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和將軍夫人看著父女倆如出一轍的性子,連忙阻攔,
“回來,快回來!明兒再去拜訪那些將領們也來得及,也不看看這都什麼時候了,城門怕是都關了。”
鎮國大將軍原本往外走的腳步頓住,撓了撓頭。
“對對對,瞧我這記性,光顧著心里的打算,竟把城門的事兒給忘了。也不急這一時,明天我一定要幫江兒把這事兒定下來。”
第二天早朝,因著昨日的討論,朝堂上又有文官提及林四娘的封賞。
不只這兩日,這事兒沒有定論之前,怕是每過幾日都是要提一提的。
那林四娘雖二嫁之身,可她立下的軍功,那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這會兒兒,在那些人看來,嫁沒嫁過人有什麼要緊,憑她平定北東明王的軍功,哪怕娶進門供著,對家族也是極大的助力。
有這種想法的人家,都想趕緊把事情定下來。
畢竟這等功勛,若是男子立下,那可是不世之功,如今只需娶個女子不用去拼命,便能得到了,就能得到,誰能不眼饞。
只是今日鎮國大將軍的態度與昨日相比,有了些許變化。
出門前,將軍夫人特意囑咐他,先別在朝堂上提及此事,等和手下將領們商議好了,再向陛下進言,這樣更為妥當。
所以,在沒有和手下將領們商量之前,鎮國大將軍並未表明自己突然支持林四娘的態度,只是看著那些儒生的眼神,又恢復了往日的嫌棄。
這些讀書人,莫不是把腦子讀壞了?
在軍營里,以軍功為先,男女又有什麼區別?只要武藝高強、能征善戰,對國家有利,何必拘泥于這些繁文縟節?
昨日他說的那些他女子進軍營會擾了軍中風氣的話早就被她拋到腦後了。
鎮國大將軍態度的轉變,被皇上和林如海等人看在眼里,只是這會兒他們卻並未出聲詢問。
早朝結束後,鎮國大將軍匆匆趕回軍營,招來麾下四五位得力將領。
這些人都是曾與他在沙場上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的兄弟,鎮國大將軍與他們情誼深厚。
當年在邊關與蠻夷混戰,這些人都受過大將軍的恩情。
他為人正直,在朝堂和軍營中,從不拉幫結派,與這些將軍純粹是兄弟情義,也正因如此,陛下才放心地將軍營三大營交給他統領。
鎮國大將軍王大牛性格直爽,有話直說。
見到老兄弟們後,他便把昨日回府後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
幾位將軍听後,面面相覷。
大將軍的意思是要支持林四娘?就為了自己的佷女?可女子進軍營,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
王大牛見他們面露猶豫之色,一狠心,對著眾人拱手。
“幾位兄弟,我王大牛平日里沒求過你們什麼。你們也知道,我在戰場上受了傷,膝下恐怕就只有我那長女了。要是林四娘的事能成,我女兒的武功你們是清楚的,往後就算她不承襲我的衣缽,也能謀個一官半職,有自保之力,我也就死而無憾了。這次,算我求你們了,行不?”
眾人都是重情重義之人,再加上王大牛在戰場上對他們多有幫助,最終咬咬牙答應了。
再次上朝時,以翰林大學士為首的文官們驚訝地發現,前些日子還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營的武將們,今日竟然突然倒戈了,開始支持林四娘以軍功論賞。
這讓文官們心中一驚,翰林大學士站了出來。
“大將軍,前些日子你還說女子入軍不合規矩,以軍功封賞,怕是會擾亂軍營風氣,如今怎麼變了?”
鎮國大將軍王大牛向前一步,聲音洪亮地反駁。
“那是我前些日子沒想明白,回去琢磨了一天。林四娘在戰場上殺敵立功、浴血奮戰,這份軍功實實在在,怎麼能因為她是女子就被抹殺?我們的將士在邊關拼命,不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嗎?如今有這樣的巾幗英雄,不賞賜反而讓她嫁人,叫我軍中男兒如何能服氣?”
王大牛話音剛落,武將們紛紛附和,朝堂上頓時爭論不休。
這一次,林如海沒有發言,爭辯變成了文官與武將之間的交鋒。
陛下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靜靜地听了許久,突然站起身,擺了擺手。
“這事押後再商,退朝吧。鎮國大將軍,你隨我來御書房。”
喜歡紅樓之林家有嫡子請大家收藏︰()紅樓之林家有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