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灑滿紅山村。
林楓在團部妥善安排了當日事務後,便邁步向村口走去。
昨日,紅山村根據地迎來了約兩千名新老百姓。
這讓林楓心生好奇,決定親自前往村口一探究竟。
他心中暗自盤算,或許能利用系統獎勵的特殊識別人才技能。
在這群人中發掘出潛在的佼佼者。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才才是最寶貴的資源。
當林楓抵達村口時,意外地發現首長也站在那里。
他與警衛員一同滿心歡喜地注視著那些新來的老百姓。
林楓快步上前,向首長打招呼道︰“首長,您也在這里啊。
看來上次特種團的專訪報道確實起到了大作用,這麼多老百姓都投奔過來了”
首長聞言,笑容滿面地點頭道︰“是啊,林楓。
這充分說明了,只要軍隊能打勝仗。
為老百姓做好事,就能贏得他們的擁護和投奔。
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永遠不過時”
他拍了拍林楓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林楓,你能這樣想就很好。
我們八路軍,就是要堅持這樣的作風,真正為老百姓著想。
這才是我們能夠快速壯大的根本原因”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注視著正在排隊登記的老百姓們。
為了妥善安置這些遠道而來的老百姓。
特種團後勤部明白老百姓們歷經艱辛、風塵僕僕。
因此陳怡特地安排人員在現場布置了多個飲水站點。
這些站點不僅提供了清冽甘甜的清水,還貼心地準備了淡鹽水和甜蜜蜜的糖水。
每位老百姓都能領取一碗鹽水和一碗糖水,用以解渴並補充流失的體力。
更為細致的是,飲水站點前還整齊地擺放著幾大桶水。
供老百姓們排隊洗手後再飲用,確保飲水的衛生與安全。
喝完水後,老百姓們便有序地前往另一側的登記處進行信息登記。
他們之中,有的家庭完整,衣著雖樸素卻干淨整潔,帶著孩子和老人一同前來。
有的則形單影只,臉上寫滿了孤獨與落寞。
林楓和首長目睹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復雜的情感。
既為老百姓們的苦難遭遇感到心痛。
又為能夠為他們提供庇護而感到自豪與責任重大。
首長望著熙熙攘攘的老百姓,語氣沉重地對林楓說道︰
“林楓啊,你看這些老百姓,他們本應是過著安寧生活的平凡人。
卻因為戰爭的殘酷、小鬼子的暴行,被迫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和平的渴望,對安穩生活的向往。
我們作為軍人,肩上的擔子何其沉重啊。
你們特種團在這方面做得尤為出色。
真正踐行了軍人的誓言與使命,為老百姓撐起了一片天”
林楓面色凝重,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首長,您說得沒錯,最飽受苦難的始終是我們的老百姓。
然而,有些地方的軍隊卻對他們避之不及。
視逃難的老百姓為負擔,擔心他們會消耗本就不多的糧食。
但他們卻忽略了,老百姓其實是我們最寶貴的人力資源。
只要我們能夠妥善管理,合理調配,他們完全能夠爆發出驚人的生產力和戰斗力。
正如我們偉人常說的,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團結更多的老百姓,就是匯聚更強大的力量。
這將讓我們更快地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
首長听後,深表贊同,對林楓的贊賞之情溢于言表。
他覺得林楓不僅軍事才能出眾。
更在思想覺悟和管理能力上遠超同齡人,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和驕傲。
此時,排隊的老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們或是從報紙上,或是從別人的口中。
早已耳聞了紅山村特種團對百姓的深切關愛。
以及他們多次英勇抗擊日本鬼子的光輝事跡。
因此,當他們在逃難途中走投無路時,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一路打听,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這個傳說中的“避風港”
而紅山村井然有序的管理、貼心的接待。
以及特種團戰士們熱情的笑容,
都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和感動。
在排隊等候的隊伍中,
老百姓們相互間熱情地打著招呼,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
“看來咱們都是奔著紅山村根據地來的啊,真是同路人!”
“對,我也是看了報紙,說紅山村根據地發展得挺好,就決定過來了”
另一位年輕人嘆了口氣,說道︰
“我們這些難民,走到哪兒都不受待見。
听說紅山村根據地對我們這些逃難的人挺照顧,就來了”
“是啊,這亂世之中,想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太難了”一位老者感慨道。
“我也是看了報紙才來的。
這紅山村根據地果然沒讓我們失望,一來就有糖水喝,真甜貼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個年輕姑娘笑著說道。
“希望以後能在這里安穩過日子”她補充道。
這時,一位山東口音的大漢對他邊的人問道︰
“老鄉,你是哪兒來的?我是山東濟南的”
“我是河北的!”他旁邊老鄉一位回應道。
人群中有人低聲說道︰“你們听說了嗎?
前段時間,上萬的日偽軍來圍攻紅山村根據地。
結果都被八路軍特種團給打退了,听說還全殲了他們呢!”
“真的嗎?那這特種團也太厲害了吧!
那以後在紅山村根據地就更有安全感了”
一時間,隊伍中議論紛紛。
大家都對特種團的英勇事跡贊不絕口,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充滿了期待。
畢竟,他們的目的地都是紅山村根據地。
以後在那里,大家都是相親相愛的老鄉了。
此時,村口的路卡外已經聚集了上千名來自五湖四海的老百姓。
規模之大,連負責維持秩序的後勤戰士王喜娃都感到震驚不已。
他望著眼前這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不禁感慨。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根據地一次性涌入如此多的人。
原本只有一個村口路卡,但面對這龐大的人流,王喜娃果斷下令。
讓下屬部隊和後勤人員緊急配合,增設了1個路卡,以加快檢查和登記的速度。
然而,即便如此,人群依然擁堵不堪。
喜歡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