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來自江川省的竹山家具在首都火熱售賣》
傅平看著標題心里頭就忍不住有一種自豪的情緒在其中,家鄉的家具走出了省里,在首都都可以稱得上火熱銷售,最重要的是,這里面有兒子的功勛。既然特地提到了江川省,那徐記者應該也會寫傅明彥在竹山家具里的貢獻吧?
傅平看著了照片把心放在了肚子里,照片里就有自家兒子,那肯定正文報道里也有的。
傅平並不急著去看正文,而是原地欣賞了一下照片里兒子的英俊模樣。
傅平甚至有功夫想著,要輪起來拍照,《北京晚報》的徐記者還是比《江川日報》的記者更為拍照一些。
在徐天裘的鏡頭下,原本就長相優秀的兒子讓人挪不開眼,兒子的頭發絲都在發光一樣。
目光戀戀不舍地從照片上移開,傅平這才開始看新聞的正文內容。
《北京晚報》的頭版分成了兩個大方塊。
一個佔據的方塊更大,講解的是國家政策,那個只比最大框小一點的板塊則是竹山家具的報道。
徐記者首先以百貨大樓外的熱鬧開始寫起,統計了一整天下來竹山家具的銷售數據,還寫了竹山家具這一次從江川省帶過來了多少的量,是足夠江川省的一行人賣上一段時間的。
有這樣漂亮的銷售成績當然是因為竹山家具有優勢的。徐記者把竹山家具和市面上的實木家具進行對比,優勢在于竹山家具的材料本身,還有價格實惠、組裝方便等等。
等到寫到了這里,徐記者的筆鋒落在了傅明彥身上。
竹山家具的成立最開始是和傅明彥相關的,徐記者把傅明彥看到鳳竹村的致富路開始寫起,牽頭讓省里的研究員做水性漆,這種油漆在家具上應用很好,同時獨特的組裝方式有助于家具的運輸。
這事是傅平親身經歷的,就算是他在昨天也看了一遍注定會上《江川日報》的油紙,對于《北京日報》在華國人的心中地位還是不一樣的。
這遠不如昨日長的報道不過是一會兒傅平就看完了,他又開始看第二遍。
昨天的報道他看了三遍,今天這報道肯定也不能少于三遍。
•
胡同口的報亭又有人來問售罄的《北京晚報》,報亭的老大爺本來要說了沒了,結果頭一探看到了傅平,樂了。
“想要《北京晚報》?沒有了沒有了,最後一份給了咱們高材生的爸,喏在那兒呢!”
大爺用手指著傅平的方向,要買報紙的人就過來看報紙。
他來看報紙就是看傅明彥的相關報道,就著傅平的手看完了以後,就對傅平說道。
“你這個兒子可真是了不得!沒有畢業就做出這麼大的貢獻來,以後肯定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
傅明彥面對這樣的熱情追捧是游刃有余,傅平就很是局促了。
那人看了出來,笑著說道︰“傅同志啊,等會你去了單位,你這樣謙虛可不好,你兒子有出息,大大方方地恭喜人啊,你買點糖,讓同事們甜甜嘴。”
傅平覺得有道理,在進單位以前,傅平去了供銷社買了糖,主動說了兒子上報紙的事情。
“我兒子八月的時候回了一趟江川省,給家鄉做了一點貢獻,今天的報紙有消息,我給大家發點糖,算是慶賀!”