旅的航空隊共執行了5、6次作戰任務。
其中與日軍航空兵爆發了兩次正面空戰。
規模最大的一次,是特戰旅12架戰機迎戰日軍16架戰機的激烈對決。
得益于性能優越的零式戰機和p38閃電戰機。
以及飛行員高超的作戰技能,特戰旅在這兩次空戰中均取得了勝利。
然而勝利的代價也不小。
在這幾次作戰中,特戰旅共損失了4架寶貴的戰機。
這也讓林楓和總部首長們都會心疼不已。
雖然戰果輝煌,但這些先進戰機在當前條件下根本無法補充。
如今,特戰旅的航空隊只剩下50架戰機,每一架都顯得彌足珍貴。
另一方面,在經濟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隨著特戰旅特別是洪山根據地的不斷發展。
當地工廠數量持續增加,加之眾多星級人才的聚集效應。
使得洪山根據地的工廠規模、研發人員數量以及生產線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根據林楓的要求,自東石鎮東石河戰役結束後。
全國各地前來參軍和投奔的老百姓絡繹不絕。
這些人員被分配到特戰旅的各個根據地。
包括紅山鎮根據地、平安縣城、武義縣城、河源縣城以及壽縣等地。
大量人才的涌入為根據地的擴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兵團對所有前來投奔的百姓都進行了詳細登記。
只要發現具備特殊才能的人員,各部隊都會優先將其送往紅山鎮根據地。
到達後,林楓會第一時間利用系統對這些人才進行判別和星級定級。
並根據紅山鎮根據地及其他根據地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分配。
這種高效的人才調配機制。
使得包括洪山根據地在內的各個地區都實現了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
因此,無論是紅山根據地還是其他根據地,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正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這種人才合理配置的機制極大地促進了各根據地的發展。
其中,紅山鎮根據地的發展尤為顯著,目前人口規模已達到驚人的25萬之多。
與此同時,紅山鎮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四星級人才王國文的帶領下。
經過與林楓的多次深入交流並參考大量資料。
編寫出一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教科書。
這套教材與此時空沿用十余年的民國教材截然不同。
創造性地將華夏歷史劃分為兩個重要階段。
就是古典時期和近現代時期,並以1644年滿清入關作為歷史分期的重要節點。
這套教材明確指出,1644年滿清入關後,華夏大地逐漸走向衰落。
盡管推翻了滿清統治,但國家仍處于落後狀態。
當前時代背景下,國民對滿清滿遺的仇恨情緒尤為強烈。
特別是在此時空的抗戰時期,偽滿洲國與日本勾結,搞出\"日滿一體\"的口號。
並建立731部隊等邪惡組織,這些歷史事實都加深了民眾的憤慨。
為此,王國文組織對這套歷史教材進行了大規模印刷,並在各根據地廣泛傳播。
當前根據地民眾的識字率已顯著提升。
相關部門還創新性地通過電台廣播,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全體居民普及歷史知識。
這些廣播內容既包括華夏民族在明朝及之前各朝代的興衰歷程。
更著重揭露了滿清入關後實施的殘酷民族壓迫政策。
詳細講解了滿清統治者推行的\"剃發易服\"、\"毀書防漢甚于防洋\"等等各種反動政策。
同時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正義性。
通過對比分析指出。
當時滿清政權為維護其統治,不惜與太平天國鏖戰十余年。
而在面對西方列強和倭寇入侵時,卻屢戰屢敗,動輒簽訂各種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這些鮮明對比深刻揭露了滿清朝廷和偽滿洲國的反動本質。
這種歷史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地軍民的歷史認知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特別是在這個時空40年代的抗戰背景下,這種教育更易引發共鳴。
畢竟東北地區仍存在著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這為歷史教育提供了最鮮活的反面教材。
還有一件令林楓倍感欣慰的事。
就是紅山鎮根據地興起的漢服復興運動已呈燎原之勢。
這場運動從紅山鎮根據地迅速擴展到特戰旅控制的所有區域。
隨著紡織廠規模的擴大和生產線的增加。
特戰旅在平安縣、武義縣城、河源縣城等控制區都新建了紡織廠,大力推廣漢服文化。
為促進漢服普及,根據地采取了多種惠民政策。
向民眾普及漢服知識、提供免費服裝改制服務等。
由于根據地民眾每天都能通過報紙、書籍和電台接觸到相關宣傳。
他們對換穿漢服的接受度非常高。
特戰旅宣傳記者程尤斯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使這一運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如今,這場漢服運動的消息已傳遍八路軍其他根據地、國統區甚至敵佔區。
全國許多民眾都了解到,在八路軍特戰旅控制的區域興起了正宗的漢服復興運動。
這次運動不僅規模空前。
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內涵深厚,服裝形制考究,獲得了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