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臉上也帶著笑意,回答道︰
“第二個好消息就是我們的兵工廠已經成功生產出了第一批加蘭德步槍了!”
“真的啊!”林楓聞言,目光頓時變得熾熱起來。
“加蘭德步槍,終于可以生產了!這可是好東西!對了,數量有多少?”
陳儀微微一頓,有些遺憾地說︰
“因為原材料、條件、技術、熟悉度等多方面的限制。
我們的第一批合格品僅僅只有100支。”
林楓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嗯,剛開始嘛,熟煉度上來就好了,產量到時自然會上來的。
100支雖然不多,但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他知道系統雖然解決了生產設備的問題。
但其他方面的問題還需要靠自己去逐一解決。
只有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產量才能真正提上來。
林楓輕輕皺了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心想︰
100支確實還是少了點,不夠用!
但也沒辦法,先安排兵工廠把這100支加蘭德步槍運出來吧。
雖然數量不多,但加蘭德步槍作為半自動步槍,火力凶猛。
能在接下來的硬仗中為我們增添不少助力。
如果運用得當,說不定還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轉向陳儀,眼神堅定地說︰
“陳儀,你立刻安排人把這100支加蘭德步槍運回來。
我們要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做好充分準備。”
陳儀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好的營長,我這就去安排。”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趙剛和李雲龍並沒有來營部找林楓。
他們並沒有睡懶覺,而是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方式去了解根據地—私訪。
昨天白天,林楓已經帶著他們逛了一圈根據地。
讓他們見識了特種營部隊,領略了根據地的風情。
但李雲龍和趙剛都覺得還不夠深入。
于是決定今天一大早進行私訪,親自和村里的百姓聊一聊。
听听他們對林楓和特種營的真實看法和口碑。
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兩個換上了普通老百姓的衣服。
再佯裝成剛逃難到紅山村的百姓。
他們走在紅山村的小道上,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開始了他們的私訪之旅。
李雲龍和趙剛去私訪路上,趙剛有點不願意!
李雲龍邊走邊對趙剛說道︰
“老趙,你別多心,好像覺得我不信任林楓和特種營似的。
其實啊,我非常信任林楓,我只是想學學他是怎麼打造這個根據地的。
你看,我一個大團長,發展卻不如一個營長,這心里能不急嗎?”
他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所以啊,我得了解了解村民對林楓和特種營的看法。
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打造我們團部的根據地啊”
趙剛眼一亮,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你是想把團部駐地白馬村也打造成紅山村這樣嗎?”
李雲龍拍了拍趙剛的肩膀,笑道︰“沒錯,老趙,你看這里多好啊!
你是知識分子,管生活的,到時候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
趙剛笑著應承下來。
兩人在村道上走著,不一會兒,便看到一位中年大娘迎面走來。
趙剛連忙迎上前去,熱情地打招呼︰“大娘,你好啊?”
中年大娘上下打量了趙剛和李雲龍一番,疑惑地問道︰
“你們也是剛逃難到紅山村的吧?”
李雲龍笑眯眯地點點頭︰“大娘真是好眼力!
我們確實是剛逃難來的,想了解一下紅山村的情況,您能跟我們聊聊嗎?”
大娘一听,頓時打開了話匣子︰
“當然可以啊!紅山村這里可好了,我敢說你找不到比這里更好的地方了。
自從我們來到這里,不僅有了安身之所,還能吃飽穿暖。
這日子啊,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大娘一提起紅山村根據地,那簡直是贊不絕口,仿佛有說不盡的好話。
李雲龍好奇地問道︰“大娘,您也是逃難來的嗎?”
大娘嘆了口氣,回答道︰
“是啊,和你們一樣,一個月前我從隔壁鄉鎮逃難過來的。
那里經常有日本鬼子掃蕩,日子過不下去了。
後來听說紅山村有八路軍,還是根據地。
很多人都在這里安居樂業,我就帶著家人過來了”
她頓了頓,又接著說︰“你們真是幸運!
在這里不用太擔心日本鬼子掃蕩,有八路軍特種營保護著我們呢!”
趙剛聞言,關切地問道︰
“那特種營靠得住嗎?他們對你們這些逃難百姓怎麼樣?會給你們安排住的地方嗎?”
大娘連連點頭︰“特種營當然靠得住啦,他們可厲害了,打了好幾個勝仗呢。
和我們老百姓關系也挺好的,就像是自家人一樣”
她繼續介紹道︰
“他們說,凡是進了紅山村的,無論是逃難百姓還是原村民,都是一家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特種營對逃難而來的百姓都有安排,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分配工作。
比如你是醫生、護士、修理工或者工人。
他們都會給你安排相應的工作,還會給你發工資呢”
大娘笑了笑,又說︰
“像我這樣的農民,只會種地,特種營就分配給我地塊,讓我開荒種植。
總之,在紅山村只要肯干,就餓不死”
確實,對于那些初到紅山村根據地、餓得發慌的逃難百姓。
特種營會提供一天的接濟糧,但這僅僅是臨時的幫助,絕非長久接濟。
一天之後,就沒有接濟糧了,就得去干活!
在這里,每個人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勞作來換取糧食。
這樣可以接濟了逃難百姓,又確保紅山村根據地的持續發展。
如果逃難百姓只想來紅山村好吃懶做,那特種營恐怕支撐不了三天就會被拖垮。
大娘繼續介紹道︰
“你們進村的時候,應該也看到了村東那邊正在搭建的房屋吧?
那將是我們逃難人的新家。
我們逃難的在那邊分到了一塊地,可以自己動手建房子”
她頓了頓,接著說︰“當然,如果你們一時找不到建房子的材料。
也可以先借住在村民家中一兩天,等自己的房子建好了再搬過去”
確實,紅山村依山而建,原本就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村落。
只是由于戰亂,許多村民流離失所,導致村子看起來縮小了許多。
但實際上,紅山村的佔地面積依然很大。
尤其是村東頭的山坳山谷,那里還有大片未開發的土地,潛力巨大。
以前人少的時候,那些地方可能顯得空曠無用。
但現在隨著逃難百姓的不斷涌入和根據地的建設。
那些地方都將被充分利用起來。
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紅山村那些原本看似無用的地方。
如今都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被開發和利用。
目前來看,紅山村的人口雖然不少。
但日常生活和基本需求仍然能夠得到滿足。
趙剛和李雲龍通過大娘的講述。
對特種營如何處理逃難百姓的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
簡而言之,逃難百姓可以在紅山村落腳,但絕不能好吃懶做。
他們必須積極參與到紅山村根據地的建設中,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只要這些逃難百姓都投入到建設中來,紅山村根據地的發展速度定將驚人。
特種營對于逃難百姓有著一套完善的處理政策,確保他們不會餓死。
這一系列舉措讓李雲龍和趙剛都感到十分意外和欽佩。
政策的完善,讓這些逃難百姓成為了紅山村根據地建設發展的重要生產力。
李雲龍好奇地問道︰
“大娘,您家里有幾口人啊?有沒有人參軍加入特種營呢?”
大娘聞言,豎起大拇指,滿臉自豪地說︰
“你問得好!正是因為有了特種營,才有了我們紅山村根據地。
他們保護我們的安全,讓我們老百姓感到安心。
我家有五口人,兩個兒子都參加了特種營,打鬼子,保護村子!”
听到大娘的話,趙剛和李雲龍不禁對視一眼。
從她的語氣中,他們感受到了深深的自豪—那是對自己兩個兒子參軍特種營的驕傲。
在戰爭年代,參軍意味著可能犧牲在戰場上。
但大娘卻以此為榮,這充分說明了她對特種營的支持與認可。
特種營,無疑是一支深得民心的部隊。
喜歡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