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老百姓心目中,中央軍嫡系部隊才是最能打的王牌。
但特戰旅用一場場酣暢淋灕的大勝,徹底改寫了這個認知。
如今的特戰旅,其戰斗力已經遠超中央軍任何一支王牌部隊。
甚至一個整編軍都難以匹敵。
在多數人眼中,中央軍是當之無愧的正規軍。
而晉綏軍、桂軍等地方部隊則被視為\"雜牌軍\"或中央軍旁系。
其中,中央軍嫡系部隊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然而,陽明堡機場、東石鎮、東石河一役徹底顛覆了這一認知。
特戰旅用輝煌戰績證明,其戰斗力已遠超中央軍任何一支王牌部隊。
堪稱抗日戰場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勁旅。
毫不夸張地說。
如今的八路軍特戰旅不僅是抗日武裝中最強的部隊。
更是整個華夏大地上戰力最強的存在,就連鬼子的王牌師團也難以匹敵。
諷刺的是,就在晉西北戰場捷報頻傳之際,舉國關注的中條山戰役卻節節敗退。
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國軍高層顏面盡失。
據說那位最高長官氣得暴跳如雷。
痛罵中條山守將們都是\"飯桶\",並嚴令部隊必須振作。
然而由于情報失誤、防御松懈,國軍早已潰不成軍。
只能不斷向南撤退,根本無力組織有效反擊。
與此同時,國軍方面也不得不暗自慶幸。
若非八路軍及時破壞了鬼子在中條山使用毒氣彈的計劃,國軍的損失將更為慘重。
為此,國民政府也積極配合宣傳,重點揭露鬼子企圖使用毒氣彈的暴行。
這一消息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使鬼子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膺醬國已對日本實施全面封鎖。
曾經日本還能從膺醬國進口大量石油、廢鐵等戰略物資。
如今這些資源通道已被徹底切斷。
事實上,日本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再次計劃使用毒氣彈。
正是因為他們已遭國際社會全面封鎖除法西斯國家外),陷入了資源斷絕的困境。
這種極端處境讓日本軍國主義愈發瘋狂,甚至已在秘密策劃發動太平洋戰爭。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也緊急致電八路軍。
明確要求特戰旅向晉南、晉東南方向發起攻勢,以牽制鬼子兵力。
這樣可以為國軍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
林楓與首長經過慎重研判,決定接受這一作戰任務。
此時,周衛國率領的2.5萬特戰旅精銳已抵達防區東南部。
隨即兵分兩路,向長壽縣與河源縣發起猛攻。
這兩個縣城守軍力量對于特戰旅來說太過薄弱了。
每處僅駐有一個鬼子大隊約1000人)、憲兵隊(500人)和一個偽軍團約1000人)。
在特戰旅的凌厲攻勢下,兩座縣城不到半日即告攻克。
周衛國嚴格執行林楓的作戰指示。
立即派出多支機動部隊,對兩縣轄區內的鬼子據點、炮樓展開掃蕩。
短短三天內,特戰旅就將這兩個縣全境解放,徹底肅清了日偽勢力。
特戰旅如此迅猛的攻勢,立即在鬼子高層引起強烈震動。
這種摧枯拉朽的進攻節奏,完全打亂了鬼子的戰略部署。
迫使其不得不重新評估特戰旅的作戰能力。
當前,進攻中條山的鬼子主力正兵分兩路。
一路正在追擊要南逃的國軍部隊。
另一路則集結了2.5萬兵力,全力圍剿陝軍武將軍的1.5萬殘余部隊。
值得注意的是,武將軍部所在的防區恰好毗鄰八路軍的陳大旅長管的太岳軍區。
與此同時,在北平鬼子指揮部。
多田駿大將接到特戰旅攻佔河源、長壽兩縣的戰報後勃然大怒。
然而,面對剛剛全殲近4萬日偽軍、氣勢如虹的特戰旅。
即便老謀深算的多田駿也不得不慎重應對。
特戰旅不僅裝備精良,更擁有50多架戰機的空中支援,實力不容小覷。
權衡再三,多田駿被迫從追擊國軍的主力中抽調一個半師團北上布防。
這一無奈之舉,使得原本勢如破竹的中條山鬼子攻勢驟然減弱。
為國軍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
多田駿咬牙切齒地下達命令時,心中充滿不甘。
他比誰都清楚,這一調兵意味著中條山戰役的完美收官將大打折扣。
鬼子抽調的一個半師團約3萬兵力。
在河源縣城外圍一處險要地帶構築防御工事。
他們同樣不敢輕舉妄動,畢竟特戰旅剛剛展現出的戰斗力令人生畏。
經過與首長的慎重商議,林楓決定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
特戰旅2.5萬部隊在河源縣城外圍構築防御體系,擺出進攻態勢但避免主動出擊。
畢竟若貿然進攻,很可能招致鬼子七八萬甚至十萬大軍的反撲,這無異于以卵擊石。
然而,一個特殊戰況引起了林楓的注意。
武將軍率領的陝軍殘部1.5萬人。
他們的任務是負責阻擊和調動鬼子部隊,讓國軍主力能跑路。
此刻正被鬼子2.5萬部隊圍困在馬頭山一帶。
這支鬼子包含一個整編師團和一個獨立旅團,誓要全殲陝軍。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中條山戰役中。
鬼子唯獨在與武將軍部交戰時損失慘重,折損了700多名士兵。
正是出于報復心理,鬼子誓要全殲這支讓他們蒙受重大損失的陝西軍部隊。
眼下,武將軍率領的1.5萬陝西軍處境岌岌可危。
這支地方部隊長期缺乏補給,武器裝備極其簡陋。
三年來,他們在中條山防線浴血奮戰。
卻始終得不到國軍方面的有效支援,部隊越打越少,裝備越來越差。
究其原因,這支陝西軍的前身正是參與西安事變的楊將軍舊部。
正因如此,他們長期受到國軍嫡系的排擠。
不僅補給匱乏,還經常被派去執行最危險的任務。
但令人敬佩的是,這支由武將軍統領的部隊作戰異常勇猛。
在中條山三年的防御戰中屢次重創鬼子。
即便鬼子多次誘降,武將軍和部下們始終不為所動。
反而越戰越勇,用更猛烈的反擊回敬鬼子的勸降企圖。
如今,這支孤軍被2.5萬鬼子精銳團團圍困,形勢危急。
但他們展現出的不屈斗志和頑強戰力,卻讓密切關注戰局的林楓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