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先斬後奏屠了整個木夷城過後,她手下那些就算不是鎮國軍的將士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幾絲敬畏。
和害怕?
也許有也許沒有吧。
王江也不在乎。
屠城這樣的決定,一般人沒有皇上的允許,可是萬萬不敢做的。
可她做了。
木夷城一天一夜。
血染紅了那片土地。
下令時,她一絲一毫的猶豫都沒有。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木夷城中有不少從天朝劫掠過來的女人和孩子。
男人呢?
早就殺了!
就是本是孩子的他們,在這個韃靼城中,基本也都活不到成丁的。
女子為妓,日日夜夜。
折磨和生的希望混雜,才讓她們堅持到了今日。
可整個木夷城這些天朝女子生下的混血兒卻屈指可數。
為什麼?
天朝女子有他們自己的驕傲。
生下那些蠻夷人的孩子對她們來說只有恥辱。
不小心懷了的,拼了一條命,也不會將他生下來。
滅門之仇之人的孩子。
它不用來到這個世界。
孩子為奴。半大的小孩,做馬奴,修堡壘。
當蠻夷人的玩具。
打的殺的。
一日能吃上一頓飯都是好的。
有人可憐那些錦衣玉食,折磨著這些人的孩子,妻子。
那誰來可憐他們呢!
對,他們天朝的血脈不需要可憐。
他們只需要報仇。
被俘虜的蠻夷人綁起來,跪成一片。
周圍有將士,還有城中幸存的天朝的女人,孩子。
你可曾看到那些被折磨的天朝人眼中有一絲一毫的不忍!
給過他們機會的。
幾千個被他們搶來的人,站在一處。
“你們看看,這里邊可有對你們有恩之人!”
“若是有,說出來,便饒了他的性命。”
王江說。
鴉雀無聲。
只有一個小小的,瘦弱的,眼楮基本佔了半張臉的小男孩顫顫巍巍舉起了自己的手。
指著不遠處的一個韃靼婦人。
眼中的淚晃的人心酸。
可是他說。
“將軍,她殺了我的母親,他的丈夫殺了我的父親,祖母,祖父。”
淚終于落下。
“我……”
“能給我一把刀麼?”
“我想親手給他們報仇!”
瘦弱的身子,營養不良到拿一把最輕便的刀都費勁。
可他卻用盡全身力氣狠狠刺進了那婦人的胸膛處。
一下,兩下!
直到虛脫。
終于跪在地上,號啕大哭。
還可憐麼?
可曾有他們的同胞可憐!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一雙雙恍若枯木的手陸續舉起。
“將軍,我……”
“將軍,還有我……”
我也想親手為我死去的家人報仇。
王江抱起地上那個哭的不能自已,快要昏厥過去的孩子。
“給她們,護著她們不要受傷了!”
那孩子一入手,王江就皺了皺眉。
怎麼這麼輕,還沒她的刀重。
顛了顛。
“小孩,幾歲了?”
“倒是有些魄力,以後你就跟著我吧。”
沒有看見她懷里的孩子迅速躥紅的耳朵。
也沒听到他細若蚊蠅的回答。
“將軍,我不是孩子,我,已經十五了……”
王江抱著他,往前走的步伐堅定,身前是大漠孤煙,身後是刀入血肉的聲音以及陣陣哀嚎。
夾雜著痛快地,大仇得報的哭聲。
她懷里的孩子,不,十五歲應該算是少年了。
她懷里的少年抬起頭,看了一眼抱著自己的女將軍,終于放心的陷入了沉睡。
他困了。
被劫到韃靼,日日提心吊膽,已經許久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
將軍的懷里好安全。
他睡一會兒,就一會兒。
都是苦命人。
可京城之中,沒有這樣的苦命人。
至少那些在听到王江先斬後奏,居然一意孤行屠了木夷城就鬧起來的文官和儒生他們不是。
他們該做這個苦命人的。
黛玉自從被陛下封了官過後,基本都是陪著皇後娘娘住在宮里的。
宮中如今也只有一個還不大的太子,倒是無礙。
陛下御駕親征,太子又小,朝廷諸事都落到林如海身上,知道他忙不過來。
家中也沒其他人了,長公主便也住了回來。
平日也能幫著看著些。
皇上一走。
朝廷上下的什麼牛鬼蛇神都出來了。
戰場之上,捷報頻傳。
朝廷上下反而鬧了不知道多少次。
先是太子監國,林如海輔政。
皇上在的時候他們不說,皇上一走,這異議就來了。
有說林如海輔政不合理數的,有說林如海資歷不夠的。
甚至還傳出林如海狼子野心,想取而代之這樣貽笑大方的言論。
皇後娘娘坐鎮,長公主為輔,又罷了一些心大了的人的官,這事兒才好不容易壓了下來。
再是陛下給黛玉封了官。
讓她帶著幾個貴女全權管著各大商號捐過來銀錢糧草。
這事兒誰看都是個大肥差。
沒想到最後落到一個女流之輩的手中。
這人還又是一個林家人!
誰能想的通。
施壓的施壓,停擺的停擺。
就算戶部尚書是他陛下的心腹,可戶部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戶部。
總有旁人安排進來的人。
而且這些人可都是老油條了。
背後添堵,明面上卻是一點錯都挑不出來。
讓他們做事兒,推三阻四。
作為御史的林向明得知過後,在朝堂之上將他們罵了個狗血噴頭。
“國之將難,九邊戰起,你們眼中還看著那點蠅頭小利,只想著往自己懷里扒拉,你們也是人?”
“聖人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看不起瑤光是個女子,這話你怎麼不回去與你母親分說。”
“沒有她,你父親一個人能孕育的了你麼?”
“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
“你們是沒讀過書麼?看不上瑤光主理商戶捐贈一事兒,你怎的不回家將家中的中饋要了過來,放到你自己手中算了!”
“得了女子的便宜,還要出口侮辱,與你們同朝為官,吾之恥也!”
“天天講著之乎者也,這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兒,倒是比黃口小兒還不如。”
“還有你!說話啊!”
“讓你做個事兒,推三阻四,陛下都沒你這麼忙的,真這麼忙,晚上還能去百花閣吃酒呢!”
“太子殿下,我林向明要參他們!”
“我要參他們全部!所有人!”
“國難當前,不能團結對外,只會對自己人使絆子!是為不忠。”
“出自女身,卻辱女至此,爾等親母,自為女子,是為不孝!”
“作為臣子,因私心棄天下大義于不顧,是為不義。”
林向明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讀聖人書,知聖人言,卻曲聖人意,枉讀聖賢書,這樣的人都能中了進士,微臣覺得這里邊怕是有什麼貓膩的!”
長跪不起!
“臣請徹查!”
這的確是林向明的心里話。
在他看來,讀書人不該是有些大臣這般的模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