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鳴,號響,戰歌又起。
橫刀立馬,身可滅,國必守。
九邊的布局從林景晏以收復江南走入陛下眼中開始,到賈赦意外身死,賈璉接手,分而化之。再到李彥卿橫空出世重整九邊格局,一步步打壓以王子騰為首的邊境勢力。
到如今,逼的王子騰走投無路。
居然已經過去了快十年!
磨刀十年,只為今朝。
韃靼後方。
八百里加急!
“大汗,大汗,不好了,這次天朝那邊好像和之前不一樣了!”
“這次似乎是來真的了!”
“打起仗來像不要命了一樣。”
“我們在前線的勇士們不察,已經吃了好幾次敗仗了!”
“軍士們也死傷了不少!”
“他們這次好像是真的要和我們開戰了!”
本來還以為這次如往常一般做做戲,便可以白得一個安城的韃靼大汗听了前線戰報,猛的從自己的椅子上站起來身。
一掌就拍在了前面的長桌之上。
力氣之大,手下的桌子瞬間四分五裂!
“什麼!”
“那些中原的廢物居然這般膽大!”
“好好好!”
“好的很,安城呢!安城那邊的王子騰怎麼說!”
如今的韃靼大汗心中已經對王子騰起了疑心了。
莫不是,王子騰那個小人故意做下這個局,就是想打他們知道措手不及不成?
要是這樣,五馬分尸,也不解他心中之恨。
他韃靼的勇士可比那些低賤只會耍心眼的中原賤民高貴多了!
“如今只有安城和我們打的有來有回了。”
“與平日一般。”
韃靼大汗拓跋宏冷哼一聲。
滿目陰冷。
王子騰也是個廢物!
“點兵,集糧。隨我親征!”
“先按約拿下安城,再以此地為據守,將中原的那些小人們屠殺殆盡!”
“敢這般挑釁我們韃靼,這次本大漢一定要讓他們受到該有的教訓!”
“再去給吐蕃瓦剌去信,全力不留手!若是拿下中原,中原的土地我們平分。”
“只是,京師必須歸我!我也要看看中原皇帝的皇位是不是比我的汗位好坐!”
說完就出了營帳,韃靼也熱鬧了起來。
集結,點兵!
出征!
京城。
“嘉峪關戰報!大捷!何將軍帶領我朝軍士大敗韃靼土默特部大軍,俘虜蠻夷八千!”
“甘肅戰報!大捷!周將軍大敗吐蕃瓦剌聯軍,俘虜蠻夷六千!”
“偏關戰報!大捷!長公主之子李彥卿大敗韃靼軍,俘虜主將忽延賀及蠻夷軍一萬!”
…………
“俘虜處理,還請陛下決斷!”
邊關捷報絡繹不絕的傳來。
高坐皇位上的陛下難得喜形于色。
“好好好!賞,大賞!”
“此戰畢,朕必論功行賞,犒勞三軍!他們皆是我天朝的好兒女!”
這樣的接連的大勝,天朝已經許久都不曾發生了。
往日邊境摩擦不斷,雖然沒有大仗,但也都是他們吃了虧。
沒想到這次景晏籌謀許久,終于將心中的這股惡氣給出了!
朝臣們也是喜形于色。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九邊大捷,又顯我天朝國威!”
皇上抬了抬手。
眼中的笑意退散。
神色變的嚴肅起來。
“此戰我朝籌謀許久,爾等皆要以此為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宣我口令,天朝各省的糧倉皆以邊關將士為重。”
“林如海,南寧侯出列听令!”
林如海和南寧侯跪于地。
“臣在!”
“此次糧草由你們巡視各省,負全責。若發現貪贓枉法,貪墨邊關糧草,毀我天朝根基的蛀蟲,朕許你們先斬後奏!”
江南收回來了,這幾年那邊也都換上了他的人。
如今糧草的壓力少了不少。
“貪十者,死!百者父母近親皆亡!千者誅三族,萬者九族皆滅!五馬分尸!”
“今日朕的話,務必傳到每個的耳中,敢起那些上不得台面心思的人,都把脖子給朕洗好了!”
景晏說的對,特殊時候,自用雷霆手段!
林如海和南寧侯對視一眼。
“臣得令!”
其余朝中的大臣們听到皇上的話,也是面面相覷。
心中膽寒。
不管有沒有小心思的這會兒都有些怕了。
林如海和南寧侯可都是陛下心腹中的心腹。
一個佷子在邊關,一個兒子頗受重用卻已經許久不見了,不用腦子想也知道那林景晏如今去了哪兒了。
于公于私,這兩個怕都不會手下留情的。
這,誰還敢!
兵部尚書管的就是天朝的軍事,听到這樣的話自然心中開心。
上前一步。
“陛下,那那些俘虜怎麼處理呢!”
陛下的眼中一暗。
薄唇吐出一個字。
“死!”
“我天朝的糧可不是百姓們交上來給這些殺他們同胞的人吃的!”
“去給蠻夷的大汗們去信,要俘虜,便來贖,小兵一萬兩白銀!主將換一城!”
“不贖就餓死吧,我們可沒有糧草養他們的人!”
這……
陛下這也太獅子大開口了。
這個條件一出去不是要把蠻夷的人都得罪完了麼。
陛下這是被幾場勝利沖昏了頭!
決心要和蠻夷三軍死戰到底了!
翰林院大學士,听到陛下對蠻夷的處置,心中冷了冷。
不可!
天朝上國,這樣對待俘虜,他們怕是要落一個殘暴的名號。
而且,他們和蠻夷對戰多年,這樣把他們得罪死了,若是以後戰敗,他們豈不是退路都沒了!
剛想站出來。
就被陛下一個眼刀甩了過去。
“若有異議者,朕就讓他去教化這些蠻夷人!”
“以後若再戰起,他便負全責。”
“他們能殺得朕的子民,那他們的子民朕也殺的!”
“這一次朕就是要把他們打怕了,膽寒了,以後其余各國還敢來犯,就想想今日那些人的下場!”
“史書後人若要罵便罵!朕乃人皇!受的住!”
“退朝!”
“林如海,南寧侯,兵部尚書,戶部尚書………來御書房議事!”
直到陛下帶著人出去,被皇上瞪了一眼的翰林院大學士還沒回過神來。
口中勸誡的話也被堵了回去。
他不敢!
若是今日陛下采納了他的決定,以後只要與蠻夷再有戰事,邊境再有人被殺,怕是世人都要怪罪到他的頭上了。
可是!
可是他也是為了天朝好啊!
勝自然無礙,可若是敗了,如今的行徑怕是要被瘋狂報復了。
那蠻夷三軍凶狠異常,哪兒是那麼好被打敗了。
陛下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